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周恩來同志到達汕頭。他打算從上海黨組織所在地前往中央蘇區瑞金,汕頭是此行的中轉地。
1931年12月上旬的一個深夜,33歲的周恩來準備化名伍豪,從上海德十六鋪碼頭出發,當時上海黨組織正處於危急的時刻,周恩來等人的出行必須格外小心。
只見他身著對襟中式短上衣和褲子,氣質樸實,儼然常年在廣東打工的青年人。趁著夜色掩護,碼頭周邊少有人出沒,交通員黃華還是全程護送周恩來到了十六鋪碼頭。為了路上有一個照應,交通員肖桂昌陪同周恩來在碼頭登上了一艘英國小火輪,在兩天兩夜的路程後,他們到達了汕頭。
一路風塵僕僕,周恩來一到汕頭,就先去了中央交委在汕頭的絕密辦事處“華富電器材料行”,汕頭交通站的站長陳彭年向周恩來彙報工作。
之後,在交通站的安排下,周恩來在汕頭一旅館休息,牆上黃埔合影照卻提醒他:立即轉移,其中有什麼內情?
當時,周恩來與肖桂昌一行人住進了當地條件最好的金陵旅館。
他們在房間裡安頓好,查探完了周圍環境,確認暫時安全後,這才神色自若地下樓吃飯。
本以為一切順利,沒想到周恩來向前面一瞥,看出了一個不小的危險。
原來,在周恩來走下樓的途中,前面樓梯拐角處的牆上有一張照片吸引了他的目光。1925年,廣東國民政府派兵東征,準備討伐叛軍陳炯明。汕頭人民特意舉辦了一個歡迎黃埔學生軍的大會,當時還進行了拍照留念,周恩來就在這張照片中。
即使幾年過去,還是可以輕易在人群中認出周恩來。他立馬就提高了警惕心理,把這個發現告訴了其他同志。大家商討了一番,旅店裡畢竟魚龍混雜,反動分子無孔不入。到時,我在明,敵在暗,情況可就不好了,於是一致決定:立即轉移。
他們鎮定地把房退了,入住了另一家棉安街的小旅店。這家旅店離金陵旅館有點距離,就在一條隱蔽的巷子裡。沿途上,他們走得十分謹慎,時刻觀察路上有沒有可疑分子。
他們之所以選擇這家旅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它是當時鎮守潮汕的國民黨軍隊獨立二師師長張瑞貴開的。有了這個背景,像附近的地痞和混混都不敢上門找茬,就連公安局的警衛晚上巡邏通常都會忽略這家店,可以說,最危險的地方也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周恩來他們就在這裡暫住一晚。
一夜無事發生,一大早,周恩來和肖桂昌就搭乘了潮汕鐵路的火車,準備趕往潮州。
幾個小時的路程,也並不是毫無風險,周恩來他們還是經歷了一些波折。
周恩來扮成了商人的樣子,肖桂昌和另一名交通員是他的同伴,三人坐在一處。
可是哪裡知道,當他們走進二等車廂的時候,發現車廂裡空無一人,只有他們三個,他們覺得這種情況很不對勁,是不是敵人的圈套也不得而知。小心為上,他們三人假意只是路過第二車廂,徑直走進了第三車廂。原來,當天購買第二車廂的乘客本來就寥寥無幾。
等到三個人走進第三車廂,發現這裡人很多,大家站得很緊,而且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周恩來他們三個只能和別人坐在一塊,佯裝低頭看報打發時間,其實是在密切關注車廂內的動靜。
沒過多久,就遇上了列車查票員過來查票。對於周恩來他們這些革命鬥爭經驗豐富的老同志,這自然能夠輕鬆應付過去。
可是卻出現了一個意料不到的情況。
這位查票員的身份不一般,他曾經和周恩來有淵源。
他是國民大革命時期,東征時的一個鐵路職工骨幹分子,曾經在東江行政專員公署向周恩來請示過工作,周恩來當時算是他的上級,兩人有過幾面之緣。如今對方是敵是友未可知,不能被他認出來。
