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是遵義會議後毛澤東指揮中央紅軍的經典戰例。1965年,原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在《長征組歌》中用《四渡赤水出奇兵》一曲,表現中央紅軍四渡赤水擺脫國民黨數十萬軍隊的“圍追堵截”,表達出“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思想主題。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長征前成立的“三人團”。19日,中央紅軍離開遵義,欲北渡長江與紅四方面軍會合,在川西北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為此,中央紅軍計劃先奪取赤水縣城,再強渡長江。
28日,中央紅軍發起土城戰鬥,與川軍郭勳祺部,西渡赤水到川滇黔邊的扎西(今雲南威信)地區集結。
因為各路國民黨“追剿”軍已向扎西撲來,於是中央紅軍決定“回師東進、再渡赤水”,回到敵兵力較薄弱的黔北。2月18日至21日,中央紅軍二渡赤水,讓蔣介石及其高階幕僚驚歎紅軍的行動——“飄忽異常”“忽進忽退一再回旋,使國軍迷離惝恍,摸不著其企圖之所在。”
24日,中央紅軍發起遵義戰役。25日,取得婁山關戰鬥勝利,接著突破遵義外圍防線。27日,貴州軍閥王家烈率殘部,棄城逃跑。28日,再佔遵義。3月中旬,成立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三人團”,負責全軍的軍事行動。
3月16日至17日,中央紅軍三渡赤水,進入川南。21日至22日,四渡赤水,揮師東進。此後,中央紅軍穿越國民黨軍重兵佈防區,向南直插烏江北岸,強渡烏江,直逼貴陽。國民黨“追剿”軍回援貴陽,中央紅軍則繞過貴陽,於4月24日揮師進入雲南。
4月29日,在中革軍委的指示下,中央紅軍佯攻昆明,主力卻迅速向昆明西北方向的金沙江南岸運動。5月3日至9日,中央紅軍主力全部從皎平渡等地渡過金沙江,將幾十萬“圍追堵截”的敵軍甩在長江以南。
紅軍渡河所用門板,四渡赤水紀念館展出(微信公眾號“四渡赤水紀念館”)
《四渡赤水出奇兵》原名《入雲南》,1975年《長征組歌》復排時改用此名。作為一首領唱與合唱的歌曲具有較強的敘事性:橫斷山,路難行,天如火來水似銀。親人送水來解渴,軍民魚水一家人。橫斷山,路難行,敵重兵,壓黔境。戰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烏江天險重飛渡,兵臨貴陽逼昆明。敵人棄甲丟煙槍,我軍乘勝趕路程。調虎離山襲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第一部分交代“橫斷山路難行”的艱難險境,紅軍四渡赤水的必要性,及沿途民眾對紅軍的擁戴和支援。第二部分從男聲齊唱、男中音領唱到合唱,風趣幽默,活潑生動,歌頌遵義會議後毛澤東對紅軍的正確指揮。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 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M]. 中共黨史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 2016.06.
[2]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八十年[M]. 軍事科學出版社;2007.12.
[3]《中國人民解放軍通鑑》編輯委員會編. 中國人民解放軍 通鑑[M]. 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1997.07.
供稿:前線雜誌社
統稿:李詩原(上海音樂學院賀綠汀中國音樂高等研究院中國紅色音樂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原解放軍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
責任編輯:小林
圖片來源:人民網、微信公眾號“四渡赤水紀念館”、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