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是戰敗國:兩次戰敗使德國損失了三分之一左右的領土。二戰後的德國一度成為一片廢墟,緊接著又在美蘇冷戰的大背景下被一分為二。短短几十年後德國就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蹟、完成了國家的再度統一。如今的德國只有357376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這還沒中國的雲南省大(39萬平方公里)。只要德國自己不提意見,那麼鄰國都是既得利益者。
德國作為統一國家的歷史始於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誕生。在此之前德意志只是一種地理文化上的概念,而從來都不是指的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德意志大地上曾一度出現過三百多個邦國。經歷拿破崙風暴的洗禮後三百多個德意志邦國經過整合形成了34個邦國。19世紀後半期普魯士和奧地利從中脫穎而出成為最有希望統一德意志的兩個邦國。
奧地利的優勢在於疆域遼闊、人口眾多,然而奧地利國內民族成分極其複雜且缺乏足夠的凝聚力維繫。普魯士則抓住工業革命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成為德意志諸邦中工業生產能力和軍事實力最強大的。與此同時夾在二者之間的諸多德意志小邦則試圖締造一個政治經濟體系的德意志共主邦聯。1864年普魯士拉攏奧地利以收復德意志失地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為名對丹麥作戰。
戰後普魯士與奧地利簽署條約分別管理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1866年6月14日普魯士為了統一德意志又發動了針對奧地利的戰爭。普魯士在普奧戰爭中的勝利使奧地利從此排擠在德意志之外。1871年1月18日在普法戰爭中獲勝的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的鏡廳加冕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皇帝。以普魯士為核心的統一的德意志國家由此形成。
當時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領土面積約為540857.54平方公里(不含殖民地)、人口約為6500萬。如今波蘭西部的大部分地區、丹麥的北石勒蘇益格、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等地在當時都處於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統治下。在不計算殖民地面積和人口的前提下當時的德國是僅次於俄國、奧匈帝國、法國的歐洲第四領土大國,也是僅次於俄國的歐洲第二人口大國。
德意志第二帝國還是經濟總量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僅次於英國的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當德國作為一個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崛起之後就強烈要求按實力重新瓜分世界。然而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失敗導致自己損失了10%的人口和將近1/7的土地以及所有海外殖民地。1919年6月28日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投降後與協約國簽訂了《凡爾賽和約》。
德國在《凡爾賽和約》中將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北石勒蘇益格地區經過公投回歸丹麥;西普魯士、波森省、部分東普魯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亞地區割讓給一戰後獲得獨立的波蘭;東上西里西亞割讓給一戰後獲得獨立的捷克斯洛伐克;馬爾梅迪-歐本地區割讓給了比利時;克萊佩達地區割讓給了給立陶宛。與此同時德國宣佈放棄一切海外殖民地,承認奧地利和盧森堡的獨立。
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統一是以普魯士王國為核心完成的,所以在德國統一之前的普魯士領地實際上就是現代德意志民族國家起源的龍興之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西普魯士地區已被割讓給波蘭,而東普魯士地區則成為了被波蘭領土所隔絕的一塊德國飛地。隔絕東普魯士和德國本土之間的是一小塊狹長的走廊狀波蘭領土,這被稱之為波蘭走廊(又名但澤走廊)。
