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0月7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正式成立,至今已有67年的歷史。在這67年中,新疆建設兵團的成立不僅穩定了邊疆,促進了邊疆經濟社會的發展繁榮,同時也開創了世界治理邊疆的先河,解決了困擾中國千年的邊疆治理的歷史難題。
對於這個我們經常在電視新聞裡看到的新疆建設兵團,不少人都不瞭解它是幹什麼的,有什麼特殊的歷史使命?
銘蘇先生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新疆建設兵團的前世今生,以及它所發揮的特殊歷史作用。
一、戍邊屯田歷史悠久,成為邊疆穩定的重要法寶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屯墾興則邊疆穩,屯墾廢則邊疆亂”的治疆經驗。
“屯墾”也就是駐軍在駐紮的地方開荒種地,既肩負保衛國土安全的重任,又需要在艱苦的環境中實現自給自足。
中國在西域地區的屯田始於兩千多年前的西漢。當時漢武帝為了打擊匈奴,遠嫁細君公主給烏孫王為妻,為解決公主隨身侍從的糧食問題,兵士就採用築寨和屯田積穀的方式。
由於屯田既可以解決軍隊所需的糧草問題,又可以保障邊疆的安全問題,這一形式就受到之後王朝的重視。新疆地區的屯田在唐清兩朝達到興盛時期,在清朝年間,中央政府出於平定叛亂的需要,乾隆在統一新疆以後,就在新疆地區大興屯田。
在古代,中央政府之所以選擇在西域地區屯田,主要是西域距離中原王朝的都城較為遙遠,而且交往極為不便,這就給當地駐軍的後勤補給造成嚴重的困難。如果當地駐軍的補給從首都運來,不但補給的時間難以保障,而且花費非常巨大,根本就不划算。
古代打仗,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見後勤保障對於軍隊作戰的重要性。古代中央王朝在西域駐軍,往往達數萬人,對於這樣的駐軍規模,要從外地運糧補給顯然是非常困難的,屯田就成為解決軍隊糧草的最主要方式。
漢唐時期主要是軍屯,康熙到乾隆年間,軍屯和民屯並舉,以軍屯帶動民屯。左宗棠收復新疆時,由於部隊籌集糧食困難,也曾採取部隊一邊打仗一邊生產的形式。
不過,由於古代改朝換代頻繁,每個朝代的邊疆政策又不同,所以屯田制時而推行,時而荒廢。對於中央政府實力比較弱的王朝,由於無力顧及邊疆地區,所以這個時候邊疆屯田大多是荒廢的。因此,中國古代的邊疆屯田制大多在中央政府實力比較強大的時期在推行。
二、鑄劍為犁,滿足自身需要
1949年,全國人民解放戰爭將要取得最後勝利時,在黨中央和毛主席的統一戰略部署下,在西北局和彭德懷同志的指揮下,由王震率領的一兵團進軍新疆,同新疆的起義部隊和民族軍會師,和平解放了新疆。
新疆和平解放後,一兵團加上新疆起義部隊和民族軍,一共有二十多萬軍隊,如何解決這二十多萬人的吃飯問題成為當時的一大難題。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時,新疆經濟是以農牧業為主體的自然經濟,由於新疆本身的自然地理環境比較惡劣,分佈著大面積的戈壁和沙灘,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所以當地的生產力水平低下,生產方式落後,發展處於停滯狀態,人民生活貧苦不堪。再加上國民黨統治的殘酷剝削,當地的農業受到極大的破壞。根據歷史資料顯示,1949年,全疆人均糧食只有 195.6 公斤,棉花僅 1.17 公斤。
而且,當時新疆剛解放,一些地區還存在匪患,再加上一些反動勢力和外部勢力勾結趁機搗亂,為了維護新疆穩定,裁軍和撤軍也是不可能的。
既然當地難以提供足夠的糧食供應,那麼是否可以透過外部輸入解決呢?
