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搶首發”這事情上,手機廠商靜悄悄

“搶首發”這事情上,手機廠商靜悄悄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雷科技leitech

過去的十多年間,智慧手機行業一次次地刺激著科技愛好者的興奮點,人類文明的最新科技成果竟能以如此高的效率走過設想到研發再到產品落地的過程,進而影響到全社會變革。

技術創新讓領先的企業嚐盡了甜頭,光是略顯稚嫩的初代iPhone,就能找到從螢幕到機身、工業設計、軟體互動等各個方面的技術創新。這讓追隨智慧手機浪潮的企業們奉為真理,在每一年的旗艦級手機產品上,都可以看到顛覆舊有局面的創新,使用者更是對技術首發喜聞樂見。

然而情況在最近幾年悄然發生變化:新手機實現了技術創新首發後,沒有帶來與過去相似的影響力,“進化”產生的提升微乎其微,也就難以讓使用者有充足的理由為之買單。於是這讓我們有了新疑問,市場競爭白熱化精細化的現在,智慧手機還有沒有必要搶技術首發?

技術首發進入“末法時代”

直到今天,智慧手機廠商仍樂意投入技術研發,不僅投入規模相較以往更大,想要實現“首發”的玩家更是佔到不小比例。雖然搶先推出一項技術可能會有不穩定等負面影響,但新技術在紙面規格上的領先總能催生出更多熱度,在營銷層面始終是“百利而無一害”。

一些技術首發成功名利雙收,比如說高重新整理率螢幕:用同單位時間下顯示更多畫面一舉提升了手機流暢性,正好踩中智慧手機在生活中起到更多作用成為全民貼身裝置的時代浪潮。就算高重新整理率可能會降低一定續航、縮短螢幕使用壽命,但消費者還是用錢給體驗投了票。

快速充電也是個鮮活的案例,在智慧手機普遍處於“10W充電算快充”的階段時,OPPO用實際充電速度更快的產品給消費者留下印象,也就此樹立起延續至今的市場地位。而後小米將快充作為技術投入重要發力點,100W功率的有線無線充電讓小米手機有了價效比之外的記憶點。

“搶首發”這事情上,手機廠商靜悄悄


可惜的是,更多的技術創新首發只是停留在了表面,或許能引發一陣潮流或是討論,但最後卻走向銷聲匿跡,甚至很難再讓人回想起來。這些功能的確得到了廠商研發投入和重點宣傳,然而並沒有如預期那般讓使用者感受到且轉化為正面評價,換句話說就是“感知不強”。

最經典也最讓人唏噓的是3D Touch,在智慧手機賴以成名的觸控操作上新加入壓力感應,創造了一批有趣有深度的互動方式。可惜壓力感應有學習門檻和製造成本,沒能像觸控一樣成為老少皆宜的大眾技術,最後從iPhone等主流產品中消失,成了遊戲手機才有的小眾功能點。

感測器防抖也是同理,蘋果用工藝創新在手機大小下首次實現了這項技術,卻沒有多少人買賬。這絕對不是消費者願意購買iPhone 13 Pro的主要理由,連那些最專業的攝影師也會在對比不同手機後表示,如此巨大的創新只在體驗上表現為夜景拍攝所需的曝光時間縮短了一些。

實用性新技術離不開機遇和奮鬥

曾推動智慧手機行業走向歷史最高峰的技術創新首發,又是因為何等原因走入了自己的“末法時代”?

創新遭遇邊際效應或許是相當重要的因素。過去的創新能夠帶來從0到1的巨大進步,就好比是iPhone重新定義了手機,而現在更像是從1小步前進到1.1,不能說沒有任何變化,但的確沒有讓大眾明確感受到技術進步的意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在技術研發週期影響之下,行業和廠商短時間內都無法帶來轟動性質的創新。還是以iPhone為例,要知道光是螢幕所涉及的玻璃、多點觸控技術創新,就都經過了數十年為長度的原型研發階段,到蘋果打算進入手機行業的時間點上才剛好完成了為綜合創意服務的準備。

如今消耗技術創新的週期大幅縮短,我們所能見到的新技術往往是階段性成果,因此觀感上並不強烈。手機電池其實已經有材料、結構、能量密度等方面的進步,也對快充有很好的適應性,可是人們期盼的終極目標是“光速充電、萬年續航”,相比之下現有創新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另一個制約了技術首發的問題是缺乏配套生態,廠商火急火燎地將新技術推到消費者面前,卻沒有同步帶來足以發揮出技術最佳應用場景和真正實力的體驗,自然不能凸顯出創新的價值。假設沒有蘋果在手機系統和應用生態上的努力,iPhone硬體再特別也只能是曇花一現

