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各位同仁們大家好,我是來自Bello倍羅的解決方案VP劉長江 Omega。
今天,由我向大家分享《以招聘為引,以落地為本——看透數字化戰略的突圍之道》。
先簡單向大家做個自我介紹。
因為運氣好的緣故,我在中國銀行、百度、高德地圖、阿里巴巴和騰訊都分別負責過eHR相關業務。在入職倍羅之前,我在騰訊負責了五年半的招聘效率、體驗與風控。
非常感謝我的這些優秀僱主,正是因為他們的培養,讓我在這12年間積累起了比較豐富的經驗,讓我得以用技術和產品變革的方法,去正面突破企業遇到的一些數字化難題。
02
我們常談“數字化”,而眾所周知,數字化的基礎,除了先進的技術之外,還有大量的資料。
資料,是企業數字化的入場門票和基本燃料。
作為開場,我想請問各位一個問題:
您所使用的各種資料是真實的嗎?
提出這個問題並不是針對誰,而是想告訴大家,有可能各位所使用的資料,大部分都是虛假的。
為什麼這麼說?我用招聘領域的一個場景來向各位說明。
眾所周知,招聘過程像一個漏斗。千軍萬馬把簡歷投遞進來,然後經過簡歷初篩、各輪面試,到最後,只有鳳毛麟角的麒麟之才得以入職。
但是,如果大家去看自家系統中的招聘資料,會發現,系統中的招聘資料像一根筆直的棍子,而非漏斗。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
這是因為,基於效率考慮,我們前線的招聘經理和麵試官,往往只會把大機率能夠獲得offer的候選人錄入系統。
這就導致招聘過程資料的缺少。
其實,基於效率做出考量,這本身沒有錯。但當用數字化的標準來衡量,問題就顯現出來了。
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資料,屬於“冰山上的一角”——是透過傳統資訊化戰略,積累下來的靜態的結果資料,俗稱“跑流程”。
而實際上,大量真實的過程資料都隱藏在了冰山之下,但他們卻被丟失掉了。
如果大家對此存疑,可以問問自己企業招聘領域的同事:“我們公司一年到底要面試多少人?”
我相信沒有人能回答得上來。
這,就是過程資料的缺失。
03
基於第一個問題,我想接著問大家:
資訊化系統,真能提效嗎?
這個問題,是我在每家公司都會遇到的靈魂拷問。而且往往提問的,都是我們一線的員工。
他們總是很委屈地說:“不是說好資訊化系統能提效嗎?為什麼感覺上了系統之後,我的工作量反而變大了呢?”
「人工智慧」這個詞,大家應該都認識。
如果我說,各位同仁在十年之前就已經實現了人工智慧,不知道大家相不相信?
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玩笑。
實際情況可以用業內的一句話來描述:
“人工智慧=人工+智慧” 。
一語道破了傳統資訊化的現狀。
如果說,我們的招聘流程是條流水線,那麼推動這條流水線不斷向前運作的,其實是我們一線員工的大量付出。
可以說,這麼多年來,我們人類都在為系統打工,而系統根本不能為前線員工提效。
可能各位會說,你只會提出問題,根本沒有實質性的解決方案。
實際是有解決方案的。我的前東家騰訊在多年前,就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
舉個例子,各位招聘領域的同行們應該都安排過面試。
安排面試——
首先,需要打電話跟候選人確認意向,並提供多個時間選擇;然後,聯絡面試官,確認時間地點,預定會議室;緊接著,在Outlook或者系統上去book面試官的時間。
如果沒訂到對應的會議室,整個流程就要重新來過。
如果進展順利,我們就需要聯絡候選人,確定時間;然後,給候選人傳送面試邀約郵件。假設候選人需要修改時間,這個流程又要重來。
假設一切都很順利,我們繼續往下走流程,為候選人進行訪客預約;在面試前跟進,確認候選人不會放鴿子;等候選人到了,安排同學去接待,並引導到會議室。
如果候選人面過透過,我們可以很開心地安排下一個面試;
然而,如果候選人面試不透過,整個流程白搞,以上內容,全部重來。
同時,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面試預約流程,實際上需要招聘經理在電話、會議預定系統、Outlook、簡訊、訪客預約系統之間頻繁調整,才能完成。
更重要的是,一個招聘經理往往不止對接單個部門,這個流程每天會乘以數倍的發生,非常繁複。
那麼,當時的騰訊,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我們發現,面試安排效率低下,大多因為步驟繁複,且需要在多平臺間相互切換。
所以,我們以終為始,思考能不能透過一個按鍵,就把這些工作都完成。
我們把Outlook、行政的會議預約系統、訪客預約系統都整合到了系統裡,並設計了一套通知話術體系。
對於招聘經理來說,只需要點一下,就能夠選中合適的時間和有空閒的會議室,然後透過資料流的方式,直接向候選人發出預約。
可以這麼說,從候選人收到郵件邀約,到面試結束,所有的交付都由系統自動完成,HR不用做任何事情。透過系統整合,我們把一個49分鐘左右才能完成的面試流程,降維到了2分鐘。
最重要的是,透過進一步構建機器人,讓整個流程實現降維。所以現在在騰訊安排面試,只需要點一個按鍵就能自動完成。
大家可以發現,透過系統整合的方式,我們成功構建了一種勢能差——用系統的招聘經理,和不用系統的招聘經理之間的效率,相差多倍。
如此一來,不用下達行政命令,企業的員工也會自發然地去使用系統。
順理成章地,我們也自然地沉澱下了海量的過程資料,真實不虛。
04
分析完以上兩個問題,我們接著來思考第三個問題:
您的公司現階段所構建的系統,
是一體化的“系統”,還是一堆各自為政的“零件”?
