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史,本質是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英勇奮鬥,艱辛探索並不斷取得偉大成就的歷史。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列強在中國攫取大量特權和利益。兩半性質,決定了我國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近代中國的革命,就是在這一主要矛盾激化基礎上發生和發展起來的。雖中國進行反侵略戰爭,但都以失敗告終。
毛主席認為其根本原因:社會制度腐敗,經濟技術落後。
要想改變這種現狀,必須爭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兩大歷史任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鴉片戰爭
1840年,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中國歷史自此發生重大轉折(為什麼:中國的封建社會逐步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42年8月29日,中英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接著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在通商口岸,一切按英國章程,法律),中英《虎門條約》,中美《望廈條約》(擴大領事裁判權,所有美國人在華的一切由美國領事詢明辦理),中法《黃埔條約》。《天津條約》是清咸豐八年(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國、法國、俄國、美國強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別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其中重要內容,允許外國公使常駐北京;1901年《辛丑條約》永遠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對他們組織的承諾。
為什麼說中國逐步變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國?
西方列強發動侵略戰爭,強迫中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領海主權,關稅主權,司法主權,一步一步地控制中國的政治,經濟,外交和軍事。但是仍然維持著獨立國家和政府的名義。
為什麼說,逐步變成了半封建國家?
外國資本-帝國主義列強用武力開啟中國的門戶,把中國捲入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和世界市場之中。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以下基本特徵:
- 資本-帝國主義侵略勢力不但逐步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國的政治,日益成為支配中國的決定性力量。
- 封建勢力日益衰敗並同外國侵略勢力勾結。
- 中國自然經濟的基礎雖然遭到破壞,但是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廣大地區內保持著,成為中國發展進步的嚴重障礙。
- 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壓迫下,中國新興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很緩慢。
- 近代中國各地區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極不平衡,西方列強分別支援不同的政治勢力以分裂中國。
- 資本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使廣大農民日益貧困。
1862年5月,太平軍在江蘇奉賢基擊斃法國侵華海軍司令卜羅德,6月在青浦活捉"常勝軍"副統領法爾思德。9月,又在浙江慈溪擊傷"常勝軍"統領,美國人華爾(不久因重傷死去)。1863年1月,在紹興打死"常捷軍"統領勒伯勒東。
1884年,中法戰爭期間,香港中國造成工人舉行罷工,拒絕修理受傷的法艦,愛國商人也舉行罷市,碼頭工人都不運送法貨。
1884年8月,法艦進犯臺灣基隆,同年10月,又進犯淡水,都被督辦臺灣事務大臣劉銘傳指揮守軍擊退。1885年3月,在中越邊境鎮南關(今友誼關),法軍進犯,直撲關前隘長牆。年近七十的老將馮子材激勵諸軍抗擊:“法軍再入關,何顏見粵民?必死拒之!”諸軍響應,“士氣皆奮”。法軍“炮聲震山谷,槍彈積陣前數寸許”,馮子材“與諸軍痛擊,敵稍卻”。法軍“越日復湧至”,馮子材“指麾諸將使屹立,遇退後者刃之。自開壁持矛大呼,率二子相榮、相華躍出搏戰。諸軍以子材年七十,奮身陷陣,皆感奮”,俱隨從馮子材殺出,遂大敗法軍,取得鎮南關大捷。
1894年7月25日,日軍不宣而戰,突襲中國牙山駐軍,挑起了甲午戰爭。9月17日中午,發生了中日海軍主力的決戰,即黃海海戰。海軍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艦隊主力18艘艦艇護航援軍到朝鮮,返航途中在鴨綠江口大東溝,遇上日本聯合艦隊12艘軍艦來襲。丁汝昌令旗艦“定遠”號和“鎮遠”號兩隻鐵甲艦居中,北洋艦隊成雙縱陣形,急進迎敵。“定遠”發炮擊中“吉野”等兩艘日艦,但“定遠”艦飛橋震裂,丁汝昌摔成重傷,仍坐在甲板上激勵將士英勇殺敵。激戰中,日艦“吉野”中炮,“比”受傷,“赤城”中彈累累,其船長斃命。北洋艦隊“超勇”號中彈焚燬,“揚威“號擱淺。“致遠”號受傷下沉,管帶鄧世昌下令向“吉野”號猛撞,不幸被魚雷擊中,船體炸裂沉沒,全很250名官兵壯烈犧牲。“經遠"號管帶林永升中炮身亡,全艦250多名官兵殉難。“定遠”號管帶劉步蟾代丁汝昌指揮,“鎮遠”號管帶林泰曾協同作戰,重炮猛轟日軍旗艦"松島"號,將該艦彈藥引爆,日軍死傷百餘人。傍晚,日艦向西南方向退走,北洋艦隊駛回旅順。甲午海戰激戰5個小時,北洋艦隊損失戰艦5艘,傷亡官兵千餘人,同時也重創了日本艦隊,使其全部軍艦受傷,粉碎了日本企圖“聚殲清艦於黃海”的計劃。廣大愛國官兵殊死奮戰,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反侵略的戰歌。