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22日,鄧小平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作了重要講話。中央顧問委員會簡稱中顧委,它成立於1982年的“十二大”,前後存在10年時間,在1992年“十四大”上被撤銷。
中顧委是在特殊歷史條件下為解決省級以上黨的領導機構新老交替的一種組織形式,目的是使黨中央和省級的領導班子年輕化,同時讓一些老同志在退出第一線之後“繼續發揮一定的作用”、“是中央委員會政治上的助手和參謀。”
僅從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中顧委在黨中央內部的地位。所以,鄧小平在中顧委第三次會議上的講話格外受人關注。在講話中,鄧小平提到了香港問題的解決直接會影響臺灣問題的解決,但他很清楚臺灣問題的解決需要時間,太急了可能不行。
這次會議上,鄧小平給解決臺灣問題定了一個基調,他說:
“最近一個外國人問我,解決臺灣問題的政策是不是同對香港的一樣?我說更寬。所謂更寬,就是除了解決香港問題的這些政策可以用於臺灣以外,還允許臺灣保留自己的軍隊。我們堅持謀求用和平的方式解決臺灣問題,但是始終沒有放棄非和平方式的可能性,我們不能作這樣的承諾。如果臺灣當局永遠不同我們談判,怎麼辦?難道我們能夠放棄國家統一?當然,絕不能輕易使用武力,因為我們精力要花在經濟建設上,統一問題晚一些解決無傷大局。但是,不能排除使用武力,我們要記住這一點,我們的下一代要記住這一點。這是一種戰略考慮。”
臺灣自古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問題本質是中國的內政,這一問題出現是國共內戰的結果,並跟美國的干涉有直接關係。眾所周知,毛主席生前為解決臺灣問題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可謂嘔心瀝血。
中國共產黨一直把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作為自己的最重要奮鬥目標。毛主席作為我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他為了推動祖國統一作出了不懈努力。縱觀毛主席生前關於臺灣問題所做的決策,可以看出無論是建國前後的“武力解放臺灣”的偉大號召,還是緊接著的武力和和平並舉兩條策略,他從來都沒有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臺灣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其本質上跟收回香港、澳門完全不同。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政府共同簽署了《開羅宣言》,裡面明確規定: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佔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在中國所竊取之領土,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列島(含釣魚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慾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
到了1945年7月26日,盟國將《開國宣言》的條款加入《波茨坦公告》,成為盟國對日本無條件投降所提出的條件。在《波茨坦公告》第八條中還明確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須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
這意味中國只要等日本戰敗投降,臺灣就可以回到祖國懷抱。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登上停在東京灣的美國“密蘇里號”戰艦,簽署了《日本投降條款》。
條款明確規定:茲接受中、美、英三國共同簽署的、後來又有蘇聯參加的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中的條款。自此,臺灣無論從歷史,還是法律上都已經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10月25日,中日在臺灣臺北公會堂舉行了日本投降簽字儀式,日本殖民臺灣宣告結束。
同一天,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陳儀出任臺灣行政長官,兼任臺灣警備總司令。陳儀代表國民黨政府宣佈從今日起,臺灣及澎湖列島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皆於中國政府主權之下。此一極富歷史意義之事實,本人特向我國同胞及全世界報告周知。
1946年1月12日,國民政府頒發《恢復臺灣同胞國籍令》,正式宣佈:臺灣人民(包括漢民族及土著高山族)原系我國國民,因受敵人侵略,致喪失國籍;茲國土重光,其原有我國國籍之人民,自卅四年(1945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起,應即一律恢復我國國籍。
隨著國共內戰爆發,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到最終蔣介石退守臺灣,毛主席把目光投向瞭解放臺灣問題。事實上,早在渡江戰役還沒有打響前,毛主席就已經提出解放軍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解放臺灣,併為此做了準備。
