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科莫多巨蜥,在動物圈裡可謂是無人不知,這種冷血兇殘的爬行動物被冠以多種稱號,最響亮的稱號當屬科莫多龍,幾乎快取代了它的中文學名,這個名稱一聽起來就充滿魔幻和神秘感,彷佛是從玄幻小說裡爬出來的洪荒巨怪。
很多人認為它是比肩獅虎灣鱷的強大掠食動物,還有人認為它可怕的毒液可以擊敗任何對手。這種生活在印尼偏僻島嶼上的爬行動物能在國內網路上享有經久不衰的大名,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早期自然紀錄片的影響。那科莫多龍的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它是否有實力和獅虎灣鱷一決高下呢?
科莫多龍的概況
科莫多龍,學名科莫多巨蜥,生物學分類是爬行綱有鱗目巨蜥科巨蜥屬,是現存體型最大的蜥蜴。英文名Komodo Dragon,但西方神話裡的Dragon和我國神話裡的龍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物,不過我這裡還是沿用科莫多龍的名稱。
科莫多龍只分布在印度尼西亞的小巽他群島中的幾個島嶼上,數量約6000條。其中科莫多島(Komodo)有1700條,弗洛雷斯島(Flores)可能有2000條,林卡島(Rinca)有1300條,莫堂島(Gili Motang)有1000條。科莫多龍曾分佈於整個弗洛雷斯島,但如今棲息地被壓縮到沿海的小範圍地區,帕達爾島的科莫多龍已經絕跡。
科莫多龍不會放過任何可以吃的食物,有爬行動物、鳥類、猴子、鹿、野豬、山羊和水牛,也會捕食未成年的同類,包括自己的後代。
相傳我國古代漂流到小巽他群島的水手曾見過這種恐怖的爬行動物,但歐洲人直到1910年才發現科莫多龍。當地人稱這種動物為“旱鱷”,認為它是一種陸生鱷魚,實際上科莫多龍水性極佳,游泳能力絲毫不遜色於鱷魚。1912年Peter Ouwens撰寫了一份報告,才讓科莫多龍為世人所熟知。1980年科莫多國家公園成立,包括科莫多島、林卡島、帕達爾島及其它小島嶼,1991年被列入世界遺產。
科莫多龍的體型
動物的體型通常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越大的動物越受人關注,所以早期的紀錄片為了提高收視率,就會在鏡頭上下點功夫,選好角度將科莫多龍拍出哥斯拉的感覺,由此給人們留下這種動物非常巨大的印象。和其它的爬行動物比起來,科莫多龍確實是“巨人”,但和其它大型動物比起來,它還是稍微遜色了些。
下面是科莫多國家公園四個島嶼的科莫多龍科考體型資料。
圖中資料是雄性和雌性合併在一起計算的,算是整個種群的平均體型。SVL是指吻肛長,是鼻尖至排洩口的長度,也就是去掉尾巴的長度,科莫多龍的尾巴約為全長的二分之一。
科莫多島226條平均SVL92.14釐米,平均體重23.47千克。
林卡島228條平均SVL86.29釐米,平均體重20.94千克。
這兩個島上食物豐富,食草動物的密度很高,所以科莫多龍的體型也是最大的。而Nuse Kode和莫堂島食草動物不多,所以生活在這兩地的科莫多龍自然也就小些。
上圖是科莫多龍全長與體重、身長與尾長的對應表,能夠對科莫多龍的體型有更深的瞭解。
此次實地測量的最大個體SVL154.05釐米,全長304釐米,體重81.5千克。
但這次資料是雄雌混合計算的,如果單獨計算雄性,平均體重約為30-40千克,大個體可以達到50千克,種群中約15%的大個體平均體重在60千克以上。
有記錄的最大野生科莫多龍全長3.04米,體重104千克。還有一條全長3.13米,體重166千克的個體,不過腹內有大量未消化的食物。
看到這,可能很多人會吃驚:科莫多龍怎麼這麼小?種內差異這麼大?其實這在爬行動物裡很正常。
爬行動物從卵中孵化出來時很小,生長緩慢且能終身生長,但成熟之後生長會變緩,體型受環境和年齡影響大。我們平時在影片圖片裡看見的大搖大擺的科莫多龍都是成熟的大個體,小個體會躲藏起來,因為科莫多龍有同類相殘的習性,大個體會捕食小個體。小個體很難見到,所以會讓人們誤以為所有的科莫多龍都這麼大。
我們再來看看科莫多龍的生長曲線。
2002-2010年在科莫多龍生存的5個島上研究得出結論:雄性的壽命可以達到60歲,艱鉅的繁育任務和激烈的種內衝突使雌性只能活到雄性的一半年齡。
上圖根據雄性和雌性的年齡得出的生長曲線。
雄性約在25歲之後生長速度會變緩,60歲時SVL可以達到160釐米,全長可超過3米,但體重要根據生存環境而定。雌性30歲時SVL可達115釐米。
由此看來,科莫多龍確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想要長成大個體非常困難。獅子老虎都能長到250千克以上,灣鱷全長可以達到6米,體重超過1噸。即使是最大的科莫多龍,也無法與獅子老虎相比,和灣鱷更是比不上。
那麼,科莫多龍的毒性可以彌補它體型的劣勢嗎?
