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國時,勳貴中影響力最大的是徐達,獲封魏國公,是武將領頭人,無論是軍中,還是淮西勳貴中,有著無法替代的影響力。然而在明朝後期的歲月中,儘管徐家一門二國公,定國公,魏國公二府也比不上功勳顯赫的張家,而英國公,也成為了大明的守護神,直到大明的終結。那,英國公為何能取代魏國公呢?這,還要從靖難之役說起。
靖難之役中,跟隨朱棣的猛將自然也有很多,然而帥才只有一位,也是他倚重的文武大將中的武,也是跟隨朱棣南征北戰,在洪武年間就被稱為朱棣麾下善謀之將,張玉。後來張玉隨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在進攻濟南失敗後,撤退至東昌,結果遭遇朝廷軍馬主力,為掩護朱棣,張玉戰死,最終朱棣撤回北平,聽從道衍的計劃繞道南下,最終奪得了天下,而這期間,張玉的兒子張輔脫穎而出,將門虎子,不過如此,跟隨朱棣在剩下的戰鬥中屢立戰功,以至於後來分封功臣,手下大將們都說,不能因為張輔是外戚(張輔妹妹嫁給了朱棣),怕他掌權而降低對他的封賞,朱棣也認同這樣,於是封張輔為新城侯(朱棣也不好直接分封他們為國公,畢竟勳貴勢力還在)。不過那個時代很混亂,戰爭頻頻爆發,獲取軍功還是很容易升爵的,何況張玉在朱棣心中的地位。永樂4年,安南發生動亂,還襲殺了大明的使者,朱棣決心出兵安南,朱能掛帥,張輔為副將出徵,還有西平候沐晟等人出兵配合,安南如何抵擋?結果十月份的時候,朱能去世,張輔接管了他的權利,帶領軍隊繼續南下,一路攻城拔寨到新福城,之後匯合了沐晟的軍隊,但是指揮權是個問題,張輔沒有朱棣的授命是不能隨便指揮沐晟的。朱棣得知訊息後,下旨勉勵張輔,用李文忠代替常遇春最終大破北元的事蹟(當時常遇春也是突然去世,李文忠臨陣接替兵權,最終大勝)。張輔也沒有辜負朱棣的期望(打安南確實沒什麼難度,實力差距很大)。面對難纏的安南象兵,張輔一方面把馬匹化妝成獅子,恐嚇安南的象兵,另一方面使用火器,雙管齊下,果然大破象兵,和當年的沐英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見象兵的缺陷比較明顯。隨後繼續揮師南下,耗費時間一年多,攻克安南大部分地區,包括首都,徹底平定了安南的叛亂,重新扶持陳氏後人為帝,將安南納入明朝統治,設立交趾司,這是自唐朝後再次統治安南,有很重要的歷史地位,朱棣意在恢復盛唐之治,百國來朝。
1408年,張輔回到京師,受封英國公,可世襲,就說明他的子子孫孫都是英國公,與國同休,隨後安南再次叛亂,沐晟戰敗,張輔再次出征安南,消滅簡定(安南權臣,叛亂髮起者)。有著上次的經驗,張輔自然是馬到成功,可是他一走,安南就又叛亂,沐晟沒有能力平定(雲南兵馬不夠),一直請求朝廷增援,而安南的屢次叛亂也激怒了朱棣,這一次,陳季的投降沒有用,甚至逃亡他國也被明軍追回,隨後將安南分為四州之地,派遣軍隊駐紮,設立衛所,正式把安南納入明朝區域。張輔前後四次征伐安南,結果都不能收安南民心,後來宣德年間安南的叛亂愈演愈烈,在楊士奇建議下,撤軍安南,停止了對安南的漢化,不過張輔四徵安南,四次皆大勝,可見其才。
1422年,張輔跟隨朱棣北伐大漠,雖大勝阿魯臺部,卻無法消滅其主力,只能是勞師遠征而未盡全功。最終1424年,朱棣病故於大漠,朱高熾繼位。張輔作為兩朝元老進位太師,卻變得低調起來,畢竟樹大張風,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只需要做好觀察者的身份就能繼續英國公一脈的富貴了。隨後編修太宗實錄(朱棣的廟號)。朱高熾在位不過一年就去世了,朱瞻基登基為宣宗,卻內亂不堪,兩位王叔(朱高煦)野心勃勃,且掌握兵權,躍躍欲試。1426年,朱高煦謀反,勸降張輔,張輔向朱瞻基告發,朱瞻基帶兵親自平叛,而張輔隨從,這時候的張輔已經年事已高,更多時候是出謀劃策居多。歸來後朝臣建議讓張輔養老,這也是朱瞻基的意思,畢竟張輔威望太高了,於是張輔解除了中軍都督府(明朝五軍都督府為軍隊實質指揮者)的職務,被拜為左柱國,且不用日日上朝,可以說是地位尊崇。後來朱瞻基也北伐大漠,張輔作為老臣坐鎮京師,安定後方。
1436年,朱瞻基去世,年輕的朱祁鎮登基,張輔成為了四朝老臣,勳貴中的領頭羊,聲望一時無二,甚至當時大權獨攬的王振在張輔面前都弱了一頭,更何況文官集團,這時候也是大明勳貴最後的輝煌時期,1449年,也先入侵大同,按照明朝之前的慣例,這應該出兵大同,擊潰也先,再去草原上逛逛街,朱祁鎮這麼想,王振也想衣錦還鄉,於是帶領明朝京營精銳五十萬出兵大同,結果呢?蠢豬式的指揮,兵家大忌基本都犯了一遍,首尾不能兼顧,糧草被切斷,太監領兵,總之,張輔也攔不住年輕氣盛的朱祁鎮(張輔威望太高,反而成為了累贅,不敢隨意教導朱祁鎮,怕落下欺君之罪)。最終在土木堡被瓦剌騎兵包圍,幾十萬明軍缺少糧食,水源而又沒有補給,最終被屠殺殆盡,以張輔為首的大臣盡數殉國,明朝從此走上了下坡路。
可嘆四朝老臣,百戰老將,最終死於一場稀裡糊塗,漏洞百出的戰爭,只能說,宦官誤國。1450年,追贈忠烈,以彰其功。此後英國公一脈九世都為大明君主盡忠,直到國滅,且多為一時良將,讓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