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在1949年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28週年時,
毛澤東說:“在過去28年的長時期中,
我們僅僅做了一件事,
這就是取得了革命戰爭的基本勝利。
這是值得慶祝的,
因為這是人民的勝利,
因為這是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的勝利。”
一代代中國共產黨員
在黨的正確領導下,
義無反顧地走在了
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的前列,
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
前赴後繼、浴血奮戰。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在黨的百年華誕到來之際,
我們向英烈們緬懷、致敬!
李大釗
(1889—1927)
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一生的座右銘“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被後人廣為傳誦。
1920年3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0月,在李大釗發起下,北京的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建立。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李大釗代表黨中央指導北方的工作。1922年他赴上海拜見孫中山,成為建立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牽線人。後任中共北方區委書記,1926年3月18日領導北京學生和市民進行了著名的“三一八”反帝愛國運動。1927年4月6日,被奉系軍閥張作霖逮捕,28日在北京英勇就義。
向警予
(1895—1928)
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黨員中傑出的土家族女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第一位女中央委員、第一任婦女部長。1919年她與蔡和森等赴法勤工儉學,學習馬列主義,1920年兩人的結婚照是同讀一本《資本論》。1922年她在上海入黨,參加中共“二大”,當選中央委員和中央婦女部長,之後領導了上海絲廠1.5萬名女工大罷工和南洋菸廠7000名工人罷工,還撰寫了許多論述婦女解放運動的宣言和文章。1925年她與蔡和森赴蘇聯。1927年回國參加中共“五大”後留在武漢,負責武漢總工會、市委和湖北省委的工作,在白色恐怖極其嚴重的形勢下堅持地下鬥爭。1928年春,她在漢口法租界被捕,就義時高唱《國際歌》並呼喊口號,犧牲時年僅33歲。
夏明翰
(1900—1928)
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這位衝出封建家庭的“夏府少爺”,由毛澤東、何叔衡引導走上了革命之路。他當過毛澤東的秘書、全國農民協會的秘書長,參與領導了人力車工人罷工鬥爭,曾親率暴動隊智取團防局奪槍。1928年調往武漢參加湖北省委領導工作,由於叛徒出賣不幸被捕,入獄兩天後,於1928年3月20日遇害。臨刑前,年僅28歲的夏明翰寫下了那首氣壯山河的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彭湃
(1896—1929)
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家,著名的農民運動領袖。他出生於大地主家庭,但自幼同情貧苦農民。曾留學日本,回國後在家鄉廣東海豐從事農民運動。1923年初,他在海豐組織起第一個縣總農會,被稱為“廣東農王”。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當選為中共“五大”中央委員。1927年,他在海豐建立了中國最早的蘇維埃政權。1928年後他被調到上海工作。中共“六大”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任中央農委書記。1929年8月24日,他在上海被捕,連遭毒刑,幾次昏厥,臨刑前砸翻敵人的“送終餐”,於8月30日在上海龍華英勇就義。
楊開慧
(1901—1930)
毛澤東詩詞中“我失驕楊君失柳”的懷念亡妻之作,為世人周知。楊開慧,這位出身於湖南著名學者之家的閨秀,不僅是毛澤東的妻子,也是毛澤東早年革命活動的伴侶,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女黨員之一。19歲時她以不舉行婚禮的新方式與毛澤東結合。1930年10月,她被軍閥何鍵抓捕,帶著長子毛岸英坐牢,堅貞不屈,表示“死不足惜,惟願潤之革命早日成功”。同年11月14日,她在長沙被害,年僅29歲。
蔡和森
(1895—1931)
毛澤東“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時的摯友,中國共產黨早期傑出的理論家、革命家。1918年,他與毛澤東一起創辦了新民學會,1919年冬赴法勤工儉學,1921年底回國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黨中央從事黨的理論宣傳工作。在黨的第二、三、四次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黨的“二大”後,他主編中共中央機關報《嚮導》,第一次公開提出“打倒帝國主義”的口號。1925年他作為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團長赴莫斯科。後任中央宣傳部長,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31年到香港主持廣東省委工作,同年6月,因叛徒告密被港英當局抓捕並引渡給廣州軍閥,在獄中受盡酷刑,壯烈殉難。
何叔衡
(1876—1935)