想到這裡,周恩來趕緊把頭上戴的氈帽往下拉了幾下,試圖將臉擋住,假裝把臉朝向窗外看風景。坐在他旁邊的肖桂昌察覺了周恩來的舉動,雖然不知其中緣故,但他還是立馬反應過來,馬上站起來給周恩來打掩護,等到查票員到了跟前,肖桂昌一派從容自若地把車票遞給對方。
查票員一看是二等票,就叫他們幾個到旁邊的二等車廂坐著。肖桂昌當即滿口答應下來,等到那人走了之後,三人並不打算換過去,依然穩坐不動。
所幸剩餘的路程不多了,度過了一段煎熬的時間,周恩來一行人終於順利在潮安站下車了。
恰逢中午時分,三人吃過午飯簡單休整後,就立馬搭上了兩點的電船馬不停蹄地趕往大埔。
去往大埔縣城的路程上比較順利,他們很快到達了目的地,經由大埔轉乘了開向虎頭沙的小型電船,在經過青溪時上岸,又在青溪交通中站短暫停留。周恩來此番前來,是一次秘密行動,沒有事先宣揚,只驚動了少數人。
在寶貴的休息時間,周恩來還是心有顧慮,他將大家召集起來,簡短說了幾句。上海黨組織正處於困難時期,革命的前途是寬廣和光明的,同志們要迎難而上,再接再厲,當務之急就是把建設交通線的任務完成。
對於這段經歷,周恩來曾經在《伍豪自中區來信》中就有相關的記錄,周恩來同志只能利用休息時間,和黨員同志以及當地群眾交談了一番,對閩西的情況有了大致的瞭解。
匆匆吃過晚飯,周恩來他們又一次踏上了征程。青溪交通站站長盧偉良帶著手槍隊的九個士兵,和大埔埔北交通站的其他兩位同志,一起在深夜護送周恩來趕往下一個中轉地。在村民們還在夢鄉的時候,他們卻趁著夜色的掩護,一路翻山越嶺,經洋門、黨坪等地,在鐵坑小站暫時歇腳。
白天,為了不打擾百姓,他們只在群眾家裡的穀倉稍作休息。到了暮色降臨,他們帶著幾位嚮導和駁客槍隊出發,翻過了一處伯公坳(ào),就到了福建境內。
眼看離終點越來越近了,周恩來一行人途經永定縣委所在的“秋雲樓”,縣委書記肖向榮用心地找來幾匹好馬,幾個人一路向西騎行,終於在年底到達了江西贛南。12月22日,周恩來在瑞金葉坪,電告中央:一路順風,已經平安到達“孃家”。
周恩來到達瑞金後,就立馬投入到蘇區的工作中,之前一路的驚險和跋涉已成過往。
直到1934年10月紅軍開始長征之前,周恩來同志一直在瑞金從事革命工作。在瑞金的兩年多時間裡,周恩來幾乎有一半時間在對敵鬥爭的前線上度過,留下了很多感動的英勇事蹟。
1934年,周恩來和鄧穎超已經適應了在瑞金的生活。一日,紅軍某部長獨立營營長楊衍炬奉上級的調令,剛從前線回到紅軍大學上課。在參加紅軍之前,他是下肖區蘇維埃政府軍事部部長,和鄧穎超關係很不錯,和周恩來同志也時有來往。周恩來和鄧穎超特意邀請他到家中一聚,想要為他接風洗塵,順便了解些前線的情況。
楊衍炬想到老友重逢,心中自然高興,立馬就應邀而去了。
幾人寒暄一陣,就落座吃飯了。楊衍炬不是什麼貪圖享受的人,但看著桌上的光景,心中還是有點驚訝,飯桌上只有一碗四月梅子,放了少許辣椒、一碗酸菜還有一些米飯。
楊衍炬心中驚訝,但面上不顯。周恩來給他盛飯夾菜,只吃了一口,他的表情就不對勁了。這些細節自然瞞不過周恩來,周恩來對楊衍炬解釋道:“忘了,忘了。”說完還有點不好意思地笑起來,周恩來忘了什麼呢?
周恩來從一節竹筒裡倒出了小半碗鹽水,讓楊衍炬把菜放到碗裡浸些鹽水再吃。那碗鹽水放在楊衍炬的眼前,彷彿只給客人享用,周恩來還是繼續吃著桌上那些沒放食鹽的飯菜,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品嚐什麼美味佳餚。
鄧穎超在一旁,告訴楊衍炬,艱苦生活只是暫時的,等到革命勝利以後就能夠過上好日子了。
楊衍炬聽了激動地對周恩來說道:“周恩來同志,你們吃得太苦了,比那些前線的戰士還苦!”
周恩來不以為意地回答道:“幹革命怎麼能不吃苦呢?我們現在吃苦,為的是將來人民群眾可以不吃苦啊!”