在和同行的交流中發現,大家存在一個共同的痛點——自家企業都構建了多個系統,但各自為政。
這帶來了兩個問題:1)系統不連通;2)資料不連通。
第一,系統不連通,這其實帶來的是效率問題。
舉個例子。如果招聘系統和入職系統不連通,HR走完了招聘流程後,還需要給候選人發Excel表收集入職資訊。候選人全部填寫完後再返回給HR,HR拿到之後確認無誤,再人工錄入系統。
可以見得,本來透過底層資料流動,就能自動填充的資訊,我們竟然要花費兩步人工去完成,效率可想而知。
第二,資料不連通。
大家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狀況——領導要求你把資料匯出進行彙報。
如果是自己領域的資料當然沒問題。但可怕的是,如果是跨領域、不歸自己部門管屬的資料,就需要其他部門的協助。
例如,領導說:“你把招聘的質量展現出來。”這就需要用到績效資料。
遇到這種狀況,你只能去“拜碼頭”,告訴其他部門同事這個事情很重要,然後緊急地發起審批。
一天之後,資料審批下來了,你又會發現,到手的資料根本沒法用。
因為招聘的資料和績效資料是異構的,資料無法連通。
這時,我們勤勞勇敢的HR,往往會想盡辦法,人工地一條條去核對資料,再做成報表給到領導。
領導一看報表,覺得不錯,不過可以再多加一個維度。
做過資料的朋友應該都清楚,缺一個維度的資料,等於全缺。我們需要重新匯出資料來分析,等於以上流程又得重頭再來。
但領導僅僅是提出一個非常樸素的訴求——想基於資料做決策。效率卻如此低下。
所以,總結一下,在數字化戰略執行的當口,企業目前還存在三大痛點:
第一,資料不真實。大量真實的過程資料流失;
第二,系統不提效。人為系統打工,數字化成為笑談;
第三,資料不連通。系統各自為政,全是資訊孤島。
05
基於以上三個痛點,大家可以思考一個問題:
數字化與公司頂層戰略的關係是什麼?
