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老人享福,特別是辛苦了一輩子,把兒女拉扯大,用盡半生幫他們成家,蓋好了房子,在自己老了後可以每天喝喝小酒,下下棋,跳跳廣場舞。
可村裡有位老人卻是苦不堪言:每天一大早要起來做飯給孫子們吃,然後送他們上學,中午又得早早做飯,晚上還得繼續,一天光做飯的時間去了大半,更別說去遛彎,下棋了,一大堆家務沒做,各種各樣的家庭瑣事忙都忙不過來。
下面聽聽這位老人是怎麼說的。
我叫劉玉福,今年69歲,是個標準的60後,年輕時在廈門當過兵,後來退伍回到老家娶妻生子,四年間連續生了兩個兒子,按理說多子多福,待到兒子成家後,我應該可以享享清閒,甚至圓下自己退伍時的夢想,戰友們約定好十年一聚,可我從退伍回家後忙得沒停過。
我的母親在我15歲那年去世,是父親一手把我拉扯大,他吃盡苦頭,12歲的他就參加了兒童團,當了一個小兵,直到第三次反圍剿,16歲的他被打散了,不得不回到武夷山腳下的老家。
在那個戰爭年代,人們流離失所,朝不保夕,食不果腹,父親卻堅強地把我們兄妹四人拉扯大。
到了五十多歲他身上的舊傷復發,可是他卻咬牙堅持著,當時村裡有人勸他去南京看看,我們老家出了個將軍,在軍區裡當首長,父親卻堅決不去,他說沒有堅持當兵到革命勝利,愧對首長。
我理解父親的心情,只能默默的陪在他身邊。就這樣我重複著普通人一樣的生活,結婚生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天有不測風雲,在我40歲那年,我親愛的妻子因高血壓離開了我們,永遠也忘不了她最後看孩子們那依依不捨的表情,她最後深情地看了我,眼神是複雜的,有不捨,有愧疚,有託付……。
我堅持把大兒子送到市裡修車廠上班,直到他成了裡面的正式工,我又把二兒子培養成大學生,考上華東政法大學,村裡人都誇我能幹:你看老劉家的兩娃,一個在國企,一個在事業單位。
我也喜在心裡,可萬萬沒有想到噩運再次降臨:我敬愛的父親,95歲高齡,卻在去給母親上墳時摔了一跤,當被同村砍柴的人發現時,已經不行了。
接下來是老大單位經營不善,下崗去打工。老二夫妻感情不和,離婚後兩孩子判給他。而老二也去了杭州創業。最後的結果是四個孫子全部我帶。
每年他們幾乎只回來一次,每次象徵性的每人給500元,因為我每個月有工資,在村裡當會計,1000元一個月,加上種了些蔬菜瓜果,日子也過的下去,我理解他們的難處,要創業,要在城市買房,所以一直沒要生活費。
可孫子們越來越能吃,我以前攢的積蓄越用越少,為了節省,我連每天早上的早酒都戒了,改喝米湯。
我不怪命運不公,至少我生活在和平年代,只是有時候一個人會偷偷流淚,孩子們的將來一定要幸福幸運,別再受我們這些老一輩的苦痛了。
@餘無塵認為:現在許多老人不是過的不幸福,是很不幸福,其實老人要的不是錦衣玉食,要的是家和萬事興,一家人健康平安比什麼都好,作為兒女們不能一心只想到賺錢,應該多抽時間去陪陪老人,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了,那時即使你有億萬家產,又有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