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影院興起,帶“火”了Soundbar(迴音壁音響/條形音箱)。面對不斷湧現的新品,如何選擇,什麼才是適合你的?一文看明白 !
從不溫不火到頗為流行,是時勢與自身努力的相交
Soundbar又稱迴音壁音響或條形音箱。
迴音壁,取其聲波透過牆壁反射後擴散形成包圍感之意,條形音箱則是真正“形而上”的詮釋——因為喇叭單元都整合在條形箱體內。
Soundbar不算新生事物,其/設計原理甚至可以說是由中置音箱延伸而來的。此前不溫不火,一來與人們熱衷多聲道環繞聲有關,二來也和其技術平庸和應用受限脫不了干係。
那麼,為什麼如今Soundbar又“火”了呢?我不妨試著詮釋一番。
平板電視興起後,“喇叭去哪了”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雖然有NXT這樣的平面音箱,但在平板電視上,動圈單元依然是主流(平面發聲還只是炫酷“黑科技”),而越做越薄的平板電視,已經無法容納起動圈單元(厚度的原因)。於是乎,將音箱從平板電視上“剝離”的呼聲越來越高。
當然,Soundbar自身的“努力”也是個重要因素。在大眾消費市場,影音產品All in One的勢頭愈發“兇猛”,即使Hi-Fi產品,比如播放機或立體聲放大器,也越來越多集成了流媒體、CD、功放一體機。對了,還有藍芽連線,雖然個人一直很牴觸這個功能,但架不住廣大使用者的追捧。試想一下,一臺Soundbar、條形音箱,再加個無線超低音,與平板電視匹配後,就能組成完整的客廳影院,應付包括看電視、看片和日常聽音樂的全部需求,何樂不為?
主流Soundbar需要支援的功能有哪些
前面說到All in One,那麼我們來說說目前主流的Soundbar,到底應該具備哪些功能?
1.從虛擬環繞聲到全景聲
早年的Soundbar,主要是支援虛擬環繞聲,即左/中/右3個物理聲道,透過虛擬環繞聲來實現略顯寬廣的聲場包圍感。你不能說它不好,直到今天仍然有人在做這樣的設計,電商網站三五百元一套的比比皆是。
當然,技術也在進步,尤其是那些並不侷限於做入門產品的品牌,因此這通常有幾種做法:在Soundbar兩端設定獨立的環繞單元,透過DSP處理+空間反射等實現5.1聲道的環繞聲效果;同樣使用DSP技術,模擬出更多的音箱,包括兼顧Dolby Atmos的天空聲道音效,或者直接在頂部安裝天空聲道用喇叭單元,以直接/反射式設計外加DSP來實現沉浸式環繞聲。
不過這一切都是有“代價”的,這下你該明白為什麼我們推薦的產品,從1000多元到幾萬元不等。你問我哪種更好,其實這個問題應該是我問你,瞭解自己的需求,再尋找適合自己的產品。
2.藍芽連線、流媒體傳輸、多房間音樂和4K/8K
藍芽傳輸幾乎已成為新款Soundbar的標配,你可以利用手機連線來傳輸手機中的音樂,但缺陷在於,如果此刻有電話接入,那麼聲音也會透過Soundbar進行播放(小心“社死”場面)。主流Soundbar大約已支援藍芽5.0,少數產品仍然是藍芽4.0或4.2版本(如Bose SoundTouch 300)。好在,僅僅是音樂傳輸的話,差別不大。但是,對於真無線耳機或可以兩兩配對的藍芽音箱來說,就需要加以注意了,好在這個不是我們要討論的話題。
流媒體傳輸也是眾多Soundbar新增的功能,透過接入家庭區域網後,利用手機App中的流媒體音樂平臺進行音樂傳輸,或者是進行多房間的音樂傳輸。後者又分為封閉式的多房間系統,比如Sonos,也有開放式的,像是DTS Play-Fi和BluOS。具體來說,每個產品有對應的策略,在選購前稍加關注即可。
4K/8K的傳輸,其實和HDMI版本有關。今年以來,新品逐漸支援HDMI 2.1。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
對入門使用者來說,HDMI 2.0已經足夠,它能支援4K/60Hz、4:2:2和10bit的訊號傳輸,這部分使用者本身對高畫質需求也相當有限,如果只是接個電信附送的IPTV,可能之多就是480p的畫質。這方面廠家肯定比消費者更明白,因此真正中高階機型,大多能支援HDMI 2.1,也可以相容HDR的傳輸。個人認為,更常用的功能,也許還是ARC和eARC,用於將數字電視的多聲道環繞聲音訊回傳給Soundbar。
3.環繞聲功能
Soundbar內建的環繞聲功能,在機身或產品宣傳資料上會有列明,從Dolby Audio/Dolby Digital到沉浸式的Dolby Atmos、DTS:X。區別在前文中已有闡述。對沉浸式環繞聲,有些是透過DSP處理完成的,有些有物理揚聲器+DSP,效果和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4.光纖、同軸和模擬輸入
我們沒有忘記光纖、同軸和模擬輸入。
出於相容性的考慮,比如你要應對老款播放機和平板電視,不少Soundbar還是會內建光纖輸入,或者附帶同軸輸入(目前已很少見)。模擬埠,就有普通RCA(紅白)連線和3.5mm迷你插孔(就是小的耳機插孔),對應的訊源器材可以是普通CD機、老式VCD(如果你家那臺還“健在”的話)或是MP3隨身聽之類。
不過,它們終究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不斷“老去”,越來越少見。就好比,我現在說Laser Disc(利用鐳射光學頭讀取模擬影片的光碟機,唱片直徑與黑膠相同,有A、B兩面),讀者中有幾個聽說過?