1949年3月25日,新華社根據七屆二中全會精神,發表了題為《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臺灣》的社論,首次提出了“解放臺灣”的口號。社論中再次明確解放軍接下來的任務:
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任務就是解放全中國,直到解放臺灣、海南島和屬於中國的最後—寸土地為止。由於中國形勢已發生巨大變化,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勝利一定要在不久的時間內全部實現。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臺灣,一定要解放全中國。
那麼,當時美國對臺灣態度如何呢?1945年美國總統羅斯福病逝,副總統杜魯門接任總統。杜魯門政府最開始繼承了羅斯福的外交政策。當年5月,美國駐蘇聯大使哈里曼在給蘇聯政府的一份備忘錄中,專門提到了臺灣問題。
備忘錄中再次明確一點,“《開羅宣言》關於臺灣、澎湖列島歸還中國,以及對日戰爭結束時在該島確立中國主權之規定,應得到充分肯定。”美國政府這種態度,一直持續到朝鮮戰爭爆發前。
1949年4月渡江戰役後,國民黨的處境越來越糟糕,蔣介石最終選擇了臺灣作為最後的退守之地。鑑於此,毛主席立即致電三野儘快派軍進軍福建,建立解放臺灣的前沿陣地,“你們應當迅速準備提早入閩,爭取於六、七兩月內佔領福州、泉州、漳州及其他要點,並準備相機奪取廈門。入閩部隊只待上海解決,即可出動。”
至於解放臺灣戰役的總指揮人員,毛主席早就點將粟裕。當年6月21日,毛主席再一次致電粟裕:不佔領檯灣,則國民黨海、空軍基地不拔除,時時威脅上海及沿海各地;不佔領檯灣,則數十萬噸船隻不能通行,沿海沿江貿易受制於外商航業界。
粟裕接受命令後,立即投入到解放臺灣的各項準備工作。美國政府當然清楚大陸將解放臺灣,但他們不願意介入其中。1950年1月5日,杜魯門正式代表美國政府發表《關於臺灣問題的宣告》,明確美國繼續承認《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對臺灣問題的說明。
同時,該宣告還用黑紙白字寫道:
“過去四年來,美國及其他盟國亦承認中國對該島行使主權”;
“美國對臺灣或中國其他領土從無掠奪的野心。現在美國無意在臺灣獲得特別權利或建立軍事基地,美國亦不擬使用武裝部隊干預其現在的局勢。美國政府不打算採取任何足以把美國捲入中國內爭的措施”;
“不擬對臺灣的中國軍隊提供軍事援助或諮詢。”
短短7天后,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在公開演講中,公佈了美國在遠東地區的戰略防線(即太平洋海島防禦圈),其中臺灣和朝鮮半島都被排除在防線之外。美國政府這樣的態度,使得毛主席加快了解放臺灣的各項準備工作。
1950年5月,海南島解放。全世界所有國家都認為解放軍接下來必然解放臺灣,美國情報部門認為解放軍將在當年9月底颱風來臨前發起渡海之戰。在粟裕的建議下,三野以3個兵團12個軍為主力,加上四野4個軍擔任預備隊,總兵力達到65萬人。
萬事俱備,只等中央一聲令下。然而,就在此時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先是直接介入朝鮮戰爭,緊接著將駐守菲律賓的美軍第七艦隊派到臺灣海峽,阻止解放軍解放臺灣,還丟擲“臺灣地位未定”的說法。
毛主席從國家主權出發,加上東北地區意義極其重大,最終迫不得已暫停了解放臺灣戰役,轉而組建志願軍,進行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朝鮮戰爭結束後,毛主席繼續把解放臺灣作為重要任務之一,鄧小平則參與了對臺工作的許多重要決策。
可惜,因種種原因直到毛主席逝世,臺灣問題還是沒能解決。特殊時期結束後,鄧小平作為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他親自領導對臺灣的工作,即便後來訪美遭到刁難,也沒有絲毫動搖解決臺灣問題的決心。1977年,詹姆斯·厄爾·卡特出任美國總統,他對中美兩國關係停滯現狀頗為失望,決定在任期內徹底改變這一局面。
當年2月8日,卡特在白宮會見了中國駐美國聯絡處主任黃鎮,表示這一屆政府對華政策目標就是“關係正常化”,還說:“《上海公報》的原則過去是,今後也將是兩國關係的基石。”從這時開始,中美雙方進行了一系列秘密會談。
1977年8月,鄧小平在北京會見了國務卿萬斯。會談中,鄧小平就臺灣問題劃了一個底線,他對萬斯說:
“我們必須澄清一個事實,是美國侵佔了中國的領土臺灣。現在的問題是,美國要控制檯灣,使中國人民不能實現自己祖國的統一。我們多次說過,要實現中美關係正常化,在臺灣問題上有三個條件,即‘廢約、撤軍、斷交’,按日本方式。老實說,按日本方式本身就是一個讓步。現在是美國要下決心。”
萬斯一聽,插話說:“我們是準備與臺灣廢約、撤軍、斷交的。”鄧小平沒有理會萬斯的說法,繼續根據自己既定的策略開始反駁美方,揭露其別有用心的本質:
“你們所謂的方案,在我們看來就兩個問題。第一,你們要我們承擔不用武力解放臺灣的義務,實際上還是干涉中國的內政。第二,你們提出不掛牌子的‘大使館’,實際上是‘倒聯絡處’的翻版。顯然我們對這個方案是不能同意的。現在正是情況是美國欠了中國的賬,而不是中國欠了美國的賬。明確了這一點,問題就好解決了。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別人不能干涉。我們準備按三個條件實現中美建交以後,在沒有美國參與的條件下,力求透過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但不排除用武力解決。”
