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直射點的遷移產生了春夏秋冬四季,地球自轉產生了白晝與黑夜。
中國的古人透過對時令、季節的系統整理與歸類,分出了二十四節氣。
在具體的每一天中,古人巧妙地將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並依此作為生活作息的標準,“一日三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皆出於此。
民國以後,我國與國際日期歷接軌,將西曆稱為“陽曆”,而中國沿用千年的本歷則為“陰曆”,二者前後差距一個月左右,但天長日久,百姓已經習慣了雙歷並行。
01 夏令時:一個存在兩百多年的特殊作息政策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央電視臺在播送時間時會專門將陽曆和陰曆分別提一下。
但是在1986年的夏天,許多人卻從收音機裡聽到了一個“夏令時某時”的新鮮話。
這是夏令時在新中國的首次登陸,它的到來可謂爭議紛紛。夏令時即夏季特殊性的時間計算法。當時規定,從每年五月到九月實行夏令時。
夏令時具體是個什麼說法?其實夏令時的原理就是在夏季,由於中國大部分地區處在北迴歸線附近,夏季日出早,日落晚的現象十分明顯。
因而為了真正貼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規律,政府決定將夏季的時鐘調快一個小時。
具體是在夏令時開始的那一天的凌晨,將北京時間從兩點撥到三點,並統一到全國範圍內。到夏令時結束時,再將時間從兩點撥到一點。如此一來,便形成了獨特的夏令時。
這個夏令時在當時其實已經並不稀罕,原本是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創造的,並在美國嘗試使用了。
富蘭克林還未當總統時,曾經擔任美國駐法公使。美國建國初期為了清剿帝國主義殖民殘留,化解南北衝突,美國人習慣性地辛勤工作,不願意浪費一絲時間。
富蘭克林作為美國的一名貴族,也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來到法國以後,他照樣在夏季起得很早。
但是很快富蘭克林便發現,他早起晨練時竟很少見到有人與他一樣早早地起床,這在他的家鄉美國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富蘭克林經過觀察,發現法國人,尤其是貴族都習慣於中午九點甚至十點才起床,而夜間舉辦宴會到凌晨。
這種作息讓富蘭克林感到十分困惑,他曾經就這一問題向法國一家報紙寫信,稱倘若法國人每天能夠早睡早起一個小時,全國就能節省六千多萬磅的蠟燭。
但是此時的富蘭克林腦海中還沒有一個清晰完整的“夏令時”的概念,他只是出於本能地認為早睡早起會對國家更有利。
此後一百多年裡,很少有人再對夏季作息時間提出調整。
直到20世紀初,一名英國人,威廉,他明確地提出了“夏令時”的概念,希望政府透過實行夏令時來獲得更多生產、軍隊訓練的時間。
但是英國議會的議員們認為這種作息會對全國產生極大的衝擊,因而為了拉攏人心,鞏固地位,議員們“縱容”了居民的“賴床”。
直到一戰時期,英國等同盟國在與德國開戰時,驚訝地發現德國的電能、煤氣等資源的消耗始終與他們整理的資訊有些出入。
根據英國等國家對德國居民用電、軍事用電、工業用電等方面的處理,所得出的總量始終要比德國實際上的能耗量要多上15%左右。這讓英國情報部感到十分奇怪。
經過深入調查,英國這才明白,原來是德國實行了“夏令時”,早上,全國早起一個小時,晚上早睡一個小時,節約了照明用電。
為了防止德國透過這個出入滾雪球,英國也在國內實行夏令制。
此後,法國、俄國和美國都紛紛效仿,在國內推行了夏令制。
但是夏令時並不是與每個國家都契合的,尤其是法國和逐漸穩定的美國、俄國,習慣了安逸生活的百姓根本不買賬。
因而俄國的夏令時推行十分失敗,根本沒有進展。美國也僅僅是在一戰時期試行了夏令時,戰爭結束後便被強烈的群眾呼聲取消了。
但夏令時在一戰中對美國的能源節省、訓練軍隊等方面作出了很有利的貢獻,因而美國政府在二戰時期又“重操舊業”,繼續推行夏令時。
經過幾年的發展,美國各地都逐漸習慣了夏令時的特殊作息,甚至演變成了正常規律。因而這次戰爭結束後美國並沒有取消夏令時。
不過,由於各州生活習性、時差等方面的區別,美國很貼合心意地讓各州制定各自的夏令時起止時間。
這為各州的溝通交流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雖然是一個國家,但一到夏令時,不同州的居民就彷彿跨了好幾個時區,去隔壁州旅個遊都要倒時差。
因此,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美國又將夏令時的規定收回了中央政府,由政府統一安排夏令時。
其他歐洲許多國家雖然見識到了夏令時帶來的好處,但由於國情、緯度問題,很少實施夏令時。
直到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一時間石油成了國際稀缺物資,沒有自主生產石油的國家為了保持正常生產,只好節衣縮食。
石油是工業的血液,缺一點點都不可以。為了省石油,省電,歐洲許多國家也試著實行夏令時,結果效果不錯。
許多國家透過夏令時,都能把國家電能耗費、石油消耗等節省5%以上。
這可著實傷透了生產企業的心,消耗減少,他們的收入也隨著減少了。
故而每到夏令時,歐洲石油公司、發電公司等都會將產品的價格上調5%到15%,以保證收支平衡。
02 中國的夏令時實施歷史
