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團團長王至誠是180師成功突圍的人員之一,他的“戰績”算不上卓越,共帶出17人。但是,他卻是唯一一個把團級單位的重要檔案和作戰地圖全部帶回來的人。在180師被困鷹峰、突圍多次遇到敵人阻擊之後,王至誠做出了一個關鍵的決定:所剩的人員不再分散突圍。
1951年5月26日下午,539團接到師部的命令:自選路線向鷹峰突圍。539團當時正在悟月裡地區掩護傷員撤退,從漢江南岸到北岸,部隊的損失很大。王至誠能集中起來的部隊只有團直和一營一部約400餘人,三營和二營先後與團部失散(三營在8連指導員趙三祿的率領下突圍130餘人,二營在教導員關志超的率領下突圍60餘人)。
在出發之前,王至誠與韓啟明(政委)、魏林(參謀長)和李全山(政治處主任)開了一個簡單的碰頭會:將餘部編為一個營,堅決戰鬥,決不動搖,誓死突破包圍去鷹峰山和師部匯合。
客觀地說,儘管此時180師身陷重圍,可士氣還是比較旺盛。從另一方面來說,美軍的包圍圈並非沒有空隙,539團三營和二營的部分人員能夠突圍也是基於這個因素。不過,選擇1436.9米的鷹峰山作為突破方向成為了180師老兵心中一生的傷痛。在通往鷹峰的路上,將士們耗盡了最後的戰鬥力。
王至誠於5月27日天亮前抵達鷹峰山下和師部匯合,部隊還剩150人左右。由於美軍仍然在進攻,鄭其貴命令539團立刻投入戰鬥。王至誠將所剩部隊編製成5個排,部署在幾個重點高地上,他率領警衛人員去山下阻擊敵人。
我們可以想象,當將士們從滿懷希望到陷入絕望,心中的落差會有多大。飢餓、疲勞和即將被用盡的彈藥,每一個困難都足以把180師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戰鬥仍然在繼續,因為鄭其貴下達了分散突圍的命令,目標是史倉裡。
在分散突圍之初,王至誠仍然堅持執行師部的命令。但是,部隊多次遭遇美軍阻擊,很快被打了回來。此時,王至誠集結起來的將士只剩下40餘人。於是,他立刻決定:成立臨時黨支部,由他擔任支書,團結一致、共同突圍。
和大多數突圍成功的人相似,王至誠率領的這支小分隊白天隱蔽,晚上突破公路的封鎖,他們也沒有再向史倉裡前行。到了5月30日下午,王至誠、李全山帶著15名戰士衝破了敵人最後一道封鎖線,找到181師的接應人員。在180師於5月26日突圍之前,鄭其貴命令各團可以捨棄不方便攜帶的物品,帶不走的重要的檔案和作戰地圖必須燒燬。王至誠直到最後突圍,始終攜帶著這些東西,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作為後人,我們覆盤戰爭時會提到180師的作戰素養問題,因為他們並非一流的主力部隊,縱然相比於179師(前身為臨汾旅)和181師(前身為“皮旅”),也稍有不足。關於這一點,率部突圍的539團二營教導員關志超從來沒有迴避:“180師自從1947年升編為野戰部隊後,一直處於內線作戰,打運城、攻臨汾、戰太原,都是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進行,部隊無反合圍的經驗”。他甚至直言:“如果被圍的是181師,我認為能突圍出來。”
關校長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態度令人萬分欽佩,180師確實有自身的問題,可他們同樣也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還記得王至誠把539團編製成的最後五個排嗎?為了掩護師部和團部撤退,他們基本犧牲在鷹峰山下。在身臨絕境、背後無援的條件下,539團的戰士打光了最後一顆子彈、流盡了最後一滴血,這樣的仗又怎麼能不被定義為硬仗?
180師突圍後進行了重組,由於部隊損失比較大,王至誠也受到了處分。從朝鮮回國以後,他曾經擔任過浙江省台州軍分割槽司令員,離休後享受副軍級待遇。2014年10月29日,王至誠去世,享年100歲。
老人家晚年熱衷於書法,擔任過浙江省書法協會、中國書法研究院以及軍內外相關書法組織等會員。“能文能武”應該是對王至誠、這位180師老兵最好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