鄧小平的態度如此堅定,萬斯清楚在臺灣問題上中國的立場不會有任何妥協,結果他這次訪華“碰了一鼻子灰。”1978年1月,鄧小平在接見美國兩院議員代表時再一次明確解決臺灣問題底線,大陸方面力爭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實在不行,就採取軍事手段。
鄧小平一再指出關於中國解決臺灣問題的底線,這讓美國方面徹底意識到讓中國承諾放棄使用武力解放臺灣根本不可能。1978年5月,卡特總統表示接受中國方面關於中美關係正常化提出的三項基本條件(即斷交、撤軍、廢約),並在年內採取實際行動。
當年7月開始,中美雙方就建交問題開始了艱苦的談判。談判過程中,卡特向中方表示美方對會談是認真的,但希望中方能照顧一些美方的政治需要。鄧小平從大局出發,就對臺工作方針進行了歷史性調整,由“我們一定要解放臺灣”調整為“臺灣歸回祖國,實現統一大業。”
1978年12月13日,中美談判進入了最後關鍵時刻。鄧小平決定親自跟美國駐中國聯絡處主任伍德科克會談,推動中美建交。此時中美雙方就聯合公報的草案基本達成一致,鄧小平再次明確指出:
中美建交後,美國政府需要謹慎處理同臺灣的關係,不要影響中方採取最合理的方法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如果建交後,美國繼續向臺灣出售武器,這隻會對中國和平解決臺灣問題設定障礙,最終只能採取武力解決。
1978年12月16日北京時間上午10時(華盛頓時間12月15日晚上9時),中美雙方同時公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即《中美建交公報》)。《中美建交公報》於1979年1月1日正式生效,公報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商定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認並建立外交關係。同時,中美兩國政府分別發表宣告,美國的宣告表示希望臺灣問題和平解決,中方宣告強調,如何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
如果說《中美建交公報》奠定了中美髮展關係的政治基礎,那麼鄧小平對美國的歷史性訪問,才真正拉開了中美友好交流的大門。據中國首任駐美國大使柴澤民回憶,1978年12月14日中美達成《中美建交公報》的前一天,卡特就向鄧小平發出訪美邀請。
鄧小平在不到24小時就作出訪美決定,訪美時間定在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1979年1月28日,中國農曆己未年春節。這一天都是全家團圓的日子,不會遠行,鄧小平則登上了訪美的專機。選擇在這一天訪美,足以說明鄧小平對訪美的重視程度。
鄧小平訪美長達9天,他頻繁參加各項活動,獲得了美國上下高度關注。這9天,是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9天,被媒體稱為“旋風九日”。自訪美開始,臺灣問題就成為美國政治家、媒體關注的重點,鄧小平也清楚這一點。
果然,該來的還是來了。1月30日,鄧小平和卡特進行會談,雙方又談到了最棘手的臺灣問題。卡特再次要求中方承諾“不使用武力”解決臺灣問題,還表達了希望鄧小平在美國期間提到臺灣問題時,儘量使用“和平”、“耐心”等這樣的詞語。
鄧小平斷然拒絕。談判結束後,鄧小平稍事休息後應約來到國會大廈參議院大樓,參加美方舉行了工作午餐。這次午餐會沒允許新聞記者參加,但記者們被告知可以透過拉到大廳外的擴音器中聽到午餐會現場的對話,至於擴音器會不會出現聲音就不得而知了。
當時美國國會不少議員對中美建交有不同意見,有的主張對中國採取強硬行動,他們認為臺灣台灣問題是一個很好的棋子,可以利用起來。突然,擴音器裡傳來了鄧小平那富有特色的四川口音:
“我想你們都很清楚,中美關係正常化程序中,關鍵是臺灣迴歸祖國問題。人們都擔心的是將使用什麼辦法來解決臺灣問題,中國將採取什麼樣政策來解決臺灣問題。肯定你們已經注意到,我們現在已經不用‘解放’臺灣這個字眼了,而改稱我們要解決臺灣迴歸祖國、完成統一大業的問題。”
1月31日,鄧小平接受了全美國三大電視網的聯合直播採訪。當記者詢問中國“是否將會採取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時,鄧小平再一次給出嚴正回答:
“我們像你們一樣,希望以和平方式解決此問題,但中國不能承諾不採用其他方式解決,因為如果我們作此承諾,將不利於和平統一。如果我們承諾了不使用武力解決臺灣問題,就等於把我們自己的手捆起來,這個結果,會使臺灣當局根本不同我們談和平統一的問題。這樣,最後結果將導致使用武力解決。”
時間進入 80年代,鄧小平一直為解決臺灣問題殫精竭慮。比如1980年9月,鄧小平在會見美籍華人學者、國民黨元老陳濟棠的兒子陳樹柏時,就解放臺灣問題再一次呼籲能在他們這一代來解決,他說:
“我想統一是大勢所趨,問題是我們這一代還是下一代。我想由我們這一代交賬為好。不行,還有你們一代。希望早一點。在這方面需要慢慢積累。八十年代我們每一天都把統一擺在議事日程上。”
在鄧小平逝世前,他始終把解決臺灣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在多個場合、多次在中央會議上談及。鄧小平已經離世多年,但他關於解放臺灣的偉大構想,必將得以實現,祖國一定能完成徹底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