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釣魚是最容易出現極端季節:要麼收穫很好或者爆護,要麼一整天一口都沒有,其他的季節即使是釣不到目標魚,但白條、小羅非、麥穗、鰟鮍這些肯定會過來整兩口。但冬天沒有就是沒有,沒有魚的時候小魚都沒有,有了小魚鬧窩那麼你釣到鯽魚也就不遠了。
造成這一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冬天的魚兒比較集中,它們有聚集在一起越冬的習慣,哪怕是獵食魚在冬天也會和其他魚擠在一起過冬且相安無事。這可能是因為符合越冬條件的地點不多:向陽、背風、無流動(一般深處和坑裡面不流動),所以它們都青睞這種地方大家都想到一塊兒去了。
可以說只要找到這種地方,哪怕你是新手、哪怕你不會開餌、哪怕不用調漂你一樣能釣得到不少魚,最起碼要比其他釣友漁獲多得多。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找到魚兒擠在一起的釣點呢?下面蓑笠哥分享一個自己的經驗,也是這些年觀測和實戰的總結,只不過這個經驗並非所有的地方都通用(很大很深的水庫)且需要一定的經驗累積。
這個經驗就是:看水色,魚兒聚集的地方水色要比其他地方渾濁或者深一些,這是因為水底的魚兒都想要往中間擠,因為中間溫度更穩定更高一些且相對來說比較安全,誰能保證這肉食魚就不吃東西了呢,看到了也害怕是吧?這就會導致它們的攪動水底的泥沙,而這些泥沙會導致水質變得稍微渾濁,雖說一條魚攪動不了多大浪花但是魚兒多了一定會。
這種現象一般出現在堰塘、散養塘、小型水庫、斷流和河流深坑、退水出來的沙坑、江河不流動的回水灣。只要你發現某一個區域比其他地方水色要稍微深一些,那麼你在這種地方釣鐵定不會打龜,只不過你可能要用長一點的杆子才能夠得著。你也不用打任何窩子,可能還會驚魚,直接掛上活兒丟進去就行,適當地逗一逗效果會更好。
當然也有可能天氣持續低溫、持續降溫、持續下雪這種情況下可能也不會有水色較深的地方,這種情況如果水不是特別深的話你可以撿一個大石頭砸在中間一點的地方,魚兒受驚會有鑽泥的習慣,這個時候會有泡泡和渾水冒起來的地方就是他們聚集的地方。砸了大石頭之後可能導致短時間內不開口,你可以在有渾水或者有泡泡的地方打個窩子然後等兩個小時來釣也是一樣的,魚兒不可能一直在泥裡面,過一會兒它會出來。
當然,我們還有更好的方法來判斷魚兒會在哪些地方做窩越冬,基於篇幅有限和不符合主題的問題我下一篇內容分享,如果你關注的話就能最先看到。你一個到釣點能準確判斷出魚兒越冬地點的釣魚人和一個到了岸邊隨便下竿的釣魚人最終的漁獲肯定是不一樣的。
我是蓑笠哥,希望你野釣爆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