“搶首發”這事情上,手機廠商靜悄悄


這是消費電子行業的經典規律,近半個多世紀出現過比存活至今的玩家們多得多的企業,試圖用從所未有的技術創新徵服市場。可是他們大都沒有做好體驗服務技術的準備,進而無法說服使用者接受新技術產生的價格、學習成本等代價,就此消失於時代洪流。

讓子彈飛一會,總會有結果

種種原因,讓有著高尚概念的技術創新在大多情況下都顯得“沒必要,但足夠特別”——廠商投入了資源,技術路線上也有其位置,到了消費者一側卻應者寥寥,可能是小眾群體的酷炫玩具卻成不了大眾生活一部分。一度讓廠商趨之若鶩的“首發”,似乎變得像雞肋一般食之無味

蘋果、三星、小米等頭部廠商都開始在旗艦產品中應用的UWB技術,貌似有重蹈3D Touch覆轍的傾向:在技術演示和為數不多的產品體驗中,近距離隔空一指就能完成多裝置配對和互動的體驗足夠酷炫,而在實際產品投入市場後,又絲毫沒有對拉動產品口碑和銷量作出貢獻。

雷科技認為,我們現在沒必要對進入低谷期的手機技術創新首發口誅筆伐,週期性等因素帶來的影響往往是客觀層面的必然。“讓子彈再飛一會”說不定會見到比預期更好的結果,許多深刻改變了人類生活的技術,也都是經歷冷板凳時間後才在合適的時間點產生價值。

我們在手機上接觸得最多的液晶螢幕和電容觸控,都有過被質疑技術價值的階段。相比同時期更經濟更實用的技術如映象管、電阻式觸控,這些新技術在誕生之初缺乏明顯優勢,在長時間迭代完善和市場需求轉向之後,終於找到真正的用武之地。

這可能是我們看待今天技術首發的最好方式,它初次亮相時可能缺乏實際用途,僅僅是廠商營銷宣傳上的工具,經過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演變和外部環境更迭,或將迎來捲土重來的機會。到那時候,說不定又會是一個改變世界的瞬間。

分類: 汽車
時間: 2021-11-16

相關文章

高通擬逾40億美元收購瑞典汽車技術公司 劍指自動駕駛
財聯社(上海,編輯 胡家榮)訊,近年來,多家科技公司紛紛轉戰汽車自動駕駛領域,就連晶片公司也來湊熱鬧.據訊息人士透露,高通公司正式提出以超4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瑞典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技術商Veoneer, ...

高通出價45億美元買下汽車技術公司Veoneer
三言財經 10月5日訊息,高通公司和投資集團SSW Partners週一表示,他們將以每股37美元的價格收購Veoneer,交易以全現金的形式完成. SSW表示,在交易完成時,它將把Veoneer的A ...

「e汽車」多項技術加持 看嵐圖如何講好中國電動品牌的安全故事

「e汽車」多項技術加持 看嵐圖如何講好中國電動品牌的安全故事
什麼是"中國式安全感"? 許吉如在<我是演說家>中說過:"安全感所帶來的自由選擇的權利,是一個國家賦予年輕人最好的禮物.因為這意味著你不必因為在別國的國土上成 ...

汽車產業如何實現技術創新?專家:推進多元化市場突破
全球減碳行動之下,汽車行業向新能源轉型已成行業共識.在政策.技術與市場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汽車產業正形成動力技術多元化.多技術路線共存的發展格局.如何定位不同發展階段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的關係,各技術路 ...

汽車產業鏈如何尋求轉型?專家:突破關鍵核心、共性技術
在2021世界智慧網聯汽車大會期間,中國智慧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秘書長公維潔在"補鏈強鏈與轉型升級"主題峰會中指出,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各級部門和各家企業一 ...

電動汽車時代來臨,汽車技術培訓也要變

電動汽車時代來臨,汽車技術培訓也要變
編譯 / 朱 琳 編輯 / 牛跟尚 設計 / 師瑜超 來源 / TechXplore,作者:Kalea Hall 格雷格·帕頓(Greg Patton)表示,他與其他擁有40多年汽車維修經驗的機械師不 ...

新能源汽車2025目標最快明年實現
來源:蓋世汽車 鍾琳 (原標題:新能源汽車2025目標最快明年實現,PHEV將在A.B級車市場大有可為) "無論從技術革新.還是從產業佈局來看,燃油車一統江湖的時代基本上結束了." ...