Sonos Beam(Gen2):音響界的“樂高”,成年人的“積木”
Sonos簡直就是音響界的“樂高”——產品之間無縫連線,構建起包含便攜音箱、桌面音箱和家庭影院的完整解決方案。而且,操控和連線都非常簡單,加之對本地流媒體音樂的良好相容,對於不想“折騰”的使用者來說,著實便利。
既然名為Gen2,當然是從前作進化而來的。新款Sonos Beam(Gen2)升級了處理器,運算速度提升40%,喇叭單元也重新做了陣列設計,同時支援杜比全景聲音效。
推薦理由
1. 相容性是Sonos最值得誇耀的地方,其他品牌很難與之匹敵。增加Sub和One SL構成5.1聲道,選擇與Five匹配便是多房間音樂系統,甚至用Amp外接其他音箱,百變玩法。
2. 支援QQ音樂和Apple Music、AirPlay以及無線網路連線,即使不看電視或電影,單純的流媒體音樂欣賞,就有很多可玩花樣。
參考價格:4499元
延伸閱讀:【新品】Sonos釋出Roam SL便捷式音響和Beam(Gen 2)智慧條形音響
Denon Home Sound Bar 550:以一抵N,客廳裡的全能音樂中心
Denon Home系列中的新成員,採取素雅的外觀設計。650mm長度的條形音箱中“塞”入了2個0.75英寸高音、4個2英寸全頻單元和前2/後1的2×3.6英寸被動式低音單元,原廠沒有配備專屬超低音,也許是出於應用簡便的考慮。
讓人眼前一亮的是,Home 550並不“孤單”,因為可以和同系列的Home 150、250、350無線音箱組成“CP”,由它們擔綱環繞,從而實現真實的5聲道環繞音效。
推薦理由
1. Home 550主打大眾市場。加入HEOS多房間音樂系統,使它除了實現環繞音效,還可以進行流媒體播放、藍芽/USB音樂重播,獲取音樂的途徑變得多元。
2.包括支援eARC的HDMI輸入、光纖和模擬輸入,以及夜間、對白增強、人聲、電影、純淨和音樂模式的音效切換,為入門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參考價格:5680元(京東)
延伸閱讀:【新品】Denon Sound Bar 550:支援Dolby Atmos、DTS:X和Alexa語音控制
Klipsch Cinema 800:功能豐富,未來可升級
Klipsch Cinema系列今年新推兩款產品,即Cinema 800和Cinema 1200。兩者都相容Dolby Atmos,區別在於後者具備真正的反射式天空聲道用喇叭單元。
Cinema 800為3.1聲道配置,條形音箱中包含7個喇叭單元,包括承擔起左中右3個聲道的90×90 Tractrix號角高音和4個3英寸口徑的中低音,無線超低音選用了這一級別中較為罕見的10英寸單元,目的似乎是為了確保在客廳環境中再現更為豐滿的低頻。
推薦理由
1.雖為3.1聲道配置,但內建解碼可支援到Dolby Atmos,未來還可升級Surround 3無線環繞及另配超低音,實現物理意義上的5.1或5.2聲道環繞聲。
2.HDMI埠支援eARC和HDCP 2.3,即支援音訊回傳和8K HDR影片的播放,配置具有前瞻性。
參考價格:6990元(京東)
雅馬哈SR-C20A:小空間租房族的絕佳之選
雅馬哈的Soundbar,難道不應該推薦YSP系列數字投音機嗎?的確如此,但我們想為空間、預算有限的年輕人,尤其是“蝸居”中的租房族推薦一款價格便宜、音效/品質都有保障,還方便帶走的Soundbar,左顧右盼之下,發現SR-C20A才是當然之選。
SR-C20A的結構簡單至極:2.1聲道,左右各有1個1.8英寸中高音單元,單個向上輻射的3英寸低音與兩個被動輻射單元結合,支援Dolby Audio虛擬環繞聲處理。
推薦理由
1. 機身寬度600mm,適合中小型平板電視或遊戲電腦顯示器匹配,小客廳看電視或書房打遊戲都適用,桌面安置或掛牆均可。
2. 安裝除錯簡便,遙控器/App兩用,HDMI(ARC)、光纖、模擬和藍芽5.0,該有的配置一項不少。
參考價格:1780元(當前電商網站價格為1349元)
Bose SoundTouch 300:單元側置排列,提升虛擬音效包圍感
相對Solo 5和電視音響,SoundTouch 300是Bose最“高階”的一款Soundbar了。其內部,配置4個橢圓型全頻單元和1個球頂高音。
