週末天氣不好,帶娃去影院刷了《天書奇譚》4K紀念版。
孩子看得津津有味,全程無尿點、困點,我也看得特別專注,沒有走神。和看其他動畫大電影真不一樣。更是差點為正片故事後,採訪主創人員的紀錄片虐哭。
為什麼一部動畫片,讓我一個成年人,差點淚流滿面呢?
《天書奇譚》的前世今生。
BBC說要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合作拍一部動畫大電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主創們非常歡迎。主要原因有2點:BBC提供資金支援,這是一件好事。其次,中外合拍,可以拓展喜劇元素,放開一些,這就是創新點啊。
他們那一代的動畫片主創,強調了動畫片的標準:奇、趣、美。
他們有自己動畫美學:敲喜劇風格之門,探民族形式之路。
他們對創新也有堅持:不重複別人,也不重複自己。
所以,在理想和情懷的支援下,這群人圍繞《天書奇譚》,做了很多至今讓人感佩的事:
首先,敢於否定金主爸爸。
BBC提供的劇本,混亂複雜,不瞭解中國文化,被他們否了。可以合作,但得有中國特色,講中國故事。他們從《平妖傳》中汲取了素材,做了符合戲劇性的改編,真的講了一個徹頭徹尾的中國故事。
這個故事,孩子們喜歡它有趣、好看,大人們也可以透過喜劇的外殼看到主創們的諷刺和思考。難怪過了38年,我看了無數遍,還是像第一次看那樣津津有味。
其次,資金未動質量高超。
BBC後來打了退堂鼓,說他們沒錢了。其實當時,這些主創們也沒錢,大家都拿著基本工資,也沒有多少錢,但是愣是憑著一股信念,把這個東西做出來了。既然不能中外合拍,那就是我們自己做的吧。
目標和視野不同,認真和敬業更是頂配。片中一閃而過主創名字,12位主創如今已經有6位去世。遺憾他們不能看到這部電影搬上38年後的大螢幕。但是他們留下的作品,又何嘗不是一本“天書”:天道為公、流傳後世。
《天書奇譚》的情感核心
袁公是個小神仙,看守了3000年的天書,仍然不受天庭待見。因為沒被邀請參加瑤池盛會,帶著好奇心,也帶著一股叛逆心,看了天書的內容,還雕刻到人間雲夢山的石壁上,總想著這種好東西,不應該被束之高閣。
於是就有了後面一大段的波折。好人用法術可以救人於水火,壞人用法術會危害力加倍,後患無窮。
到底是把天書束之高閣的玉帝是明智的,還是一意孤行、好像普羅米修斯盜取火種一樣袁公是對的?恐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正如情感這種東西,好像也是一本無字天書。一個好的人,遇到一份好的情感,可以幹很多有價值的事,成為更好的人。一個不好的人,往往利用情感,達到自我自私和慾望的目的,往小了說,傷害對方,往大了說,破壞社會對良好情感的信任。
我依然感動於很多人對待情感的誠心:我愛你,與你無關。我愛你,就是希望你好。雖然從思想到現實,都挺傻的,結果也不好,我一般也不希望朋友們選擇這種付出型人生。
但是就是這種真誠到傻的情感,讓人感動。
正如毛不易寫的那首歌《給你給我》
給你我平平淡淡的等待和守候
給你我轟轟烈烈的渴望和溫柔
給你我百轉千回的喜樂和憂愁
給你我微不足道 所有的所有
給我你帶著微笑的嘴角和眼眸
給我你燦爛無比的初春和深秋
給我你未經雕琢的天真和自由
給我你最最珍貴 所有的所有
每次聽這歌,都感動情感本身,最到根上,真不是索取,而是一種快樂的付出。
認為自己付出,心甘情願,縱然付出很多,但覺得微不足道。一心想著的,是所愛之人的快樂和幸福。只要所愛之人是快樂幸福的,對於自己而言,就是付出有回報,很是珍貴的東西。
這也許是理想化的情感,註定要在現實複雜的世界裡碰壁、受傷。但是一生可以如此待人一回,也是一種幸運的修行,幸福的歷程。
正如《天書奇譚》的主創們,不為錢做了一部經典。正如那些至誠之人,不為索取愛他人。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真心實意,也應該遇到懂得和珍惜的人,即使有時候是一個美好的願望,但有期待,總覺得比寒了心要好一些。
原創/四個匹醬
圖源/網路,侵刪
你好,我是@四個匹醬,成長路上,陪你一程。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