飯後,周恩來和楊衍炬又接著談論前線的情況。周恩來對前線的糧草和食鹽供應很關心,楊衍炬剛從前線回來,自然十分了解,他告訴周恩來:“前方糧食和食鹽供應比後方好些,有了後方的大力支援,前線打了勝仗,還能從敵人手中繳獲不少有用的東西。”
這是令人振奮的事情。周恩來聽了也連連叫好:“那就好!那就好!敵人伸出了兩隻手,我們也要伸出兩隻手,一手粉碎他們的軍事‘圍剿’,一手還要粉碎他們的經濟封鎖!”後來,這段話成為了周恩來同志的經典發言。
當時楊衍炬聽了他的話,受到了極大的激勵,直接站起來喊道:“是!我聽周恩來同志的!”在之後的工作中,更是發揮了十二分的力氣,熱情地幫助當地群眾的生活和勞作。
周恩來同志從上海來到瑞金的這一行程意義重大,當時中央紅色交通線基本建設完成,周恩來所走的路線就是對交通線完成度的一次試驗。
1931年,周恩來同志從上海向中央蘇區轉移,走的就是這條“紅色交通線”,經由周恩來一手建立。
1931年夏,大埔交通站長盧偉良接到上級派遣,到上海黨組織彙報工作進展。周恩來一行的安保工作也交到了他的肩上。
上海租界旅館內,周恩來和鄧穎超一同接見了盧偉良,為之後的出行做準備。盧偉良將從上海到青溪交通線沿途的詳細情況告知。
其實,組建紅色交通線是黨早就有的想法,一早就開始籌謀了,到1931年,交通線已經初見規模。
1929年,國民大革命結束後,在毛澤東同志“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思想的影響下,贛南、閩西等地的土地革命在黨的帶領下迅速展開,並取得了豐富的成果。沒過多久,閩西和贛南蘇區成為勢力範圍最大的一個革命根據地,兩地黨組織聯合組成中央蘇區。
當時在上海的黨組織意識到並肩作戰,建立統一戰線的重要,他們努力與瑞金的中央紅軍建立穩定的聯絡。
12月2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組織部長、軍事部長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對朱毛紅軍和閩西紅軍發出了“單獨的指示”,中央需要與閩西紅軍、朱毛紅軍之間分別設立獨立的交通網,來加強聯絡。
在閩粵贛蘇區建立一個獨立交通網的設想應運而生,這個重擔也交到了周恩來的肩上。
這條秘密交通線,計劃以北方線、長江線和南方線幾條主幹線為依託,向外延伸拓展,建立將中央和各革命根據地連線起來的交通網路。
周恩來深知此交通線的重要意義,他在接過擔子時,說了一番豪言壯志:“寧可放棄蘇區一個縣,也要辦好交通線。”
1930年開春,在毛澤東同志和福建省委指派下,中共閩西特委委員和軍委書記盧肇西、廣東省委的重要交通員李沛群一同到達上海,他們的到來自然和交通網有關。
他們二人對於能夠建立從中央對閩西的交通網極力支援,並抱有很大的期待。
盧肇西對於閩西的交通運輸情況十分熟悉,他就和黨中央交通部門共同商定了在香港、閩西建立交通大站的初步計劃。
到了9月下旬,中共六屆三中全會在上海召開。在會上,周恩來傳達了中央的重要決定:不僅要鞏固現有的蘇維埃區域,還要將各個蘇維埃區聯合起來,這樣才能加強黨的領導。然後發動農民們,為建立中央蘇維埃政府奠定群眾基礎。
為了參加這次會議,各根據地的幹部同志應邀到上海,周恩來心中記掛著紅色交通線的建設,特意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和閩西的盧肇西同志見了一面。
兩人一番交談後,周恩來提議建立“工農通訊社”,以此作為武裝交通機構,為建立秘密紅色交通線做前期的準備工作。
中央交通局先著手建立了一條從上海到江西的中央蘇區的秘密交通線,透過事前的勘察,周恩來指示同志們在重要的港口、車站和水運關口設立交通站點。
交通員的作用至關重要,他的職責關乎交通站能夠順利工作,甚至是交通線能否運作。
周恩來對交通員的選調很重視。他曾經告訴交通局長吳德峰,交通員的選定要遵守幾條原則:
首先需要黨齡足夠長,在政治上是堅定可靠的好同志;其次,對敵鬥爭豐富,為人機敏靈活,還有槍法要好;第三,體格要好,要能夠勝任長途跋涉的工作;到了最後就是要有一定文化水平,尤其是記憶力要強。至於最後一點要求,那是因為,當時黨為了降低訊息洩露的風險,內部的很多重要資料都採用“無紙化”的傳遞方式,也就是需要交通員把所有情報背誦下來,口述給他的下線,這對同志們的文化素養要求較高。
