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表,你的老家是哪裡?《戰國策·秦策一》寫到“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今日的四川總面積48.6萬平方千米,轄21個地級行政區,其中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常住人口也有8300千萬,GDP也近5萬億。在四川的歷史上,真實發生了這一樣一場轟轟烈烈的歷史大事件,有來自十幾個省的近百萬人口離開故土,在一段時間內集體湧入四川,開發這片飽受戰亂之苦的土地,這就是歷史上的湖廣填四川。
湖廣填四川在歷史上主要是發生在元末明初與明末清初兩個時期,其中又以清初的大規模移民為主,今天我們就好好來談一談湖廣填四川的那些事兒。
湖廣填四川的社會背景
第一次湖廣填四川發生在元末明初年間,元朝末年,朝廷賣官鬻爵,百姓民不聊生,從泰定二年(1325年)起各個地方農民起義運動頻發,前有郭菩薩、朱光卿、彭和尚等早早起兵,後有包括打出“貧機江南,富誇塞北”紅巾軍劉福通起於穎州(今安徽阜陽),張士誠發兵泰州,來自於湖北蘄黃(今湖北蘄春南)的徐壽輝和隨州的明玉珍也相繼發動起義。
第一次湖廣填四川的原因
一、中原百姓為了躲避戰亂自行入川
正是因為因為內地行省戰亂頻發,偏居一隅的天府之國也就成為許多中原腹地躲避戰亂的不二之選,各個地方的老百姓開始拖家帶口湧入四川,並開始在四川定居生活,如安徽、江蘇以及部分山東等地,但進入巴蜀之地的更多是來自湖廣兩地的居民,包涵今日的湖北、湖南以及廣東、廣西部分地區。
二、元末起義軍進川
後因元廷的殘酷絞殺與起義軍的內部爭鬥,部分起義軍選擇進入巴蜀另闢天地尋求生息,其中就要以明義珍率眾入蜀為主。明玉珍(1329年10月2日―1366年3月17日),原名瑞,字玉珍,湖廣隨州平林(今湖北省隨州市廣水市平林鎮人),很多湖廣兩地的起義軍追隨明義珍進入巴蜀之後,明義珍不服陳友諒的領導,更不滿意其殺害徐壽輝,後在劉幀等人的勸說下,建立大夏政權,定都重慶,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大夏國被湯和等將領率領的明軍所滅。
三、明初朱元璋強令百姓入巴蜀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在朱元璋平定各地起義軍後,便開始治理這個飽受戰亂之苦的天府之國,因有感於巴蜀之地地富人窮,為了讓巴蜀成為明帝國的賦稅來源,重振巴蜀社會經濟,明朝強徵周邊省份百姓入川開墾土地,四川部分地區縣誌皆有記載,像宜賓的樊氏,遂寧的張氏,資陽的冷氏,眉山丹稜縣的陳氏,自貢榮縣的詹氏等均來自於明初時期的湖北麻城。
第二次湖廣填四川主要發生在明末清初時期,明朝末年,明帝寵幸宦官奸佞,導致朝綱崩塌官場腐敗,全國各地農民起義皆起,外有倭寇洋人擾襲,伴隨著後金興起,也就成了壓倒明朝最後的那根稻草。
第二次湖廣填四川的原因
戰亂頻發,天府之國已名不副實。
因為戰亂,導致巴蜀之地人數驟降,千里土地成片荒廢,就連那千年古城錦官城都已猛獸橫行,可想而知四川盆地當時是有多麼凋零。在四川巡撫張德到川赴任時,看到曾經的肥沃富饒之地如此荒廢破敗,心生強烈的憂患意識,立即向康熙帝上疏請求移民,年少有位的康熙帝在也就在康熙三十三年下了《招民填川詔》的詔書,下令從湖南、湖北、廣東等地大舉向四川移民。這大規模的湖廣填四川的序幕也就正式被拉開。為了充分調動百姓的積極性,康熙下詔對移民墾荒地畝,規定五年起才徵稅,對於繁衍的人口,用不加稅,這對於那些掙扎在餬口線上的農民來說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同時湖廣之地許多為了躲避家鄉重稅,也甘願前往巴蜀。
飽受戰亂之苦的巴蜀之地,待大西政權的締造者張獻忠在西充被清軍斬殺以後,實際清順治年間也就已有流民慢慢遷入巴蜀,其中在大西政權覆滅以後許多起義軍也放下武器,重新拾起農具開始定居在這片土地上。
整個明末清初的移民達一百多萬人,有一半來自湖北、湖南。其中湖北約有30萬人左右。據四川大學教授胡昭曦多年前就合川、南溪、廣安四地58份族譜作了研究,清代以前入四川有部分118戶,其中湖廣佔有85戶,而這85戶中有65戶來自麻城。明末清初,移民巴蜀的除了湖廣人外,至少還包括了客家人和陝西人、雲南人、江蘇人、山西人等等。其中,客家移民是僅次於湖廣人的第二大移民隊伍,湖廣移民和客家移民分別佔當時巴蜀總人口的40%和33%,可想而知,這兩個移民團體為了巴蜀之地的發展做了多麼大的貢獻。四川境內現在都存在著客家文化遺址,像朱德元帥、艾蕪、王乃徽等名人均是客家後裔,在川北部分地區還有整個村子的人至今都說粵語。
湖廣填四川的先民們離開故土,來到天府之國辛勤耕耘,讓這片熱土重新煥發生機,也讓古老的巴蜀文化生生不息得以傳承,話說現在基本上都是湖廣填四川的這些外省人的後代,要想找尋老四川的一些傳統文化,瀘州以及樂山等地語言文化中保留得就比較完善,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到這些地方實際感受一下。
先祖老家湖北麻城的,你的老家哪裡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