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帝國首輔張居正,為何最後下場如此悲慘?

中國曆朝歷代說起能臣名臣,張居正是明朝第一名臣,他不只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更是在整個官場上留下濃重一筆的大人物。張居正的一生,跌宕起伏,留下了很多為後人所津津樂道的軼事野史,也有許多能夠有證可查的名言警句,還有最為官場人所拜服的為官之道。當然,最為人們所關注的是他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政績,在那個皇權至上的時代,以一己之力,推動了改革,在某種程度上還獲得成功;另一方面,他雖官居高位,卻並沒有獲得最終的善終,甚至可以用悽慘來形容他的身後事。這種巨大的反差,不僅會讓後人好奇而追尋其真相,也讓人們在探尋中不斷糾正所謂的人性和官場規則究竟如何。

張居正的一生

張居正出生於1525年,卒於1582年,享年57歲。字叔大,號太嶽,祖籍湖北荊州。張居正小的時候,便因為聰慧好學而被鄉里鄉親稱為“小神童”。隨著年齡的增長,張居正沒有辜負其聰穎的頭腦,一路讀書做官,在為官之路上說不上一帆風順卻也顯少有大的波折,後來更是成為了帝師,最後成為一國的首輔,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帝國首輔張居正,為何最後下場如此悲慘?


▲張居正

張居正的一生,為官他獲得巨大的官位與權力;為人,他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一舉撐起了明朝衰敗頹廢之勢,讓明朝重新迴歸了短暫的輝煌;為民,他主張並執行的改革,更是在一定程度上給老百姓帶去了福利,撬動了經濟的發展,為當時的時政注入了強勁的動力和活力。可以說,張居正是明朝中後期傑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是萬曆時期權柄最為重要的權臣和能臣。

帝國首輔張居正,為何最後下場如此悲慘?


▲張居正

細數張居正的為官進爵之路,主要有幾個關鍵的節點:第一次,是在1567年的時候,被任命為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這是張居正正式踏入國家權力核心圈子的標誌。第二次是1572年,這時候,萬曆皇帝已經登基,作為皇帝的老師,張居正被任命為一國首輔。正是在這之後,張居正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被歷史稱為“萬曆新政”,由於是張居正主導的,又被稱為“張居正改革”。張居正被授予太傅、太師,是明代唯一一位在生前被授予這些稱號的文官。一直到1582年張居正去世,被賜予諡號文忠。但是在他去世之後被明神宗抄家滅族,直到1622年才恢復了名譽。這就是張居正傳奇的一生。

帝國首輔張居正,為何最後下場如此悲慘?


▲張居正

作為內閣首輔的那段時間,是張居正為官中最為輝煌、做出事蹟最多的一段時間。據史料所記載,張居正作為文官也有大量的詩歌文章流傳至今。目前有記錄的詩歌共計305首。張居正的詩篇,剛好能夠作為探究他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和為官之路上的真實心路。張居正早期的詩歌創作,基本上能夠還原一位胸懷壯志、要實現偉大抱負的青年形象。真正進入官場之後所做的詩歌,則慢慢的出現了他正對權力仕途的嚮往以及對命運的擔憂與徘徊之情。尤其值得觀摩的主要是在他身居高位之後所做的詩歌,則能夠看出張居正已經深諳為官之道,對上的沉穩睿智,對下的圓滑市儈。張居正的詩歌內容豐富、取材廣泛;而格律上則很少有出格的地方,這也正好契合了他一貫嚴謹的做事風格。

比如他曾說:“懼則思,思則通微;懼則慎,慎則不敗。”是說凡事一定要學會思考,因為思考會讓人能夠想清楚細枝末節的關鍵;細節做到位,還要對事對人有所敬畏,不要輕浮草率,學會謹慎,只有謹慎才能取得成功。還有“君子處其實,不處其華。治其內,不治其外”,說的是,作為一名君子,不僅要有修養有名望,更要有務實的精神;凡事要向內自求,提高自身的修養,切不可斤斤計較身外之物。

帝國首輔張居正,為何最後下場如此悲慘?