與我們慣性思維中的單元排列不同,它面向前方的,是單個高音和一對全頻單元,另外的兩個全頻單元則側置於條形音箱兩個側面,也許是為了獲得更好的虛擬環繞音效吧。不過平心而論,這樣的配置還是簡陋了些,尤其是在未附帶超低音的情況下。
推薦理由
1. 如果你對Bose情有獨鍾,期望擁有一款體型嬌小的Soundbar,同時也不太在意價格,SoundTouch 300是個可選項。
2. 與Denon、Sonos等類似,它也具有流媒體播放和外接超低音、環繞音箱的選項以及App控制,方便後續對真實環繞聲的升級。
參考價格:6500元
索尼HT-A7000:物理全景聲單元+360度空間聲場對映
索尼是最早推出物理天空聲道Soundbar的品牌,相應技術升級有多年實踐經驗。HT-A7000是今年10月底釋出的新品,搭載結合前作VSE垂直環繞引擎與S-Force Pro前置虛擬環繞聲的“360度空間聲場對映技術(360 Spatial Sound Mapping)”,可以實現7.1.2聲道的全景聲音效。
HT-A7000內建11個喇叭單元和S-Master數字放大器,附帶自動音場修正功能,並且可與SA-SW5或SW3超低音以及SA-RS3S環繞組成真實環繞聲音效。
推薦理由
1. 真實天空聲道喇叭+索尼空間聲場對映,虛實交融後會有怎樣的效果,以索尼的技術儲備,是個相當有誘惑力的設計,值得期待。
2. 支援Hi-Res、8K影片傳輸和Dolby Vision以及4K/120Hz遊戲以及其他豐富的功能介面等,確保這款產品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不會被過早淘汰。
參考價格:9490元
延伸閱讀:【新品】華麗典雅 耳目一新,索尼釋出淺珍珠灰旗艦家庭影音系統HT-A9
Jacob Jensen S7:精準與溫暖的完美平衡
出自Jacob Jensen Design(雅各布·延森設計)的全景聲Soundbar,創始人Jacob Jensen曾是Bang & Olufsen的設計師。音箱採用鋁製機身,同時加入了羊毛觸感的網布元素,以達成其目標——精準與溫暖的完美平衡。
S7擁有7.1.4聲道共計12個喇叭單元,包含條形音箱、超低音和無線環繞。功能配置上同樣具備HDMI 2.0和eARC回傳,以及藍芽5.0和Wi-Fi傳輸等。
推薦理由
1. 典型的丹麥簡約風設計,線條明快,羊毛觸感網布與一體擠壓成型鋁框工藝結合,低調與奢華相結合,而且易於融入不同風格的裝修陳設中。
2. 真正意義上7.1.4聲道配置,傳輸和連線方式都相當主流,同時配備5種音效模式且能自動切換。條形音箱與超低音、環繞實現了無線連線。
參考價格:22900元(天貓)
延伸閱讀:【鑑賞】JACOB JENSEN S7:深度挖掘聲音的力量與美學的精髓
Focal Dimension Soundbar+Sub Air:牆上的“藝術品”
以法式唯美風打造的Soundbar,箱體選用鋁合金面板,表面拉絲工藝處理,手感細膩光滑。附帶背光功能的控制面板位於Soundbar右側,方便直接進行操控。箱體自身採取獨特的菱形設計,前面板有25度斜角,有助聲音擴散。
內部5個4英寸Ultra-Flat紙盆單元分別承擔起左/中/右3個聲道的聲音輸出,而8英寸低音和150W BASH功放的無線超低音Sub Air可以彌補低頻的不足。
推薦理由
1. Dimension Soundbar允許預設距離、位置、房間和超低音,比如根據擺放位置、聽音空間中吸音/反射物料分佈來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可玩性甚高。
2. 65mm機身厚度,適合擺在電視劇前方或掛牆安裝,就連Sub Air超低音也因其超薄設計,而變得更加靈活——掛牆、落地,乃至“躺平”(平躺於地面)。
參考價格:11990元
延伸閱讀:【新品】“聲”臨其境——來自法國Focal的Hi-End聲霸Dimension
Martin Logan Motion Vision X:靈動身形掩映下的5聲道強勁配置
新款Motion Vision X打破常規,選用堪稱妖豔的曲線身形,令其在一眾整齊劃一的Soundbar裡顯得格外靈動。5聲道配置下,包含3個Folded Motion(氣動)高音和4個4英寸中低音,內建7路功放,擁有100W輸出。
