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9月3日。今天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6週年紀念日,也是第八批抗美援朝烈士遺骸歸國安葬日。
上圖,鐫刻在焦作市修武縣南太行山上的抗日標語。
在這兩天的電視螢幕上,反映抗戰題材和抗美援朝題材的節目特別多。回顧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歷史,瞭解革命先烈的戰鬥經歷和英雄業績,不禁使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當我們看到1945年9月2日,在東京灣密蘇里號軍艦上舉行日本向盟國投降儀式。在包括中國在內的9個受降國代表的注視下,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無條件投降!這是中國近代以來反侵略歷史上的第一次全面勝利,也是中國歷史上軍民同仇敵愾抵禦外敵的里程碑式的勝利。我們經過14年浴血奮戰,受盡苦難,以傷亡3500萬人、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無數歷史文化遺物和書籍被日寇掠走的代價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上圖,護送烈士遺骸的飛機抵達瀋陽。
上圖,機場以最高禮儀“過水門”迎接烈士回家。
上圖,兩架戰鬥機為烈士迴歸護航。
上圖,解放軍戰士護送烈士遺骸走下飛機。
上圖,志願軍老戰士迎接戰友回家。
上圖,群眾為烈士獻花。
當我們看到我們的運20飛機運載著第八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到瀋陽,109位志願軍烈士英靈及1226件相關遺物回到祖國懷抱的時候我們激動萬分。運20,我們強大國防能力的代表,雙戰機護航及過“水門”體現了對志願軍英雄的敬仰。我們能有今天的發展水平,是先輩用鮮血換來的!抗美援朝戰爭我們以炒麵加雪、小米加步槍戰勝了世界第一強國,這在現代人看來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奇蹟就是發生了!
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思緒萬千。
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以來,我們中國由“天朝上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受盡了列強的欺辱。這期間我們被迫簽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不但進行戰爭賠償,還被迫割讓了許多國土。到抗日戰爭以前,我國沒有打贏過一場反侵略戰爭。
當時,日本的鋼鐵產量達到5070萬噸,中國只有2800萬噸(其中55%為外資企業產能);工業總產值中國是13.6億美元(佔國民生產總值的10%),日本是60億美元,(佔國民生產總值的80%);坦克和大口徑火炮中國不能生產,日本年產量分別達到330輛和744門(引自重慶市一中2015-2016學年九年級歷史考題)。
也就是說日本是在完成了工業革命、建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有了一定的積累後才悍然發動了侵華戰爭。而我們中國則是在長期積弱積貧、毫無還手之力、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被迫應對強加給我們的戰爭。
生活在當下的中國人,經過這麼多年的建設發展已經國富民強,我們國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許多方面趕了上來,創造了人間奇蹟。
在我國有能力保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主持國際公道的時候,我們再回看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發生時的中國社會經濟條件,感覺不可思議:以當時中國的條件,是不可能打贏這兩場戰爭的。可事實是我們打贏了!
這是為什麼?
一是有正確的理論指導。這就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只有用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產生符合中國國情的政策方針,才能指引中國的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從勝利走向勝利。
二是有一大批具有遠大理想、信念,能夠頑強拼搏、流血犧牲的人。這些在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系統接受了馬列主義的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薰陶;接受了毛澤東思想教育,具有堅強的理想信念。他們知道參加革命的目的是消滅剝削、消滅私有制,推翻三座大山,最終實現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
他們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可以拋頭顱灑熱血,犧牲自己的一切。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毛主席在張思德所追悼會上作的《為人民服務》演講中說:“要奮鬥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這樣的生死觀就是當時革命先輩的普遍價值觀。正是這種犧牲和獻身精神哺育了無數英雄人物。從鄧中夏到瞿秋白;從夏明翰到方誌敏;從江姐到劉胡蘭;從黃繼光到邱少雲,他們都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人的生死觀。
在當前建黨100週年,我們正在向第二個100年奮鬥的時候,我們更應該牢記使命,不忘初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推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帶來取得更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