▲張居正

最為現代人所流傳的有一段,被稱為是張居正為官之道、謀權之術的代表:“虛予而實取之。示之以害,其必為我所用。欲得其心,莫若投其所好。君喜則我喜,君憎則我憎,我與君同心,則君不為我異。”說的是,虛與實,以小換大、斤斤計較的謀算之典範。表面上要對所求之人許之以利益,而真正的意圖則在於這份小利能夠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回報。在心理上,要對所求之人以拉攏之手段,將對方拉到自己的陣營中來,或以利益誘惑或以利害關係捆綁,務必將其為我所用。而要真正征服他,還要喜歡他的所愛,厭惡他所厭惡的,做到愛好一致利益一致、心之所向皆為一致,對方便會視我為知己。

帝國首輔張居正,為何最後下場如此悲慘?


▲張居正

歷史上與張居正齊名的那些名臣

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姓皇族和士大夫共同執政掌權的王朝,明朝的優劣好壞史學上自然褒貶補益,但對於這位將改革進行到底的的改革家張居正,人們對他的才華和貢獻,以及對當時與後世的影響都是持肯定的態度。很多人甚至認為正是由於張居正為官數年,才讓大明王朝在千瘡百孔之下,延續了五十年的繁榮,他所推行的諸多措施讓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暫時穩定了下來,說他拯救了一個王朝的敗亡並不是誇張之說。

帝國首輔張居正,為何最後下場如此悲慘?


▲張居正

當然歷史的多面性,也讓張居正的後世評價有了很多不認可的聲音。例如,人們說他結黨營私,以權謀私。尤其是做了宰輔之後,行事也變得強硬起來,慢慢的朝堂之上成了張居正的一言堂。他為人囂張,生活奢侈,極盡享受奢靡之事。

同為明朝的另一位能臣,也同樣在歷史上具有很高的聲望的,就是大臣海瑞。相比之下海瑞則以清正廉潔而被人們所歌頌。據史料記載,海瑞的生活極為簡樸,據說,一次海瑞母親過壽,海瑞只是買了兩斤牛肉作為慶祝,一度被傳為佳話。在為官之道上,海瑞對於貪官汙吏的查處也是非常嚴苛的。由於他剛正不阿,為人又非常簡樸以至於他在民間與包青天齊名。雖然最高官職只有四品,但由於他剛直的性格,以至於上到皇帝、首輔他都會直言不諱,所以,海瑞雖然官位不高,卻是唯一一位被朝廷樹立的清廉和道德的標杆。

帝國首輔張居正,為何最後下場如此悲慘?


▲皇宮

另一位因為變法變革而名垂青史的大官員,王安石。王安石主持的變法,是在宋朝,宋神宗年間。當時的北宋,延續了自建國以來就有的積貧積弱情況,要想要保住宋氏王朝的統治地位,變革是唯一的出路,於是王安石便主持了這次繼商鞅變法之後第二次規模巨大的社會變革。當然,王安石的變法也沒有順利地進行。他先後兩次經歷了被罷免官職的情況,即使被恢復官職,由於觸動了太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鮮少有人支援他,巨大的阻力之下,改革夭折。王安石的結局是在變革徹底廢黜後,抑鬱而致病身亡的。不過,致死也是被人們所敬仰的大文豪、大政治家。口碑相較於張居正,沒有兩極分化的情況。

帝國首輔張居正,為何最後下場如此悲慘?