當時王震率軍進入新疆之時,除了少部分兵力是乘坐飛機和汽車外,大部分是靠著兩條腿,穿過戈壁荒漠和沙漠徒步進入新疆的,當時的交通運輸條件非常差。雖然短期內可以透過採購方式解決糧食需求,但是從疆外運進疆內的運費是糧價的7倍,從經濟角度上看非常不划算。再加上那個時候全國到處都缺糧,即使能夠找到糧食,也難以運到新疆各個地方。
從長遠來看,要想解決這麼多人的糧食問題,還是要靠自己才行。
當時,毛主席透過研究中國古代的屯田歷史,結合當時新疆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提出了兵團屯墾的模式。毛主席要求除了保留一部分部隊執行作戰任務以外,其餘部隊就地開展生產任務。
1950年1月,為鞏固邊防、加快經濟發展,減輕新疆當地政府和各族人民的經濟負擔,駐疆部隊將大部分兵力投入到生產建設中,當年實現糧食大部分自給、食油蔬菜全部自給。
當時的墾荒條件非常地艱苦,沒有住房,大家就睡露天、搭窩棚;沒有水喝,大家就搬石料自制水泥鋪水道,從天山飲水;沒有飯吃,大家就用鹽水煮小麥勉強充飢。就這樣,人民解放軍在極其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用自己的身體和生命開墾出一片片的耕地。就這樣,在一片荒蕪人煙的土地上出現了營房、倉庫、村落,全軍第二年就開墾出超過90萬畝耕地,植樹造林超過1000萬畝,生產出的糧食足夠駐疆部隊半年的口糧,蔬菜基本實現完全自足。
其實,毛主席在軍隊入疆屯墾之初就早已做了指示:“解放軍參加生產,不是臨時的,應從長期建設的觀點出發,而其重點,則在於以勞動增加社會和國家的財富。”這說明,對於如何治理新疆,毛主席早有打算,而新疆正在發生的一切正是按照毛主席的既定計劃在推進。
1952年2月,毛澤東向駐疆部隊發出命令:“你們現在可以把戰鬥的武器儲存起來,拿起生產建設的武器。當祖國有事需要召喚你們的時候,我將命令你們重新拿起戰鬥的武器,捍衛祖國。”雖然墾荒的條件非常艱苦,但是在毛主席的號召下,大家的幹勁非常足,各地想盡一切辦法克服重重困難,推進生產建設。
1953年,駐疆部隊有三個師的番號發生改變:十六師改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農業建設第五師,步兵第五師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農業建設第一師,十七師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農業建設第六師。這三個師改變番號以後,都在番號中加入了“農業建設”四個字,這無疑預示著這些軍隊此後的工作重心將轉向農業生產建設。
三、組建新疆建設兵團,解決千年歷史難題
在前期墾荒實踐已經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礎上,組建新疆建設兵團的時機已經成熟。1954年10月,中央政府命令駐新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第六軍大部,第五軍大部,第二十二兵團全部,集體就地轉業,脫離國防部隊序列,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
由此,新疆地區的軍隊墾荒由原來的自給性生產轉化為企業化生產,開始了正規化國營農牧團場建設。當時兵團總人口17.55萬人。之後,全國各地大批優秀青壯年、復轉軍人、知識青年、科技人員加入兵團行列,投身新疆建設,組成以軍事化的建制從事生產建設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兵團。
此後,新疆建設兵團業務範圍不僅侷限於農墾種植,還向工業、紡織業、建築業、交通業、商業等領域發展,承擔起社會經濟建設任務。
1975年,新疆建設兵團的建制曾一度被撤銷,不過在1981年又重新恢復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制。其名稱也由原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改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兵團開始二次創業。
新疆建設兵團不同於中國古代以往的戍邊屯田制度。
中國以往的軍事屯田制度側重於墾荒和軍事防衛這兩項職能,軍隊還屬於純粹的軍事組織,屯田所發揮的職能也只是保障戍邊軍隊的糧食供應,所以它對當時社會經濟發展基本上沒有什麼貢獻。
而新疆建設兵團的職能不只是墾荒和戍邊,他更是一個集黨、政、軍、企“四合一”的特殊管理機構,兵團設有行政機關和政法機關。雖然兵團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雙重領導,但是其管理機構又相對獨立,建立了“師市合一、團(場)鎮合一”的領導體制,自行管理內部行政、司法事務。通俗地說,就是一個師管理一個市,一個團管理一個場鎮或農牧場。
大家如果看過《伊犁河谷》這部電影,就非常清楚一個團管理一個農場是怎麼回事了。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先輩們在伊犁河谷開荒所發生的奮鬥和愛情故事。
同時,兵團又是一個“準軍事實體”,設有軍事機關和武裝機構,沿用兵團、師、團、連等軍隊建制和司令員、師長、團長、連長等軍隊職務稱謂,涵養著一支以民兵為主的武裝力量。
新疆建設兵團之所以實行黨政軍企高度統一的管理體制,以及“師市合一、團(場)鎮合一”的領導體制,因為這樣制度安排可以使兵團更高效的運轉。
目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土地面積7.06萬平方千米,佔新疆總面積的4.24%,約佔全國農墾總面積的1/5,是全國農墾最大的墾區之一。目前兵團下轄14個師(市),總人口超過300萬,耕地面積超過100萬公頃,生產總值接近3000億元,已成為中國經濟建設領域重要的力量。
新疆建設兵團這種獨特的體制不僅滿足了中央所要求的屯墾戍邊的要求,同時又可以參與當地的經濟建設,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這也解決了上千年來軍隊屯墾戍邊只能保障軍隊自身需求,無法推動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難題。
在此向老一輩兵團將士們以及正在奮鬥的兵團勇士們致敬!有了你們,才有我們繁榮和安定的邊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