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財經
作者 | 一刀
編輯 | 閏然
甲方和乙方的博弈,向來是個複雜的問題。
甲方提需求,外行且蠻橫,但出錢即大爺,你總不能得罪;乙方做執行,內行卻油滑,擔心他不出力,又怕他亂出力。
商業社會中,人們在甲乙方的身份中頻繁輪轉,彼此也都找到了應(mo)對(yu)之道。
做甲方時,永遠否定乙方,不斷Push,掌控一切;做乙方時,努力讓甲方順從,暗示“外行請閉嘴,想做好就聽我的。”
而裝修設計,就是甲乙方博弈的一個經典場景。
最近,甘肅白銀鄉下的一個裝修案例,引發了全國網友的圍觀——設計師花費132萬,給委託人建了一樁“毛坯房”。
11月21日,話題#夢想改造家的最差設計出現了#登上了微博熱搜
要知道,白銀市裡的房價在4千多一平,這筆錢別說鄉下,在市裡都能買棟帶院的小別墅了。
也許是場景太容易代入,即便是委託人表示“比預期的還要好”, 吃瓜群眾們按捺不住,紛紛喊出“rnm退錢”。
工業風?不,毛坯風
“翻車”的案例,來自於上海電視臺11月19日播出的一檔綜藝節目《夢想改造家》。
甲方是一位生活在甘肅白銀黃土高原上的70歲大爺。
甲方訴求很簡單,改一個更加抗風牢固、方便舒適的房子,好抵禦西北冬日的凜冽寒風。
他和老伴四十年來,一直生活在一個普通的西北農村院屋,卻培養出了五位大學生,均留在城裡工作生活。他希望他希望孩子們退休後可以回到老房子住,迴歸大家庭的歡聲笑語。
乙方叫陶磊。
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的他,從業期間獲獎無數,還出辦過一本叫《裡應外合-當代建築在中國70》的書。
建築界摸爬滾打20年,是業內小有成就的設計師。
裝修之前,大爺帶著陶磊去看了鄰居的二層洋房別墅,說“其實他自己對於新房的設想很簡單,就想要一個農村常見的小洋樓”。
改造之前,委託人表示“自己心裡對於新房的設想,重建一個二層小樓”
但顯然,這種“鄉下歐式自蓋樓”的風格入不了陶磊的法眼。
打扮得體的他上來就表示,這裡地廣人稀,建個兩層樓沒有必要。而且,混凝土和磚塊本身就很有設計感,不用額外的裝飾來完成。
在農村老大爺的面前,設計師是藏不住的自信和霸道。
最終在數月改造下,陶磊交了一個幾乎完全由紅磚壘成,不加任何裝飾、包裝,磚牆外表完全裸露,佇立在黃色土地的農家大院。
好吧,外表呈現“中國典型的鄉土風情就算了”,你內在好歹實用美觀些吧。
結果看了內部,觀眾更傻眼了,連衛生間、浴室、臥室的牆面也直接就是水泥和磚塊砌完的模樣,相當的簡單粗暴。
節目適時給出的畫外音形容為“新建築顯得硬朗而堅毅,外牆粗糲中又不乏細膩”,但依然遮擋不住紅磚牆給人“半成品感”的強烈刺激。
如果說工業風粗獷的同時還有些現代感的話,紅磚牆給人的直接感受就是簡陋和土。
說白了,就是毛坯房。
此外,內部設計也充滿了槽點——走廊幽暗,廚房逼仄,客廳侷促,臺階眾多。
要知道,在以往的節目中,只要家中有老人,大多數的設計師都會考慮輪椅寬度、減少臺階、增設地燈、防滑扶梯、緊急求救按鈕等細節。
但在陶磊的設計中,這些元素完全看不見。儘管在改造之前,他口口聲聲說他懂得農村老人的需求,也知道農村地大廣闊。
更讓人擔憂的還有安全因素。
由於老人希望有二樓,陶磊最終在主樓部分增設了二樓,並設定了一個曬棗的天台。
但在現有的天台是斜面的,沿邊處也沒有扶手,成年人都有掉下去的風險,別說長據於此的是兩位行動不便的70歲老人了。
名利共贏,不幸翻車
如果說,什麼活算什麼錢的話,這個案例恐怕不會引起這麼大的公憤。
但當節目展示出這個專案總體花費要132萬元,土建花了近90萬元的時候,網友們震驚了。
要知道,這筆花費的大頭可是要落到委託方的。
務農一生,結果花了近百萬裝了個槽點滿滿的“毛坯房”,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共情的網友們不答應了。
之所以這次鬧得沸沸揚揚,還有一個原因在於這個節目往期案例過於優秀,對比之下,此次案例顯得尤為拙劣。
《夢想改造家》,已經連續播了八季,豆瓣均分接近9分,口碑甚好。
節目每期都會協助一戶有住房難題的家庭,委託設計師在有限時間內、使用有限的資金為其房屋進行重新裝修。
能連續做八季,不是沒有原因。
不少青年設計師,都因為節目中優秀的改造表現而出圈。
比如《懸崖上的家》那期,同樣是120萬的預算,海邊上潮溼漏水的老房子,搖身一變成了無敵海景別墅,設計師董功的技藝令人拍案叫絕。
再比如《人均6㎡的家》那期,一家七口擠在只有43㎡的狹窄房子,設計師本田貴司透過空間的“重疊”與“兼用”理念,設計出三個獨立可變的小房間以及三段魔方椅,滿足了一家人不同的生活需求。