▲張居正

張居正的悲劇從何而來

1.張居正改革

張居正的改革主要思想與王安石當時所面臨的情況類似。都是因為政權建立一段時間之後,各種弊端和阻礙就多了起來,直到國家這個機制無法運轉,這時候就需要一場徹底的改革了。張居正改革主要涉及了經濟財政;政治行政以及軍事任命三方面。結果也很明顯,在最快的時間裡穩定了經濟,提高了明朝行政制度的效率,啟用戚繼光等名將,穩定邊境。

不過,既是改革,便會觸及到很多士大夫、士族大家、鄉紳地主等統治階級的利益,阻力之大是無法想象的,看王安石的例子就可見一斑了。歷史上算是比較成功的改革案例,只有商鞅變法一個,不僅影響了當時的局勢,就是到現在,也依然有很深的影響。但是,縱觀歷代變革,改革者,很少有好結果的。商鞅慘遭酷刑、王安石抑鬱而終、張居正死後被詬病免榮號,雖然後來被恢復名譽,但仍然有諸多被詬病的地方。

張居正的改革相對與商鞅變法沒有那麼激烈的衝突,當然進行的也沒有如此徹底;但相對於王安石的無果而終,張居正的變革是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的。一方面,改革中執行的經濟調整,使國庫增收,卻減少了百姓的負擔;取官員、世族的利益充盈了國庫,雖得罪了官卻富了民,在某種程度上還遏制了貪汙腐敗。但由於得罪了太多有權勢的一方,所以,改革雖然在強勢之下能夠進行,一旦張居正趨勢,反撲之勢必然也會倍加強烈。

2.功高蓋主

張居正是帝師備受皇帝和皇太后的倚重。張居正在前期為新帝獻計,解決了對皇帝不甚敬重的老臣高拱,成了權傾朝野的首輔大臣,掌握了大明帝國的實際決策權。隨後,他便利用職務之便,提拔了一批自己的親信。張居正後改革內閣任命的流程,實際上使得張居正在人事任免上有著決定權,從而架空了皇權。另外,他還和皇帝的近身太監馮保交情匪淺,用重利籠絡了對皇帝有影響的人,從而加重了其對皇帝對權力的掌控。最後是他利用制度上的漏洞加上自己的權力和人脈,進一步擴張自己的權力。

帝國首輔張居正,為何最後下場如此悲慘?


▲大臣

改革從來都不容易

不可否認張居正有才華、有抱負、有理想,甚至可以稱得上是明朝歷史上真正的能臣、權臣,其所主持的改革變法更是歷史上最有名的三大變法之一,對後世影響頗深,雖然這場改革在他死後便宣告結束,卻仍然為危機重重的明朝成功延續了五十年的壽命。張居正家中有一副對聯:“日月為明,萬國仰大明天子;丘山為嶽,四方頌太嶽相公。”這時候的張居正正是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時候,身居高位且深受信任,朝堂上下無人能及。於是他有些飄飄然了。不僅有以下犯上的嫌疑,還敢與皇帝比肩,甚至還要高於皇帝,這也為張居正結局埋下了伏筆。

帝國首輔張居正,為何最後下場如此悲慘?


▲張居正生平綜述

張居正在變法期間,朝堂之上盡是溢美和贊同,那些以諫言為職的言官御史,張居正不僅反感而且一旦被他抓住錯位,便會被嚴厲對待,輕則丟官罷職,重則還會有廷杖和牢獄之災。要知道,言官曆代都是以剛正不阿所著稱的,張居正如此得罪了言官在他死後,自然不會有好的回報。縱觀張居正一生的為官之路,他有自己的權謀之術、有自己的行為準則,更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而使用一些不被人所稱讚的方式。另外張居正還收受賄賂,而且私生活也隨著官位的升高而愈加奢靡,甚至有野史說,就是由於張居正貪戀肉慾,所以他的死正是由於縱慾過度。如果只是因為這些就對張居正蓋棺定論認為他是一個壞人、一個壞官、一個不值得學習和研究的人,那就大錯特錯了。

帝國首輔張居正,為何最後下場如此悲慘?