這些交通站點是在黨的領導下建設成的,屬於黨的勢力範圍,完全為黨所用,而且十分可靠。黨在每個站點上都派了得力的同志前去負責,走完全程需要跋涉3000多公里。當時條件有限,交通員能夠使用的都是十分簡單甚至簡陋的工具,為了掩人耳目,大多數運輸任務都在深夜進行,“晝伏夜出”已經成為了這些交通員的工作常態。
他們對黨忠誠,堅守崗位,在這條交通線揮灑了無數的汗水,他們就像是這條運輸軌道上的“螺絲釘”,默默無聞又堅韌不拔。李沛群、肖桂昌、熊志華和曾昌明被稱為中央“四大交通”,他們是無數交通員的表率。
由於路線過長,處在敵人包圍圈中的站點容易出現突發狀況,為了保證交通線的時刻通暢,黨又在一些重要站點附近建設了一些新的站點,以起到臨時的替補作用。
接到周恩來的指示後,盧肇西沒有絲毫耽誤,在1930年秋回到閩西后,就把周恩來和中央的思想傳達下去,大家十分振奮,深受鼓舞。在盧肇西的統籌下,調遣人手,開始著手建設“閩西工農通訊社”。終於,在同志們的協作下,通訊社在閩西永定金砂古木督成立,效率之高,令人驚歎!
中樞聯絡機構建成了,接下來就是交通線路的拓展了。閩西黨組織的同志們經過了一番周密的商討,決定以各縣為單位,在各地建立分支機構,形成從中央到各縣的機要交通網。這時,閩西地區的交通線已經初具雛形。
與此同時,中央到各革命根據地的交通線也在緊密進行中。
1930年7月,中央軍委成立交通總站,幾個月後,一併劃入了中央交通局管轄。
歷時一、兩年的建設歷程終於要驗收成果了。到了1931年3月,在中央交通局的集中統籌下,閩西工農通訊社以及向外延伸的機要交通網作為基礎線路,建設成了從上海出發,經過香港、汕頭、大埔和閩西,抵達江西瑞金的交通運輸線,這是一條屬於黨的紅色秘密交通線。後來,在黨的革命事業中發揮了很大的價值,因它的功績,被人們譽為“黨的生命線”。
這條線路綿延了幾千公里,建設的全程都在暗中進行,完美躲過了國民黨的監視,黨為此付出了極大的心血,這也是黨始終保持著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
這條由周恩來同志親自設計、組建,凝聚了黨內無數同志心血的中央紅色交通線,在1930年到1934年紅軍主力長征前,多名黨員幹部在這條路線的保駕護航下到達蘇區,其中就有周恩來、項英、劉伯承和葉劍英等同志,此外還有一些負責通訊的技術人員和文藝工作者,成為了當時溝通上海黨組織和蘇區的重要橋樑。
這條紅色交通線的生命力極其頑強,在動盪不安的社會環境下,將它的作用發揮了五年之久,期間歷經艱辛,無數次面臨著危機。
紅軍多次“反圍剿”都取勝了,粉碎了國民黨的痴心妄想,正面破壞不成,他們就企圖從別的地方搞些動作,比如干擾黨的交通線。交通線一直在戰鬥中佔據著重要地位。
但是,當時上海通往全國各蘇區的大部分交通線都被反動分子截斷,甚至破壞了,只有這條紅色交通線依然堅守在它的崗位上。
汕頭、大埔是這條交通線上的重點節點,同時也處在敵人的重重監管下。
除了國民黨在這些城鎮重兵把守設定崗哨外,城內還有很多特務,他們混跡在人群中,偽裝成各種身份,還有一些社會地痞仗勢欺人,在城裡欺壓群眾,可以說城內形勢十分嚴峻。
即便處境艱難,各交通員依然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和膽識克服了敵人的重重包圍,完成了一次次的運送任務,蘇區人民所需的價值900萬食鹽、價值600萬元的布匹還有其他藥品、無線電裝置就是走這條路線,才能避過敵人的侵襲,順利送達蘇區人民手中的。
周恩來對這條交通線感情不一般。在建國後,他到廣州、福建等地視察工作,還特意提到了交通員,讚譽他們是中國革命勝利的“無名英雄”。
當年的紅色交通線沿線區域也被建設成了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黨史教育基地,每年吸引很多遊客慕名而來,感受當年的光輝革命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