再再比如《山底之家》那期,住在重慶山腳的人家面臨著嚴重的採光問題,設計師謝柯選擇掛竹排,在竹子上刷反光材料等一系列“神借光”操作,真正解決了委託人的煩惱。
這些設計師,之後也被掛上了“夢改設計師”的稱號。正是節目的光環效應,吸引了更多的設計師,抱著“免費提供設計,期待獲得更廣泛市場認可”的心態來上節目。
乙方衝著名,甲方則衝著利。
不少委託人都帶著一種“撿便宜”的心理來報名的。
一旦被節目選中,設計費和煩心事省去不說,家裝還會獲得五千元的補貼,品牌贊助商還會額外提供一部分建材和傢俱。
但唯一有風險的地方在於,或是為了使設計師獲得更大的操作空間,或是節目組為了故意營造出一種“開盲盒”的效果,節目要求委託人無法在中途檢驗進度,只能最終驗收。
這使得委託人無法在途中糾偏,只能全部依仗設計師的審美和安排。
不過大多數人也知道,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鑑於往期節目中,誕生了不少“神設計”,又有大機率獲得知名設計師貼身打造的免費方案,每期節目的報名者如浪潮一般。
可以說,《夢想改造家》是一個為甲乙方提供共贏機會的平臺,甲方省心,乙方有空間,不少建材、傢俱和家電品牌也樂意出現在設計師的選擇中,觀眾們也愛看個解難題、開盲盒的熱鬧。
實際上,比起往期節目中的“懸崖住所”“變形危房”“極小房間收納”“極差房屋採光”等案例,本次專案的難度小了很多,施展空間也大許多。
但也許是這次太自由了,反而把長期“戴著鐐銬跳舞”的設計師整不會了。
永恆難題
輿論發酵兩天之後,《夢想改造家》在微博釋出了情況說明。
11月21日,事情一再發酵後,《夢想改造家》節目組做出了回應
節目組表示,由於受到西北地區疫情的影響,改造中途多次遭到中斷。節目拍攝時改造還未完工,基於當地溫度過低,已經無法正常開展施工,部分屋頂和大部分屋內牆面都未完工,節目中呈現的事實上是一個尚未完成的作品。
對於網友們最為關心的費用問題,節目組表示改造專案的總花費為132萬,與委託人杜伯伯的子女們各承擔了一半。
陶磊也在節目中表示,在設計師確認基礎方案,到施工隊備料施工的時間裡,建材價格大幅上漲,因此超出了預判。受施工要求和疫情等因素影響,專案團隊還曾經從外地請來工人。
其團隊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宣稱,“我們的設計考慮和純粹的室內設計不同,我們的建築使用年限是不低於五十年的標準,是以全球視野而且是前瞻性的眼光來看待鄉村建設這個議題。”
坦白說,設計師方的發言,槽點仍然不少。
但鑑於《夢想改造家》一貫的良好口碑,以及其有回訪的環節,加上本次案例受到多方關注,節目大機率會妥善解決大爺家留下的煩心事。
如果有心翻閱陶磊公司往屆的建築案例,可以發現,他是一個熱衷使用原始建材、不用過多裝飾,透過光影構造空間層次,顯示建築美感的人。
他的不少作品,其實都有點安藤忠雄的影子。
安藤就是極簡風,多采用水泥為主要材料,喜歡在這些抽象簡約的建築之內,極致發揮光影特點。
安藤忠雄的極簡風建築
這麼說的話,本次的“毛坯房”倒也是陶磊的作風——原始、拼接、簡單。
從這點來看,他一以貫之了自身的流派與風格。
在節目中,他也強調了他重視磚頭質量和顏色乃至砌牆方式,本地工人砌不來,他怪他們“沒有匠人精神”,便花大價錢從北京調熟練工來操作。
你很難說,他不上心。
但設計師認為好的東西,委託人就得認同嗎?何況委託人是一位明確提出自身需求,似乎對現代建築並不瞭解的農村老人。
這就回歸到了一個基本問題。
如果你是乙方,瞭解了甲方需求,但不符合你的喜好,你是遵循甲方還是遵循內心?
這個問題在現實中每時每刻都會上演,後者不乏,前者更多,畢竟商業社會中普遍甲方更為強勢。
從結果上來說,前者是最為安全的,畢竟遵循了甲方需求,這個責任是甲方自負的。不管最後效果好與壞,乙方都只要說“我是按照要求做的”便可。
但出於審美堅持與技術考量,也有不少乙方會覺得,違背內心真實想法就像是褻瀆了職業榮譽,純粹為了金錢幹活一樣。做這樣的專案,不少乙方就會喪失動力,成為“行屍走肉”。
設身處地去想,上了《夢想改造家》,在委託方沒有明顯住房問題的時候,擁有更大自由的陶磊,顯然是有更大的抱負,並不想浪費施展空間。
最終呈現這一結果,只能說不幸翻車罷了。
恰如莎士比亞里那句永恆提問,在甲乙方的博弈中,
obey or not obey,this is a qu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