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隨著地球數次地質時代的更迭,生物鏈的變化也隨之而來。直到第四紀冰川期人類出現並開始發展,時至今日人類文明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第一霸主。那麼在這之前,誰才是地球上真正的霸主呢?
細數“新近紀”之前的每一條生物鏈,恐龍和海洋生物佔據了生物鏈的頂端。但誰能想到還有一種生物同樣無比強大,曾幾次差點稱霸地球。它們,就是鱷魚。
雖然長著小短手但並不萌
鱷魚常年藏匿於河灣江灘和湖泊沼澤,以偷襲作為狩獵方式,拖住獵物進入水中將其溺死再進食。說起稱霸地球,不得不將鱷魚跟恐龍做比較。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鱷魚是灣鱷,又稱食人鱷,最長可達9米,最重可達1.4噸。
相比於恐龍,鱷魚的體積可能不夠看,但鱷魚卻是在跟恐龍誕生於同一時期,是跟恐龍搶地盤的硬實力物種。
鱷魚的演變與進化
地球誕生40多億年,人類根據生物特點將地球分為幾個階段,鱷魚就誕生於中生代的三疊紀,大概兩億年前。
三疊紀時期多數脊椎動物開始進化發展,出現了槽齒類爬行動物。直到晚三疊紀,鱷魚早期的亞種之一—法索拉鱷出現,體型最長可達十米。在當時的陸地上恐龍還未形成霸主地位,法索拉鱷就成為了位居統治地位的大佬。
三疊紀晚期鱷魚的統治地位居高不下,除法索拉鱷以外還有迅猛鱷、蜥鱷、撕蛙鱷。它們可以直立行走,形似恐龍但實際是鱷魚的祖先。以陸生脊椎動物為食,是當時頂級捕食者之一。
蜥鱷
在侏羅紀時期陸地逐漸被恐龍佔據,更由於許多動植物都處在休養生息的階段,恐龍便伺機稱霸地球,逐漸成為地球上最繁榮的優勢物種。爬行動物紛紛下海謀生,鱷魚就是其中之一。在海中,鱷魚家族誕生了兇殘的海生鱷魚,君王馬奇莫鱷,它甚至還捕食過恐龍。
隨著大陸板塊的遷移,陸地和海洋之間形成穩定的局面,地球環境變得更加適宜動植物生存。出現了大量哺乳動物和巨型蛇類,鱷魚徹底失去了陸地的掌控權,在海洋裡也無法獨當一面。又因為君王馬奇莫鱷的滅絕,鱷魚終於將目光轉向江河湖泊。
白堊紀時期終於讓鱷魚抓住了機會,透過不斷進化鱷魚家族終於迎來了最大的成員,帝鱷。徹底稱霸淡水溼地,成為沼澤統治者。
沼澤中的捕食者
白堊紀過去後鱷魚成功過演化出一支可以在海洋中自由生存的種類—特提斯鱷。逃過了白堊紀的大滅亡時期,順利鱷魚的“血脈”儲存下來。之後又演變成“森林鱷”,“西貝鱷”。時至今日,鱷魚在生物鏈中依然是最兇猛的捕食者之一。
鱷魚的鼎盛時期
說起鱷魚最鼎盛的時期,當屬白堊紀。帝鱷是地球上生存過體型最大的鱷魚之一,它們甚至以小型恐龍為食,長達13米的體型和靈敏的感官使鱷魚橫行霸道,無“恐龍”可擋。
它們像現在的鱷魚一樣埋伏在溼地河灘裡,等待獵物的到來,將獵物淹死撕裂。在恐龍橫行的白堊紀,憑藉帝鱷這一成員鱷魚家族也在地球上佔據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除了帝鱷,在白堊紀佔據溼地霸主地位的還有恐鱷。恐鱷的名字來源於科學技術給予它的形容“恐怖的巨鱷”。恐鱷因為巨大的體型和猛烈的攻擊能力,當之無愧成為淺海河灘的掌控者,恐鱷甚至還會攻擊與他同一棲息地的阿爾伯塔龍。
阿爾伯塔龍是霸王龍出現之前陸地上的食物鏈頂層,恐鱷與此等量級的恐龍極有可能發生地盤或食物的衝突。恐鱷也成為了鱷魚家族稱霸一方的代表“人物”。
有一種鱷魚知名度不大,但體積卻不小,它同樣是來自白堊紀的無棘腔鱷。儘管只發現了它的頭骨化石,但根據頭骨的體積科學家們推測其至少有著10米的體長,重可達6噸,是實至名歸的史前巨鱷。
雖然體型達到了巨鱷的標準,但無棘腔鱷的習性太溫和了。它們生活在海陸交匯的地方,與很多大型恐龍分享同一棲息地。無棘腔鱷有著醍醐一樣的大嘴,像鬚鯨一樣透過吸食魚群生存,並不會主動攻擊身邊的生物,它們喜歡懶洋洋的躺在沙灘上曬太陽。
由於白堊紀時期,地球上的環境適宜生物幾乎達到了生存平衡。無棘腔鱷頂著巨鱷的稱號,雖然沒有為鱷魚家族拿下“地盤”稱霸一方,但無棘腔鱷卻在體型上佔據了優勢,巨大的身型讓很多攻擊者望而卻步。
接下來這一種鱷魚並不屬於白堊紀,它來自距今800萬年前的晚中新世時期,它是普魯斯鱷,史前巨鱷之一。據估算普魯斯鱷的體長可達12.5米,體重達8噸,性情暴躁,威力無窮。它的咬合力超過霸王龍,是當時存在的最頂級的掠食者,在水中和陸地上隨意的捕食,在南美洲稱霸一方。
地球的“針對”
鱷魚確實在某一時期稱霸於一方,但它們並不是無敵的。可以說鱷魚家族真是太倒黴了!兩億年來,回回在馬上能稱霸地球時“被針對”,這是什麼意思?