▲宮廷活動

張居正改革執行的背景正式大明王朝破敗不堪、腐敗嚴重、經濟危機的時刻,他臨危受命,用自己的一身才學,殫精竭慮,使日漸沒落的大明王朝,能夠逐漸挽回統治階級的主動權,讓老百姓能夠得到喘息的機會,讓王朝重新恢復了生機。總結張居正此人一生,他既重視制度提倡變革,又處處固守祖制遵循禮法;他既務實政治,對道德說教不屑一顧,又視儒學教法為圭臬;他既以天下蒼生為己任,卻又貪婪謀求個人私利。張居正死後被清算並非是對變法的全盤否定,有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他這些年的所作所為,讓萬曆皇帝、世家大族、各地官吏等等對他的厭惡。所以,張居正的一生,要分為兩面甚至是多面去看待,才能真正窺探他的真實。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09-18

相關文章

明朝內閣首輔一覽表
明朝第一首輔張居正 黃淮(1367年-1449年)字宗豫,號介庵,浙江溫州府永嘉(今溫州市鹿城區)人,政治家.任內閣首輔2個月.歷事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五朝. 解縉(1369年-1415年)字 ...

江西分宜明朝首輔嚴嵩故里,600多年曆史,向您訴說它昔日的輝煌

江西分宜明朝首輔嚴嵩故里,600多年曆史,向您訴說它昔日的輝煌
毓慶堂宗祠俗稱介橋嚴氏宗祠,位於江西新餘市分宜縣分宜鎮介橋(又名介溪)村, 這裡地處袁嶺東麓,南隔仙女湖與鈐山相望,分宜文竹鐵路在村南透過,介溪水環繞村北,環境優雅,交通便利.介橋村現有人口3000餘 ...

大明內閣首輔之二十六張璁
張璁 (1475-1539),首輔 1529年-1531年.1531年-1532年.1533年-1535年.字秉用,號羅峰,卒諡文忠.漢族,浙江溫州府永嘉(今溫州市甌海區)三都人,張璁因和明世宗嘉靖朱 ...

大明內閣首輔之三十夏言
夏言 (1482-1548),首輔 1538年-1539年.1539年-1541年.1541年-1542年.1545年-1548年.字公謹,號桂州,貴溪(今江西貴溪)人.父鼎,臨清知州.正德十二年(1 ...

陳循:五朝元老、大明常青樹、鐵骨忠良,這位內閣首輔有多牛?

陳循:五朝元老、大明常青樹、鐵骨忠良,這位內閣首輔有多牛?
(陳循 畫像)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陳循出生在江西泰和的一戶普通人家裡. 這位仁兄的出身雖然普通,但卻擁有一個並不普通的童年. 五歲喪母,十歲喪父,這是一個從小就失去了親情關愛的人. 而關於陳 ...

國之磐石:明朝科舉考試軼聞

國之磐石:明朝科舉考試軼聞
科舉考試,歷史悠久.影響深遠,也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執行得最好的制度. 即便如許堂堂之陣正正之旗,也頗發生了一些出乎意料之事,謹摘取明朝科舉考試諸事如次,興致之餘,或有所啟也. 印象中的科舉考試,都是文士 ...

“出其不意,必無不敗”白馬探花陳慶之
看過"烽火"的"雪中"! 書中有"陳芝豹"一人! 看後多少有些"意難平"! "北涼苦,最苦是白衣!" ...

高拱臨終前的一封遺書,揭示了張居正的另一面

高拱臨終前的一封遺書,揭示了張居正的另一面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魚亭 明穆宗去世之時,高拱悲痛不已,當時萬曆皇帝還小,高拱就說道:"十歲天子,如何治天下."這句話本身並沒有問題,而傳到後宮,這句話就變成了"十歲孩子 ...

張居正到底是明朝的功臣還是罪人

張居正到底是明朝的功臣還是罪人
明神宗朱翊鈞繼位後,張居正接任首輔一職,在公元1573年進行了大規模的政治.經濟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國勢漸見中興,處於統治危機中的明王朝出現了短暫的復甦和繁榮.可惜好景不長,張居正死後,反對改革的 ...

4首中秋寫月詩詞,王建這首詩意境絕了,不知是多少人的心中佳句

4首中秋寫月詩詞,王建這首詩意境絕了,不知是多少人的心中佳句
可以說,中國的諸多節日中,中秋是詩人們最偏愛的節日之一了,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有月亮這一意向的存在,古人喜歡舉頭望明月,喜歡將自己的情感寄託在某些事物上,而這個陰晴圓缺的'月',無疑是最迷人的一種. 賞月 ...