與此同時,Motion Vision X內建DTS Play-Fi無線連線功能,便於和支援該協議的音箱實現多房間音樂的傳輸,而且可以基於Wi-Fi網路達成高解析度音樂的無線傳輸。
推薦理由
1. 黑色鋼琴烤漆外飾,令Motion Vision X質感提升不少,曲線造型更是加分,如果預算充足,又對造型有所要求,當然值得考慮。
2. 不要誤會它只是簡單的5聲道“堆砌”,透過DSP數字運算,其實可以營造出想要的環繞聲包圍感。除了善用低音擴充套件功能,還可以新增無線/有線超低音來強化低頻表現。
參考價格:新品待定
James Loudspeaker QX系列:入牆+完全定製
強調“美國製造”,有“全定製之王”美譽的James Loudspeaker,居然也有Soundbar,而且還是“完全定製的入牆式設計”。
它根據電視機尺寸/型號來確定定製的深度和寬度;針對預算和需求,考慮相應配置;尋找適合的型號;定製匹配電視邊框的形狀以及網罩配色等。這是完全意義上的“高定”,為使用者製作獨一無二的Soundbar。
推薦理由
1. 如果想要將Soundbar完全“隱身”於客廳中,完全根據居家環境需要進行量身定製,同時又以入牆方式打造,真的可以做到“天衣無縫”。
2. James Loudspeaker特有的三段式安裝,對空間友好,航空鋁背箱即使在戶外或海上環境使用都應付自如。
參考價格:完全定製
延伸閱讀:【鑑賞】這款“高定”Soundbar,不一樣
編輯推薦
10款產品怎麼選,這可能是讀者最關注的話題。市面上Soundbar產品層出不窮,在京東搜尋“Soundbar”,出現的產品超過1400件;搜尋“條形音箱”達到5500+;“迴音壁音響”更是多達15000+。要知道,這還是正在銷售的產品(雖然某一款產品如果有多個賣家在銷售,計數上就會統計為多個),但依然是個不容小覷的數字。
我們挑選產品的原則,偏向於和家庭影院相關品牌(即排除了大多數電視機或3C產品製造商,尤其是三五百元一套,只要能“出聲”就OK的),目的是——音質有保障。同時,對於我們的部分讀者(如整合商),要有更為現實的意義,比如較為容易找到這些產品,以及有它自己的“護城河”(音質和品質,這是整合商與銷售大眾化產品為主的電商最大的差異化競爭)。
那麼,基於終端使用者角度出發,該怎麼選?
正如我們在正文中提到的那樣,如果你只是“租房一族”,要考慮頻繁搬家,同時電視或Soundbar預算都有限,那麼入門款的雅馬哈SR-C20A是不二之選。名牌+入門,意味著品質有保障,對荷包的衝擊力足夠小。
Sonos Beam(Gen2)、Denon Bar 550和Bose SoundTouch 300各有各的“護城河”,那就是它們各自的升級配置和多房間音樂系統。你如果之前已經買過這幾家的產品,出於相容性的考慮,在繼續選購Soundbar時,可能會有側重,再或者你有準備在未來升級組建多房間音樂系統的話,也請提前考慮好。這就好比當年我買相機,一開始就要想好,是買佳能還是買尼康。如果單純就這3款產品來PK,Bose SoundTouch 300明顯“老”了,大件耐用消費品買新不買舊,是基本法則。之後在Sonos Beam(Gen2)和Denon Bar 550中選擇,作為Sonos使用者,我會選前者(即使事實上我誰都沒選),但Denon在功能選項上以及單元配置方面其實更佔優勢。
萬元預算內,Klipsch Cinema 800和索尼HT-A7000各有所長,同時都支援Dolby Atmos。前者專注於音質,後者在環繞聲音效上有專長,當然價格也差了不少,相信會對一部分使用者的選擇起到左右作用。
餘下4款產品,James Loudspeaker QX系列個性鮮明,就是針對定製入牆用途的,相信更多是需要透過整合商來完成銷售,使用者群體偏小眾。Focal Dimension Soundbar+Sub Air、Jacob Jensen S7和Martin Logan Motion Vision X,則更多面向中高階使用者,這又是個差異化市場,影響的因素會非常多,因此我們把選擇權還給讀者。
看完上述推薦,你有什麼想法,不妨留言給我們,或參與我們在文末的討論。
※ 本文部分圖片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