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臺北人民聞訊鳴鑼罷市,反對割臺,臺灣紳民釋出檄文表示,願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願拱手而讓臺,表達了誓與臺灣共存,臺灣人民與總兵劉永福所率領的黑旗軍共同抗擊日本侵略。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義和團及部分清軍與之展開殊死戰鬥。義和團原名義和拳,起源於嘉慶年間,流行於山東、直隸、河南、山西一帶。甲午戰爭後,義和團從秘密反清轉向公開反對列強。1900年6月,八國聯軍2000多人從天津乘火車向北京進犯,義和團和部分清軍起而抗擊。6月11日,聯軍剛到達廊坊車站,就遭到義和團的襲擊和圍困。幾天後,義和團和清軍增援,猛攻車站,聯軍逃到楊村車站,又被團團圍困,最後不得不狼狽逃回天津,粉碎了聯軍進犯北京的計劃。是為廊坊大捷。在這期間,八國聯軍艦隊又向大沽炮臺發起強攻,炮臺守軍英勇還擊,激戰6小時,擊沉擊傷聯軍軍艦6艘,打死打傷聯軍200餘人,但終因寡不敵眾,炮臺失守,守將羅榮光悲憤自盡。聯軍佔領炮臺後,撲向天津。義和團和清軍一起浴血奮戰,展開保衛天津之戰。曹福田率義和團主力部署在老龍頭火車站,17和18兩日,俄軍連續發動挑釁,義和團合力猛攻俄軍,殲敵500人。7月初,張德成率義和團衝入天津租界,展開激戰。清軍將領聶士成也率部奮戰,中彈後“破腹腸出”,仍揮軍前進,後中炮壯烈犧牲。
在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時期,中國人民以其不畏強暴、敢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打擊和教訓了帝國主義侵略者,使他們不敢為所欲為地瓜分中國。這一點,即使帝國主義分子也是不得不承認的。瓦德西向德皇威廉二世報告說:“吾人對於中國群眾,不能視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實際上,尚含有無限蓬勃生氣”。“至於中國所有好戰精神,尚未完全喪失,可於此次‘拳民運動’中見之。”因此,他得出結論:“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法國議會在辯論對華政策時,一位法國議員指出:“中國地土廣闊,民氣堅韌。”“吾故謂瓜分之說,不啻夢吃也。”
由此可見,正是包括義和團在內的中華民族為反抗侵略所進行的前赴後繼、視死如歸的戰鬥,才粉碎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和滅亡中國的圖謀。
誠然,由於當時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的認識還停留在感性認識的階段,義和團運動存在著籠統的排外主義的錯誤;由於認識不到帝國主義聯合中國封建地主階級以壓迫中國人民的實質,義和團曾經蒙受封建統治者的欺騙;由於小生產者的侷限性,義和團運動中還存在著迷信、落後的傾向。但是,一個基本的歷史事實不容抹殺:義和團運動在粉碎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鬥爭中,發揮了重大的歷史作用。孫中山後來說過,義和團“用大刀、肉體和聯軍相搏,雖然被聯軍打死了幾萬人,傷亡枕藉,還是前仆後繼,其勇銳之氣殊不可當,真是令人驚奇佩服。所以經過那次血戰之後,外國人才知道中國還有民族思想,這種民族是不可消滅的”
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早期的維新思想
在《海國圖志》中,魏源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張學習外國先進的軍事和科學技術,以期富國強兵,抵禦外國侵略。
19世紀70年代以後,王韜、薛福成、馬建忠、鄭觀應等人不僅主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同時也要求吸納西方的政治、經濟學說。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具有比較強烈的反對外國侵略、追求中國獨立富強的愛國思想,以及具有一定程度反對封建專制的民主思想。如鄭觀應在所著《盛世危言》中提出大力發展民族工商業,同西方國家進行“商戰”,設立議院,實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張。這些主張具有重要的思想啟蒙的意義。
中日甲午戰爭失敗,使中華民族的各階級、各階是普理產生了亡圍決有的危機感。
康有為188年4月在保國會的演說中把這種民族意識表達得淋漓盡致。他說:“吾中國四萬萬人,無貴無賤,當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籠中之鳥,釜底之魚,牢中之囚,為奴隸,為牛馬,為大羊,聽人驅使,聽人割率,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變。”
1895年,嚴復寫了《救亡決論》一文,響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號。在甲午戰爭後,嚴復翻譯了《天演論》(1898年正式出版)。他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社會進化論思想,為這種危機意識和民族意識提供了理論根據。他在該書按語中指出,世界上一切民族都在為生存而競爭,“進者存而傳焉,不進者病而亡焉”,“負者日退,而勝者日昌”,中華民族也不能例外。中國如果不能改革自強,就會亡國滅種。《天演論》對中國人無異是振聾發聵的警世鐘。1898年有人繪製的一幅《時局圖》,更是形象地表現了當時中國面臨的瓜分危局。
民族危機激發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中國自古以來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優良傳統,得到了發揚和昇華。救亡圖存成了時代的主旋律。孫中山1894年11月在創立革命團體興中會時就指出:“方今強鄰環列,虎視鷹鱗,久垂涎於中華五金之富、物產之饒。蠶食鯨吞,已效尤於接踵;瓜分豆剖,實堪慮於目前。有心人不禁大聲疾呼,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由此,他喊出了“振興中華”這個時代的最強音。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充滿磨難、落後捱打的悲慘屈辱史,更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外來侵略、實現民族獨立的偉大斗爭史。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志士仁人懷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和變革意識,歷盡千辛萬苦,不怕流血犧牲,探索挽救中華民族危亡,實現民族復興的道路,這些鬥爭和探索,使中華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標誌著中華民族日益覺醒。