科莫多龍的毒性
科莫多龍的毒性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幾乎成了它的終極大殺器,很有人認為它的毒性和劇毒蛇一樣,一咬就死。真實情況到底如何?
上世紀80年代的研究認為科莫多龍的唾液裡含有大量致命的細菌,可以讓獵物傷口感染而死,這種說法目前還在網路上流傳。本世紀初,生物化學家布萊恩·弗萊的研究表明,科莫多龍嘴裡的細菌不是它毒性的主要來源,顱骨的MRI掃描顯示它的下頜長有兩條毒腺,透過牙齒注射毒液。科莫多龍是現存最大的有毒動物。
科莫多龍長有60餘顆倒鉤狀的牙齒,長約2.5釐米,內側有鋸齒,能撕開獵物的皮肉,也能注入毒液。
科莫多龍的毒液屬於血液型毒素,能使獵物的血液無法凝結,血管擴張,心臟血壓降低,進而肌肉麻痺,意識喪失,最後流血過多而死。一條1.6米長的科莫多龍就有30毫克的毒液,16毫克的毒液就能殺死一隻40千克的鹿,只需4毫克毒液便足以讓鹿在短時間內喪失行動能力。曾有一個飼養員被科莫多龍咬了一口,持續流血近4小時。
研究還表明,科莫多龍並非總是咬一口後放走獵物使其流血死亡,而是撕咬和注毒相結合,以求快速殺死獵物。至於為什麼獵物經常逃走,可能由於科莫多龍咬合力並不強,很容易讓大型獵物掙脫,但最終還是會死亡。科莫多龍分叉的舌頭能夠收集空氣中的氣味,能夠追蹤到上千米範圍內的獵物。獵物逃走後,科莫多龍會不緊不慢的去尋找獵物,科莫多龍最高時速可以達到30公里,但通常爬的很慢。
科莫多龍口中的細菌也能起到輔助作用,但不是它主要的捕獵手段。科莫多龍長期食腐,口中積累細菌多達70餘種,可以傳播各種疾病,如敗血症、霍亂、破傷風、痢疾、傷害、鼠疫等,甚至還具有腐蝕性,能夠灼燒皮肉。科莫多龍胃裡可產生強酸,殺死對自己有害的細菌,其餘的則為它所用。科莫多龍口中流出的噁心的唾液加深了人們對這種動物的印象。
所以,科莫多龍會透過撕咬、注毒、細菌感染三種方式結合起來殺死獵物。除科莫多龍之外, 還發現薩氏巨蜥等擁有毒腺和細菌。
所以說,科莫多龍的的獵殺手段還是非常高超的,就算不被毒死,也會感染而死。科莫多龍的殺傷力不可小視,但受限於體型和行動能力,它無法與最頂級的掠食動物對抗。
總的來說,科莫多龍確實是一種能力超凡的爬行動物,否則無法挺過數千萬年的時間,經歷數次環境劇變而倖存下來,在它所生活的小島上,它確實是一方霸主,但對它也不可過於神話和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