在中共“一大”代表中,有一名45歲的舊秀才出身的代表,他就是與毛澤東一起來自湖南的何叔衡。他在長沙與小自己17歲的毛澤東結為摯友,毛澤東評價他:“叔翁辦事,可當大局”。“一大”後他和毛澤東建立了中共湘區委員會,創辦學校招收有志青年。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他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學特別班研修革命理論。1931年到江西瑞金,在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中任檢查部部長、臨時法庭主席,反對過“左”的肅反政策。1934年紅軍長征,他留下工作,1935年初中央蘇區陷落,在向閩西突圍時不幸於2月14日壯烈犧牲,時年60歲。
瞿秋白
(1899—1935)
他是第一個把《國際歌》翻譯成中文並附上簡譜的人,從一介書生成長為革命領袖,在黨內素有“才子”之稱。1920年參加了李大釗發起成立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922年在莫斯科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大革命失敗時,他成為中央臨時政治局主持人,在漢口秘密主持召開“八七”會議,在黨內處於危急之際確定了展開武裝鬥爭的方針。1931年初被王明等人排擠出中央領導層。此後在上海參加並領導左翼文化運動,同時創作、翻譯了大量文章、論著。1933年進入中央蘇區。1934年紅軍長征時,他被留下負責中央分局的宣傳工作。1935年2月在突圍時被俘,同年6月18日,他高唱《國際歌》慷慨就義。
方誌敏
(1899-1935)
1928年初,方誌敏以“兩條半槍”發動數萬農民在家鄉江西弋陽縣舉行暴動,又於1929年建立紅軍並逐步擴大。他這種在本鄉本土就地發動農民建立根據地和紅軍的方式,被毛澤東稱為“方誌敏式”。1934年末,他與劉疇西率紅十軍團北上皖南以掩護中央紅軍長征,遭敵圍追堵截,部隊被打散,他不幸被捕。在獄中,方誌敏寫下了許多動人篇章:《清貧》《獄中紀實》《死》《可愛的中國》,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英雄氣節和凜然正氣,教育了無數後人。犧牲時年僅36歲。
葉挺
(1896—1946)
中國共產黨員,北伐名將,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新四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及新四軍重要領導人之一。他參與指揮南昌起義並出任前敵總指揮參加廣州起義時任起義軍工農紅軍總司令,抗日戰爭中又出任新四軍軍長,後在皖南事變中被國民黨扣押,他拒絕蔣介石的威逼利誘,寫出了著名的《囚歌》明志。1946年與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憲、鄧發、王若飛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遭遇空難,時年50歲。
劉志丹
(1903—1936)
“正月裡來是新年,陝北出了個劉志丹”,他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革命家、軍事家、西北地區革命的代表人物,被毛澤東贊為“群眾領袖,民族英雄”。1925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進入黃埔軍校學習,畢業後回西北從事革命活動。1928年他領導發動渭華起義,擔任西北工農革命軍軍事委員會主席。1932年初,他將所部改編為紅軍陝甘游擊隊,後建立紅二十六軍,任軍長。陝甘根據地成為紅軍長征後全國僅存的革命根據地,成為長征的落腳點和以後黨中央的大本營。1935年,擔任紅十五軍團副軍團長兼參謀長。中央到達陝北後,他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紅二十八軍軍長。1936年4月率部東征抗日,在山西中陽縣三交鎮戰鬥中犧牲。
趙一曼
(1905—1936)
抗日女英雄,留下了“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豪邁詩篇。五四運動期間,她備受革命思想影響,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毅然與封建家庭斷絕了關係,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她被派到東北工作,領導過工人鬥爭和農民抗日自衛隊。1935年任中共鐵北區委書記、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一師二團政委,被戰士們親切稱為“我們的女政委”。1935年11月,在同日偽軍作戰中身負重傷被捕。1936年8月,她一路高唱《紅旗歌》從容就義,沿途群眾無不感動流淚。她在臨刑前一天給兒子的遺書中寫道:“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冼星海
(1904—1945)
中國近現代偉大的音樂家,1926年入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1928年入上海國立音專學習音樂。1929年,冼星海去巴黎勤工儉學,師從著名提琴家帕尼·奧別多菲爾和著名作曲家保羅·杜卡斯。1934年,考入巴黎音樂學院高階作曲班,學習作曲兼學指揮。1935年畢業回國後,投入抗戰歌曲創作和救亡音樂活動。1938年赴延安,後擔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1945年10月因勞累和營養不良,病逝於莫斯科。他是中國民族新音樂事業的先鋒,譜寫了《軍民進行曲》《生產運動大合唱》《黃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廣為傳唱的歌曲。
江竹筠
(1920—1949)
幾十年來,共產黨員“江姐”的形象深入人心。1947年她隨丈夫彭詠梧一起到川東組織武裝起義。1948年1月彭詠梧在下川東起義中犧牲,她謝絕了黨組織的照顧,堅持在丈夫倒下的地方繼續戰鬥,負責重慶市委《挺進報》的一些具體工作。1948年6月因叛徒出賣被捕,關押於渣滓洞看守所,經受了種種酷刑的折磨,始終堅貞不屈,在獄中被難友稱為“中華兒女革命的典型”。為鼓舞戰友鬥志,她提出“堅持學習,鍛鍊身體,迎接解放”。1949年8月,她用竹籤子筆寫下了最後一封家書,強調要培養孩子樹立遠大的革命理想,為建設新中國和共產主義事業奮鬥。同年11月14日被特務秘密槍殺,時年29歲。
圖片來源 | 中國專題相簿
文字來源 | 新華網、共產黨員網
編輯 | 王伊奕
校對 | 袁夢
值班審校 | 黃麗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