真安全要看得見 嵐圖汽車釋出“琥珀”和“雲母”電池安全技術

真安全要看得見 嵐圖汽車釋出“琥珀”和“雲母”電池安全技術
目前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電池安全仍然是選車過程中最關心的一個問題.雖然各大車企都在宣傳自家電池經過了多少項嚴苛的測試,但畢竟沒有親眼所見,心裡還是有些擔心.而就在昨天,嵐圖汽車在天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 ...

特斯拉CEO馬斯克:中國汽車製造商具備全球競爭力
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繼續在海南進行.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在演講中透露,特斯拉正在研發處於第一階段的訓練晶片,並基於視覺和神經網路繼續研發輔助駕駛技術.對於中國汽車製造商,馬斯克不吝讚美之 ...

對話清華大學車輛學院院長李建秋:預計氫燃料電池汽車2025年左右迎高速增長

對話清華大學車輛學院院長李建秋:預計氫燃料電池汽車2025年左右迎高速增長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左茂軒 北京報道 "從技術的成熟度來講,燃料電池汽車還沒有到效能和成本能夠大規模的跟傳統的燃油車或者純電動車PK的階段,大概還需要5-10年左右."9月9日, ...

新能源汽車行駛過程中噪音大怎麼辦?

新能源汽車行駛過程中噪音大怎麼辦?
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越來越成熟,產品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出行.在使用車輛的過程中發現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噪音比較大,我們來分析一下噪音大的原因: 1. 輪胎噪音大. 2. 車輛本身隔音 ...

工信部:鼓勵新能源汽車企業做大做強 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
據證券時報網訊息,工信部部長肖亞慶13日在國新辦釋出會上表示,現在新能源汽車具有企業數量太大,處於小而散的狀況.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鼓勵企業兼併重組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現在各方面對發展新能 ...

汽車外形的發展演變

汽車外形的發展演變
汽車的誕生.發展與完善,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真正意義上的汽車自19世紀末誕生以來,已經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一百多年.這一百多年來,汽車技術的發展是如此的驚人,今天人們已經把它和諧地將現代科學技術與藝術相 ...

觀點 | 張進華:新能源汽車15%滲透率目標一定會在2025年前達成

觀點 | 張進華:新能源汽車15%滲透率目標一定會在2025年前達成
文:懂車帝原創 常思玥 [懂車帝原創 行業] 2021年,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範圍內開啟了高速的推廣模式,在這一大背景下,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於9月15日在海南海口召開.3天的活動包含 ...

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如何“爬坡躍坎”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一輛輛外形酷炫.省錢環保的新能源汽車,正在加速駛入普通人的生活,成為一種新時尚.在碳達峰.碳中和的遠期目標牽引下,新能源汽車成為我國乃至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在產業發展 ...

監管出手,車企被迫減產,汽車缺芯影響何時休?| 中國汽車報

監管出手,車企被迫減產,汽車缺芯影響何時休?| 中國汽車報
"汽車晶片供應緊張問題還是要存在一段時間,當前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嚴峻."9月13日,工信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在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所言,道出了汽車行業面臨的嚴峻現實. ...

新能源汽車2025目標最快明年實現,PHEV將在A、B級車市場大有可為

新能源汽車2025目標最快明年實現,PHEV將在A、B級車市場大有可為
[高質量能源內容,點選右上角加'關注'] "無論從技術革新.還是從產業佈局來看,燃油車一統江湖的時代基本上結束了."時值2021年第三季度末,這一觀點早已在全球汽車產業上下達成了共 ...

汽車自動駕駛有了分級標準,從應急輔助到完全自動駕駛共6級
近年來隨著自動駕駛汽車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業內人士普遍擔憂,標準缺失是自動駕駛的最大隱憂. 9月19日,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獲悉,<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國家標準已釋出,即將於202 ...

汽車“財”之道·要聞彙總「9月24日」
科技部:將結合"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進行工作部署 9月23日,科技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2772號建議的答覆中表示,科技部高度 ...

被嵐圖汽車拒絕的“針刺試驗”,為何能打動消費者?

被嵐圖汽車拒絕的“針刺試驗”,為何能打動消費者?
隨著新能源汽車冒煙.起火甚至自燃事件越來越多,動力電池的安全性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而"針刺試驗"被認為是驗證電池安全性的重要檢驗手段. 日前,東風汽車旗下的高階智慧電動品牌--嵐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