一戰後大片國土的割讓、鉅額賠款的揹負以及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所受到的嚴格束縛導致德國民眾對一戰後形成的凡爾賽體系深惡痛絕。德國為支付鉅額的戰爭賠款採用濫發紙幣這種飲鴆止渴的辦法,結果導致德國陷入了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之中。當時德國人最大的願望就是對內擺脫經濟危機、改善生活狀況;對外解除凡爾賽體系的束縛,從而提升德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
1929年世界性的經濟大蕭條開始從美國紐約股市迅速向全球蔓延。德國本來就需要支付高額的戰爭賠款,還沒得及從本國的通脹中緩過勁來就又遇上世界性的經濟大蕭條,因此形成了雪上加霜的局面。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利用當時德國混亂的局面向民眾承諾對內改善經濟狀況、對外擺脫凡爾賽體系的束縛。到了1930年9月納粹黨以18.3%的支援率成為議會第二大黨。
1932年7月斬獲37.2%選票和230個席位的納粹黨成為了議會第一大黨。這一年希特勒成為了德國總理,一年後興登堡總統的去世使希特勒成為了德國至高無上的元首。希特勒上臺後開始小心翼翼進行著試探性的擴張:1935年希特勒透過全民公決收復薩爾區;1936年德軍開進了萊茵蘭非軍事區;1938年3月德國與奧地利合併;1938年9月的慕尼黑會議之後德國又得到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
屢屢擴張得手的希特勒終於在1939年9月1日發動了閃擊波蘭的戰爭。一戰結束後二十年左右德國又迫不及待地將世界再次捲入世界大戰中。二戰後期以美、英、蘇為首的反法西斯同盟國就如何消除德國的軍國主義傳統進行了多次探討。最後同盟國方面幾乎一致認定作為德意志國家興起之地的普魯士歷史上尚武好戰的悠久傳統正是德國軍國主義的濫觴。
1943年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和美國總統羅斯福、蘇共中央總書記斯大林在德黑蘭會議上談話時指出“普魯士是萬惡之源!”1945年納粹德國在二戰中戰敗。這時德國所面臨的形勢又和一戰後有所不同:1918年德國在一戰中戰敗時是自己主動投降,所以當時的德國的政府和軍隊都還處於完好無損的狀態,外國軍隊也基本還沒踏上德國領土。然而1945年德國在二戰中戰敗投降時德國實際上已處於戰勝方的佔領之下。
這時同盟國已下定決心徹底摧毀德國的政權和軍隊。在1940年閃電戰大顯神威的日子裡德國的西部邊界曾發生過劇烈的變動:一戰後被割讓給比利時的馬爾梅迪-歐本地區按希特勒的意志被重新納入第三帝國的版圖,在一戰後被法國收回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則被置於德國文官政府(而不是佔領軍)的管理之下。也許有人會說比利時和法國在二戰期間本就處於德國的佔領之下。
可德國對比利時、法國等地實行的是軍事佔領,然而阿爾薩斯、洛林、馬爾梅迪-歐本等地卻是直接被納入帝國版圖。比如德軍在法國就只是實行軍事佔領,而日常行政事務則交由維希傀儡政權處理,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則被直接劃歸德國版圖。二戰結束之後馬爾梅迪-歐本地區和阿爾薩斯-洛林地區自然又還給了作為戰勝國的比利時和法國。1945年9月10日戴高樂甚至提出了對德國的進一步領土要求。
法國要求把德國境內與法國、盧森堡接壤的薩爾地區割讓給法國。1947年10月盟軍成立了薩爾保護國:這個國家發行自己的貨幣,由法國代管其外交和國防。直到1955年在當地的公民投票中67%的選民選擇加入德國。這迫使法國在1956年與當時的聯邦德國簽訂條約:規定薩爾從次年1月1日起併入西德。在此之後法國仍繼續佔有薩爾的煤礦資源,直到1981年法國才將自己在薩爾地區所佔有的一切權利全部歸還西德。
不過總體上德國在二戰後仍基本保住了西線的戰前疆域,然而在東線的情況就與此截然不同了。根據同盟國方面在雅爾塔和波茨坦兩次會議上的決議:所有奧得河-尼斯河一線以東的地區都將不再為德國所有。這使德國東部1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被劃入波蘭。與此同時蘇聯透過《波蘇疆界條約》以法律形式獲得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19.41萬平方公里領土,從而使蘇聯、波蘭、德國三國的領土來了一個整體西移。
在確定蘇波邊境的過程中蘇聯從波蘭獲得的東普魯士地區中要來了北部的柯尼斯堡並將其更名為加里寧格勒以紀念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里寧。至此作為近代德國統一國家與軍國主義發源地的普魯士幾乎已完全不再屬於德國。在經過兩次世界大戰造成的領土變動之後如今的德國比起一戰前減少了大約34%左右的領土。二戰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被美、蘇、英、法四國分割槽佔領。
1949年5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併成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或西德),同年10月蘇聯佔領區宣佈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此後西德和東德分別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和社會主義道路。在將近半個世紀的冷戰歲月中分裂的德國成為了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兩大陣營的對峙前沿。這一時期德國最大的奮鬥目標是實現民族統一。