中國在民國時期也曾經跟風實施了夏令時,但僅僅一年便被人們取消了。
考慮到一旦夏令時引進,中國將成為陰曆、陽曆、夏令時三大時歷並存的情況,對居民的生產生活會產生強烈的干擾和阻礙,中國此後也沒有再提過夏令時的事情。
這就又一下子推到了1986年的夏天。中國第一次正式實行夏令時。而當時的首倡者是竇星元,原本是交通部的一名研究員。
竇星元對夏令時十分熱衷,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採集樣本,進行演算推斷。
最終,竇星元將他的發現刊載到一本學術期刊上,稱若實施夏令時,則全國每年能夠節約7.5億度電,幾乎是當時全國發電量的十二分之一。
時值改革開放的春風剛剛吹動,全國上下一片火熱,勢要把新中國的經濟建設更上百層樓。當這篇文章被髮布時,立即在全社會激起了很大的影響。
當時的政府和百姓一致認為,在不影響作息的前提下搞夏令時,既不會耽誤建設,更有助於節約資源,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
因而,當年國家便印發通知,號召全社會統一執行夏令時。
夏令時伊始,許多人徹夜不眠,守在收音機前,抱著鐘錶。
當廣播裡傳來凌晨兩點的報時,隨即播音員切換成了凌晨三點的報時,所有人都在這個時候把自己的鐘表往後調了一個小時。
這一夜,儘管全國人民都睡得少了很多,但第二天早上,人們都神采飛揚,精神奕奕地議論夏令時。早早地熄滅了自家的燈,此時太陽已經散發出有些灼熱的氣溫了。
而當天的新聞報紙頭條全是夏令時的相關通告與訊息。細心的人可以發現,報紙上還刊載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某某某家的孩子在夏令時後出生,因而其生辰需減去一個小時。
中國大部分地區分佈在北迴歸線附近,以中原地區為例,夏季太陽昇起的時間最早能在五六點鐘,而冬季最晚可以在七點多,其中相差了兩個小時。
因而夏令時實施以後,原本通宵點燈的家庭能夠提前一個小時熄燈,讓陽光透過窗戶。積少成多,北方千千萬萬個家庭能夠節省出來的電量的確十分可觀。
此外,許多人習慣性地熬夜,尤其是在難以入睡的夏季,他們通常會在院子裡乘涼到後半夜才進屋睡覺。但是這造成的一個影響就是第二天起來精神不振,難以高效地完成工作。
夏令時實施之後,人們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雖然看似還是跟以前的時間一樣,但是實際上的入睡和起床時間都早了。
這對長期性、緩慢性地改變國民整體身體和精神素質有著莫大的好處。
這實在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長期下來,的確能夠感受到。
夏令時對夜盲症也有很好地緩解效果。
隨著視覺傳媒的興起,視覺媒體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雖然人們在電視機、報紙等視覺媒體中得到了知識和快感,但這也在逐漸地侵蝕觀眾讀者的視力。
提早入睡,既能夠休息雙眼,防止用眼過度疲勞,減少夜盲和近視等視覺疾病的發作;
又能讓夜盲症患者早早入睡,減少在黑暗環境中行走、工作的時間,危險度大大降低。
03 早睡早起,合理作息就是自覺性的夏令時
那麼為什麼這樣一項看似百利無一害的政策,在中國僅僅持續了五年就草草結束了?
中國幅員遼闊,疆域東西南北跨度非常之大。
儘管夏令時在北方能夠起到很好的省電效果,但在中國的南方地區,其效果就有些蒼白了。
中國的南方地區大多分佈在亞熱帶,即便在冬天也有很多溫暖的地方。
由於緯度低,太陽昇起的時間從冬夏兩季來看,並沒有如北方地區那樣的差別。
不僅如此,南方夏季溼熱多雨,下午太陽剛落山那會正是炎熱的時候。提前一個小時睡覺,大地的餘熱尚未散盡,簡直是一種煎熬。
這還不算最不好辦的。清晨太陽昇起前後是最涼爽的時候,正是高枕快眠的絕佳時機,若是提前一小時,豈不是趕在了最適合睡覺的時候起床?
能否省電,省多少電還是個未知數,卻要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如此本末倒置,對南方地區來說,實在有些不划算。
而夏令時開始和結束時的“大調錶”活動會紊亂時間秩序,貽誤許多事情,尤其是航空、鐵路等班次時間。
在夏令時結束時起飛的航班,倘若只通知乘客凌晨一點起飛,卻不知是調整前的一點還是調整後的一點,最後怨聲連連。
夏令時與常規時間相互區別,對人們養成的生物鐘,尤其是生物鐘尚在形成的孩子和形成生物鐘多年的老人而言,也是一種挑戰。
美國社會學家曾經在夏令時實施的時候做過幾項調查,驚訝地發現,夏令時內人們的自殺率提高了很多。
這是因為夏令時擾亂了人們的生物鐘,也干擾了原本平淡的情緒。猶如原本平靜的湖面,夏令時好比那一層層的漣漪,一旦遇見滾石漩渦,立即風助火勢,不可阻擋。
此外,在夏令時實行時期內因病而死的人也增長了不少,根據統計,增長的死者大多死於心臟病。
夏令時打亂了心臟原本的供血週期,在快節奏與慢節奏的切換中,心臟的負荷被無限放大,最終導致疾病。
其實夏令時的本意是在於提醒民眾早睡早起,透過強制的規定,逐步演變成生活的習慣。而夏令時也會為國家帶來實打實的好處。
遺憾的是,夏令時的實施必須尊重國情實際和客觀規律。
西方國家大多分佈在高緯度地區,實施夏令時能夠得到最大的收益,但是中國的地區分佈上,緯度跨度很大,南方地區就不適合夏令時。
因而,最關鍵的地方還是在於不斷呼籲國民養成早睡早起、節約用電的習慣,而非透過調錶的“掩耳盜鈴”來自欺欺人。
夏令時儘管不適合中國,但它的初衷與旨意至今依舊值得我們去認真思考與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