為國為民海青天還是偏執無度海閻王,揭秘大明第一清官的真實人生

為國為民海青天還是偏執無度海閻王,揭秘大明第一清官的真實人生
熹微的晨光下,皇帝在宦官們的攙扶下起床更衣,他沒有走向大殿的方向,因為他很清閒,並不需要上朝,隔三岔五去看看,給那些臣下一個交代就好了,他年紀已經大了,國事如今有人操心,他更注重養生(煉丹),畢竟只有 ...

12. 權力的演進 十一 白銀帝國 上

12. 權力的演進 十一 白銀帝國 上
兩宋立國300餘年,經濟極度發達,宋王朝不僅與遼.金.西夏有密切的邊貿,還透過海外貿易和高麗.日本.南洋甚至波斯有密切往來.1987年在廣東陽江外海發現"南宋一號"沉船遺址,截止2 ...

知否3年:8位演員名聲大噪且實紅!有人3年拍16部戲,堪稱勞模

知否3年:8位演員名聲大噪且實紅!有人3年拍16部戲,堪稱勞模
有人調侃,自從趙麗穎與馮紹峰離婚後,再也不看<知否>了,因為現實沒電視劇香,"明蘭和二叔"終究不幸福,拋開這個因素,其實此劇還蠻有深意的,講述了幾個家族的人文風貌.鬼魅 ...

到底是諸臣誤了崇禎帝,還是崇禎帝誤了諸臣?

到底是諸臣誤了崇禎帝,還是崇禎帝誤了諸臣?
崇禎帝. 明朝皇帝荒怠朝政是出了名的.明武宗朱厚照愛玩打仗的遊戲,明世宗朱厚熜喜歡煉丹,明神宗朱翊鈞幾十年不上朝,明熹宗朱由校成天干木匠活,把國家隨意交給太監打理. 這樣的皇帝固然荒唐昏庸,但是換一個 ...

崇禎皇帝是個好皇帝嗎?真實的他又是什麼樣的?又有何故事發生?

崇禎皇帝是個好皇帝嗎?真實的他又是什麼樣的?又有何故事發生?
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檢(1611-1644),生於立春日,父朱常洛,母劉氏.崇禎為朱常洛第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勤勉,最受爭議,同時也是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 崇禎帝朱由檢17歲繼承哥哥天啟皇帝朱 ...

中國皇位在位最長的爺孫組合

中國皇位在位最長的爺孫組合
在我看來,漢人當中當屬明朝時期的兩位皇帝,一位是嘉靖皇帝,一位是萬曆皇帝朱翊鈞.這爺孫倆可以說是最為後人津津樂道的,這倆也是明朝在位最久,趣事最多的,最懂得享受生活的人. 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熜(150 ...

考證|明清三原溫氏家藏信札考

考證|明清三原溫氏家藏信札考
曹恿 陝西三原,因縣內有孟侯原.豐原.白鹿原而得名.古稱池陽,為關中壯邑.明清時期渭北地區商業和文化中心,素有"小長安"之美譽.三原溫氏為太原堂溫氏後裔,開基祖稱興齋公,南宋之季由 ...

《萬曆十五年》——未講透的明朝歷史
第一次讀黃仁宇先生的作品<萬曆十五年>是大學時,讀完後覺得是部驚為天人的神作,而今步入社會多年,看了更多關於明朝歷史的書籍後,對黃先生這部作品的敬仰之情有所減退,沒有了驚為天人的感嘆,但不 ...

明朝最分裂的皇帝:打錯一仗,殺錯一人,懺悔一生

明朝最分裂的皇帝:打錯一仗,殺錯一人,懺悔一生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剛過完元宵節的紫禁城沒有半點節日的喜慶. 登基以來一直想要個兒子的明代宗朱祁鈺,在接連遭遇了獨子夭折.愛妃杭皇后崩逝的打擊後,勉強過完新年便病倒了. 反觀他哥哥朱祁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