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積善成德
太極拳進校園
準確地說,前不露手,是手不過前腳尖;後不露肘,即肘不到身後去。這是古代傳統太極拳的標誌性動作。楊振基說:“前不見手,後不見肘”也是這個意思。這是含胸拔背的必然結果。
古代拳論雲:“開合按勢懷中抱”,開,即兩大臂向兩側前方撐開;合,即兩隻小臂向前方合攏。這就是“按勢懷中抱”。兩手各管一邊,是由腳而腿而身,勁力傳遞的基礎,也是中土不離位,重心穩定和全身放鬆的基礎。前不露手,後不露肘,並不神秘。習練者逐漸把拳理弄明白,在行拳走架中,自然而然就能打出來了。
常見的毛病不少:
1、右攬雀尾,有人棚手超過右腳尖,前面見手了。如果右胯充分內縮,胸腹完全正面朝前,前棚的手腕垂直線落在右腳的蹠骨(ZHI骨,腳面上接近腳趾的部分)上,左腿的臀紋溝充分下陷,左膝充分向前,腰脊後撐拔背,前棚之手就不可能超過腳尖。注意,攬雀尾按的時候,容易前俯見手。
攬雀尾
2、野馬分鬃,兩手分開,易犯後見肘的錯誤,右肘移到兩肩連線的後面去了。正確姿勢應該是:左野馬分鬃完成時,俯視,兩臂和胸部是一個半圓,右臂肘不會移到兩肩連線的後面去。
野馬分鬃
3、搬攔捶。右拳回收,右肘易超出兩肩連線,後見肘原因是右拳主動往右腰側回抽所致。
搬攔捶
4、攬雀尾擠後回按,有人就露肘了。
按式
5、左摟膝拗步,右掌前推見手,原因是左胯沒內收。正確的動作是,俯視右臂前推,呈弧形,右掌正對鼻尖,右掌不超過左腳尖。
摟膝拗步
“前不露手,後不露肘”是太極拳整體水平的反映。它涉及到胯的內收,手和腳上下相隨一致,一動無有不動,不能妄動,太極拳的弧形運動,太極拳的內三合,外三合 等等。所以拳友們在行拳走架時,務必注意手和肘的正確位置。這也是通向太極殿堂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