毫無疑問,在公司的頂層戰略中,業務戰略為首。
而基於業界的共識,人才戰略是業務戰略的支撐。沒有人才戰略一切都是空談。
透過前面的痛點分析,我們會發現,數字化戰略是執行人才戰略的基石,脫離數字化全新的人才戰略將寸步難行。
若競爭對手已經搶先一步,落地了數字化戰略,而我們還停留在傳統的資訊化系統時代——這種差距,猶如當年洋人用洋槍洋炮打開了國門,而我們只能用長矛大刀去對抗。
這種劣勢日積月累,將演變成更致命的企業危機。
倍羅作為一家致力於打造人才資產數字化的公司,提出了三種概念,來解決這三個痛點。
第一,提效。
倍羅會構建一系列的效率工具,來幫助企業提效。
1)
拿職位釋出舉例。HR在招聘的時候,會到各個網站或者渠道去填寫JD廣告,消耗大量的工作時間。
而運用RPA機器人,HR可以在一個平臺上去管理所有的渠道,做到多渠道釋出,一站式平臺管理。
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對釋出出去的JD進行統一更新、重新整理、下架,降低HR事務性工作。
2)
釋出完JD後,就到了簡歷入庫的階段。
倍羅的解析器可以做到“零操作”,讓投遞進來的簡歷精準、自動解析入庫。
解析器大家都用過,但倍羅和市面上解析器的優勝之處,在於解析精度。
為什麼要強調解析精度?因為海量的簡歷需要管理,只有當解析精度足夠高,我們才有資格進一步地去談論數字化戰略。
3)
除了RPA機器人和解析器,我們還需要AI智慧推薦,來實現人崗匹配。
傳統情況下,HR篩簡歷需要去判斷候選人的工作經歷、學歷、工作年限等資訊是否與意向崗位匹配。
但AI智慧推薦功能,可以對崗位和人才構建多維度畫像,將數百倍的崗位資料與數百倍的人才資料同時進行匹配,然後輸出一個結果,向HR推薦對應崗位最合適的候選人。
可以看到,我們所有的工具,都是基於真實,去提升前線的效率。
只有基於「真實的提效」,我們才有可能積累下「真實的資料」,我把這個概念叫作“兩個真實”。
第二,敏捷構建。
多年以來,倍羅積累了豐富的技術,這其中包括:智慧解析、招聘知識圖譜、人才技術中臺、人崗畫像分析,RPA招聘自動化。
基於這些技術,我們可以真正實現aPaaS敏捷構建。
以往,業界對倍羅的認知,往往停留在我們很有名,解析器做得不錯。
但事實上,現在的倍羅,已經具備了全套數字用人系統的能力,包括招聘系統和用人系統。
可以說基於敏捷構建的能力,我們真正實現了完全貼合業務,同時支援SaaS和私有化部署。
第三,連線。
舉一個真實的案例。
一個員工從北森系統面試入職之後,我們直接透過業務流,在Github給他建立了賬號,同時在釘釘給他發出通知。
大家注意,這不是簡單的資料連線,而是基於線上業務流程的連線。這是我們的獨家的一個技術。
同時,我們提倡構建健康的資料標準。只有在企業各系統之間,構建起健康的資料標準,才能讓企業的資料真正地被使用起來。
基於以上三種能力,倍羅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包括:
智慧底層元件、聯結器、全套數字化用人系統。
智慧底層元件,應用於已經自研了招聘系統的企業。透過這一系列元件,讓企業的系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真正地去提升前線的效率。
聯結器,可以直接把各個子公司、各個部門的系統連線起來。
全套數字化用人系統,不僅支援SaaS,還支援私有化部署,真正幫助企業貼合業務進行敏捷構建,而不僅僅是產品化系統改動。
倍羅的這一套“人才資產數字化”能力體系,能讓你實現真正的數字化,而不是單純的資訊化。
實現真正的數字化之後,前線的員工能獲得實際的效能提升,享受到企業數字化帶來的福利,而不是為了數字化被迫地增加工作量。
讓真實的資料自然地積累下來。
再透過各位資料分析的能力,最終實現:深度洞察、清晰認知、科學管理、高效決策。
這些詞彙都如此美好。
而這所有的美好,都建立在實事求是、真實提效的基礎之上。
只有這樣的數字化,才是能真正幫助企業,實現增長提效的。
分析完以上問題,並給出了一整套“人才資產數字化”能力體系之後,請容許我介紹一下我們公司——Bello倍羅。
Bello倍羅是一家專注於用人效率提升的技術研發公司,我們的創始人李松毅(Larry),有著計算機技術背景以及10餘年在 Michael Page 等跨國上市企業管理經驗。
我們的團隊70%是技術研發背景,主要來自BAT、位元組,微軟等大廠。倍羅早期的演算法源自矽谷,2016年開始研發基於中文的NLP 技術,至今已經服務了招行,華為,騰訊等數百家央國企及各行業頭部企業,並由一線美元基金完成五輪融資。可以說,這是一家血統非常純正的科技創新性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基於倍羅底層技術開發的招聘系統在業內各類大賽中屢獲殊榮。我們不僅獲得了媒體的認同,也獲得了同行的認同,更是獲得了整個政府的認同。
如果各位想對數字化轉型升級進行更深度的交流,歡迎聯絡我們。
最後,祝願各位,實現真正的數字化,讓資料不再沉睡,而是變成業務突破、利潤增長的資產!
唯有真實能成就真實
此次榮獲
“2021數字人力資源科技獎(最佳產品獎)”
是對倍羅產品最好的認可
未來,倍羅也會打造更優秀的產品,
為您帶來最真實有效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