為此德國在領土問題上對美、蘇、英、法等大國及周邊鄰國作出了重大妥協。兩德統一表面上應當是由兩邊的人民自行做出抉擇,然而兩德問題的產生本身就是在美、蘇、英、法四大戰勝國的主導下形成的。兩德統一勢必改變歐洲的地緣政治格局,這會對美、蘇、英、法四大國的利益直接造成影響,所以兩德統一也就不單純只是兩邊的人民所能決定的。
如果不能得到美、蘇、英、法四大國的同意,那麼兩德人民的統一意願無論由多麼強烈也實現不了。1990年2月在渥太華舉行的北約組織和華約組織23國外長會議上西德外長根舍提出了旨在促進德國統一程序的“2+4”方案。所謂“2+4”方案是指由東德、西德以及美、蘇、英、法四大戰勝國的外長組成的會議進行關於兩德統一問題的磋商。英國在磋商過程中提出:德國統一後不應再對以前的領土提出要求。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割讓的領土分別給了波蘭、蘇聯、捷克斯洛伐克、法國、丹麥等國,所以表面上看起來這似乎和英國沒什麼關係。然而長期以來英國外交政策的一大重點就是維持歐洲大陸的均勢平衡。英國不希望歐洲大陸出現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德國的統一勢必會改變歐洲的地緣政治格局。如果德國在統一之後進一步收復歷史上曾屬於德國的領土顯然是致力於維持歐洲均勢的英國所不願看到的。
事實上有此想法的不只是英國:美國、蘇聯、法國也擔心一個強大的德國會破壞歐洲的地緣勢力均衡,更何況當初德國割讓的土地中有一部分就是給了蘇聯、法國。美、蘇、英、法四大戰勝國作為二戰後國際秩序的既得利益者自然不希望戰後的勢力均衡格局被一個強大的德國所打破。波蘭、丹麥、比利時曾得到過德國割地的國家自然也擔心德國會索要昔日的領土。
如果德國非要索取昔日領土勢必激化與四大戰勝國以及波蘭、丹麥、比利時等國之間的衝突。當時德國為實現統一就明確承諾不再恢復二戰前的領土並將這點寫入憲法。如今德國憲法明確寫道:“德國的每一寸領土已在德國版圖裡了”。這表明德國在主觀意志上已不再爭取恢復二戰前的領土了。德國對待二戰的反思與另一個戰敗國日本可謂是形成了鮮明對比。
勃蘭特總理甚至以下跪的方式向全世界表達德國對二戰罪行的懺悔之意。在德國對二戰罪行在道德上的懺悔和物質上的賠償被視為是一項國家義務: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向德國就二戰中迫害猶太人的罪行提出了賠償訴求。儘管此時德國自己尚未從戰爭的廢墟上恢復過來,但仍在第一時間向以色列支付了價值30億馬克的賠償。此後德國還協助以色列進行對納粹漏網分子的追捕工作。
截至1993年1月德國對歐洲各國受害者個人賠款支付總額已達905億馬克,德國民間企業也絲毫不避諱自己在二戰中擄掠勞工等罪行:賓士公司已累計向二戰受害者賠償2000萬馬克、大眾累計賠償1200萬馬克、克虜伯累計賠償1000萬馬克......兩次世界大戰失敗的慘痛教訓使德國在戰後走上了一條與戰前截然不同的道路:曾經窮兵黷武的德國開始利用和平的政治、經濟、文化手段致力於歐洲一體化。
如今德國已成為歐盟內部舉足輕重的主導國家,當年希特勒用武力沒能實現的統一歐洲的理想如今正被新時代的德國人用另一種手段所實現,而歐洲國家之所以接納德國正源於德國對戰爭罪行的深刻懺悔。德國如果要強行恢復兩次世界大戰之前的領土,那麼所直接面對的不只是波蘭、捷克、丹麥等周邊鄰國,因為這將直接衝擊到自二戰以來形成的歐洲地緣政治格局,所以勢必會引起美、俄、英、法等戰勝國的警惕。
如果當時德國不承諾放棄恢復戰前領土,那麼德國的統一程序就會受到大國的干涉,而統一後的德國也勢必會成為歐洲各國所戒備的物件。德國透過對歷史問題的深刻反思使自己重新被歐洲各國接受,然而日本卻因為歷史原因與亞洲鄰國格格不入。如今日本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在經濟體量上大於德國。儘管日本是個名義上無軍隊的國家,可實際上日本自衛隊的實力是強於德國國防軍的。
如今德國的聯邦國防軍現役總兵力只有17.8641萬,另有3萬準軍事人員。德國陸軍目前只有大約800輛左右的各型豹2坦克,德國海軍只有33艦艇。按說如今日本在經濟和軍事上都強於德國,可日本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卻不及德國。德國為彌補自身政治影響力方面的缺陷往往在歐盟的集體框架之下參與國際政治事務,所以德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往往可以依託於歐盟這一平臺得到大幅提升。
相比之下日本始終與中、韓等亞洲鄰國格格不入,所以日本的外交政策幾乎是完全依附於美國的支援,在國際政治事務中日本很少發出自己的聲音。如今德國的邊界有一個頗為顯著的特點:德國大多數邊界都是以自然形成的河流、山脈為界。這一點和我國的國界、省界倒是有些相似:我國與俄羅斯以黑龍江為界,與朝鮮以鴨綠江為界,我國的山西省與河北省以太行山為界,山西省與陝西省以黃河為界......