為什麼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起點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起點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中國的社會階級發生了改變;2、革命任務發生了改變;3、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性變化;4、中國的發展方向發生變化。
1、中國的社會階級發生了改變:戰爭前,中國社會主要是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鬥爭;鴉片戰爭後,則轉變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鬥爭。
2、革命任務發生了改變:鴉片之前,中國的革命任務是反對封建勢力,鴉片戰爭後,則增轉變為中華民族與外國列強的鬥爭,由傳統的農民戰爭轉變為舊民族主義革命。
3、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鴉片戰爭後,中國由封建社會,論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社會。
4、中國的發展方向發生變化:如果沒有鴉片戰爭,中國將同西方國家一樣,發展為資本主義國家,由於鴉片戰爭的重創,資本主義不可能獲得正常發展,從而轉變為向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發展。
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給中國帶來了什麼?
答: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的歷史災難。
第一,發動一系列侵略戰爭,屠殺中國人民,侵佔中國領土,劃分勢力範圍,了索賠款,搶掠財富,使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阻礙。
第二,控制中國的內政、外交,鎮壓中國人民反抗,使中國在政治上不再擁有完整的主權。
第三,透過不平等條約的特權,控制中國的通商口岸,剝奪中國的關稅自主權,實行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操縱中國的經濟命脈,使中國在經濟上構成了對它們的依附而喪失了自我的獨立性,中國被納入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體系,成了西方大國的經濟附庸。
第四,在傳教的名義下,對中國進行文化滲透,為侵略中國製造輿論,宣揚殖民主義奴化思想,麻醉中國人民的精神,摧毀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反對外國侵略具有的意義:
1、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侵華的野心,粉碎了他們瓜分中國和把中國變成完全殖民地的圖謀。
2、教育了中國人民,振奮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鬥志,大大提高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覺醒意識。
3、增強了中華民族整體為了民族利益休慼與共的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
反侵略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和教訓是什麼?
原因:
①近代中國社會制度的腐敗是反侵略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後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中,清王朝統治者從皇帝到權貴,大都昏庸愚昧,不瞭解世界大勢,不懂得禦敵之策。由於政治腐敗、經濟落後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統治階級封閉自守,妄自尊大,驕奢淫逸,盲目進攻;另一方面又使統治者和清軍指揮人員在戰爭面前完全沒有應變的能力和心態,不適應於近代戰爭,不少將帥貪生怕死,臨陣脫逃,有的甚至出賣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眾,擔心人民群眾動員起來會危及自身統治,所以不敢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
②近代中國經濟技術的落後是反侵略戰爭失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當時的英國已經歷過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生產力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而中國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經濟水平上。經濟技術的落後直接造成軍事裝備的落後,軍隊指揮員不瞭解近代軍事戰術,從而造成軍隊素質和戰鬥力的低下。經濟技術落後是反侵略戰爭失敗的重要原因,但並不表明經濟技術落後就一定在反侵略戰爭中失敗。正是因為當時的中國政府不能很好地組織反侵略戰爭,不能發動和利用人民群眾的力量,甚至壓制人民群眾,其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教訓:
①只有發動人民群眾,才能贏得反侵略戰爭的勝利
②只有提高綜合國力,才能自立於世界
③只有瞭解世界大勢,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④只有把反帝和反封建統一起來,才能完成反侵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