歐洲除了俄羅斯以外的其他國家一般面積都不大:德國的面積在歐洲排在俄羅斯、丹麥、烏克蘭、法國、西班牙、瑞典、挪威七國之後(這其中丹麥還是因為格陵蘭島這塊海外領土才排這麼高的)。德國的正北面是丹麥,正東面是波蘭,東南是捷克,正南是奧地利與瑞士,西南是法國、盧森堡,正西是比利時、荷蘭。德國正北面與丹麥的邊界是歷史原因造成的,所有並沒依據天然的大山大河為界。
德國在正東面與波蘭的邊界變化是很大的:1939年德國東部的邊界都快劃到瞭如今波蘭西部的城市波茲南。現在波蘭西部的西里西亞等地在當時都是德國的地盤。二戰後德國與波蘭原來的邊界線被大幅向西推。最終德國與波蘭形成了以奧得河為界的邊界線。在兩國邊界的中部奧得河被單獨劃在波蘭境內了。戰後德國與波蘭以奧得河的支流尼斯河為界。尼斯河一直流到捷克境內,德國與波蘭的邊界這才到了盡頭。
在1938年9月的慕尼黑會議上德國從捷克斯洛伐克手中得到了日耳曼人聚居的“蘇臺德區”。當時德國認為日耳曼人佔多數的蘇臺德地區本就應當屬於德國。二戰後捷克斯洛伐克又從身為戰敗國的德國手中收回了蘇臺德。德國與捷克斯洛伐克的邊界從此以厄爾士山脈(克魯什內山脈)為界了。德國與捷克斯洛伐克的邊界有一個大轉折:先是由東北向西南,然後再由西北向東南,從而形成了一個“《”型。
德國與捷克斯洛伐克之間的東北——西南的邊界是厄爾士山脈,西北——東南的邊界則是捷克林山、波希米亞林山、舒馬瓦山。1993年捷克與斯洛伐克和平分家,但斯洛伐克並不與德國接壤,所以德國與捷克的邊界並未因此出現變動。二戰後德國也是一分為二的:東德與捷克斯洛伐克以厄爾士山脈為界;西德與捷克斯洛伐克以捷克林、波希米亞林山、舒馬瓦山為界。
德國與奧地利的邊界可分為兩個部分:德國東南部與奧地利的邊界就是以多瑙河、多瑙河的支流因河、因河的支流薩爾察赫河等水系為界。在薩爾察赫河東岸坐落著奧地利的名城薩爾茨堡。在薩爾茨堡以西德、奧兩國以阿爾卑斯山北麓為界呈東西走向。奧地利和德國同屬日耳曼人為主的國家,奧地利的官方語言也是德語,歷史上奧地利與德國之間也是分分合合。
德國與瑞士以西歐第一大河萊茵河為界(包括德國、瑞士、奧地利三國交界的博登湖)。德國與瑞士的邊界也是東、西走向,萊茵河在此由東向西流淌著:河北岸是德國,河南岸是瑞士。瑞士西北部的名城巴塞爾位於瑞士、法國、德國三國交界處。瑞士在歷史上也曾是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土,不過早在13世紀瑞士就已成為獨立國家——這可比奧地利還要早得多。
出了巴塞爾以後萊茵河開始由南向北流,由此又構成了德國與法國的天然邊界。當萊茵河進入德國境內後德國與法國東西方向的邊界就不以自然地理為界了。這裡有法國的兩個著名地區:阿爾薩斯、洛林。我們的中學課文中都德所寫的《最後一課》講的就是1871年普法戰爭後法國被迫把這兩個地區割讓給了德國。一戰結束以後法國從德國手中收復了這兩個地區。
德國與盧森堡的邊界全由河界組成:南邊是摩澤爾河,北部是紹爾河。德國與比利時之間167公里左右的邊界倒是沒什麼自然形成的河流或山脈。德國與荷蘭的邊界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也不是以自然形成的河流、山脈為界。整體上德國多數邊界都是以自然形成的河流、山脈為界,這是由德國與鄰國的民族關係和長期的地緣博弈形成的。地處歐洲地緣博弈中心的德國其實是一個領土變動比較大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