三疊紀晚期的大滅亡造成了生物大面積滅絕,大陸板塊的分裂導致了強烈的火山運動,這次分裂運動是大陸形成後最強烈的一次火山運動。大面積的火山爆發,二氧化碳增加導致全球變暖,生存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這次大滅亡運動時鱷魚喪失了第一次稱霸地球的機會,保留下來的鱷魚大多都是體型較小較為靈活的種類,沒有稱霸地球的能力,只等繼續等待“時機”。
直到侏羅紀時期,鱷魚進入了海洋。這一時期恐龍開始發展壯大,將陸地牢牢地把控在各類恐龍的掌控下。
侏羅紀晚期,君王馬奇莫鱷的到來給了鱷魚家族一絲希望,可在這時候海洋類恐龍也開始進化發展。
君王馬奇莫鱷體長9米左右,但海洋類恐龍鯨龍的體長可達18米。雖然有研究證明馬奇莫鱷曾攻擊鯨龍,但在侏羅紀晚期至白堊紀早期海洋中的巨型魚類和巨型恐龍不在少數,君王馬奇莫鱷依然在稱霸的邊緣反覆橫跳。
終於有一次地球大滅亡中,君王馬奇莫鱷這一傳奇海鱷,也滅絕於地球的更新換代大洗刷中。
前文提到白堊紀是鱷魚最鼎盛的時期,鱷魚終於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棲息地—江河湖海的淺灘和沼澤,並稱霸於此。白堊紀時期也同樣是恐龍最繁盛的時期,其中暴龍算是當時失去立案頂端的捕食者之一,霸王龍就是暴龍的一種。分佈在白堊紀早期和晚期的帝鱷和恐鱷,貫穿了整個白堊紀的溼地統治者地位。
還沒等鱷魚再次奮起稱霸地球,有一次大滅絕開始了,“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徹底打斷了鱷魚稱霸地球的腳步。
這次滅絕事件毀滅了80%的物種,包含恐龍在內,多種的植物與無脊椎動物,也在這次事件中滅絕。大體型的鱷魚同樣也失去了稱霸地球的機會,它們同樣滅絕了。
但很多哺乳動物和鳥類卻躲過了這次物種大清洗,還有一部分小體積鱷魚同樣透過躲在海洋和江河湖泊裡,成功倖存了下來,森林鱷就是在大滅絕中倖存下來的鱷類。它們擁有足夠的食物,適宜的生存環境。
森林鱷還原圖
正當森林鱷開始佔領雨林沖出溼地,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又一次給了鱷魚重創。地球急劇升溫,全球快速變暖,這次極熱事件擾亂了地球的水迴圈,鱷魚作為冷血動物自然無法正常生存下去。同時氣候變暖還誕生了鱷魚的一大勁敵—泰坦蟒。這種森林巨蟒甚至可以生吞鱷魚,霸主之位由此易主。
急速高溫之後開始迅速降溫,泰坦蟒無法在低於三十二攝氏度的環境中生存逐漸滅絕。鱷魚再次重出江湖,西貝鱷迅速崛起。同樣崛起的還有恐龍的後代駭鳥,西貝鱷雖是時首屈一指的頂級掠食者,但駭鳥的特徵也十分強大,二者由此開啟了長達幾千年的霸主爭奪戰。最終西貝鱷滅絕於中新世末期的嚴寒氣候下。
在晚中新世時期,普魯斯鱷的出現給鱷魚家族帶來了曙光。它是當時最大的鱷魚的種類,是最頂級的掠食者,但最終卻滅絕於自身的優勢。由於沒有同量級的捕食者可以與它匹敵,它的對手就只有同類。它們身體過於龐大,生存過度依賴環境,一旦棲息環境遭到破壞,普魯斯鱷將會首先滅絕。
鱷魚的現狀
經過2億年的不斷進化,鱷魚最終保留下來23種鱷類,被國際上列為瀕危保護動物。它們按照古老祖先傳承下來的生存習性,依然生活在淺灘和沼澤,只不過它們再也沒有稱霸地球的野心了。由於人類的開發,鱷魚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差,繼而發生了很多鱷魚襲擊人類的新聞。
人類為了暴利甚至大肆虐殺鱷魚,鱷魚的血液、面板、脂肪對於人類來說都有利可圖。血液可以製成治療腫瘤的藥物,脂肪可以製成鱷魚油具有美容養顏的功效。最著名的就是鱷魚皮製成的各類箱包服飾,雖然已有許多著名品牌宣佈不再使用鱷魚皮製作商品,但還是有不良商人為了謀取暴利,偷獵屠殺。
為此很多國家開始了鱷魚養殖業,將人工養殖的鱷魚售賣從而變相保護野生種鱷魚的生存現狀。鱷魚逃過了地球恐怖的大滅絕,但卻沒有逃過人類的一己私利。
人工養殖的鱷魚
結語
直至現在,鱷魚依然堅挺地屹立在生物鏈中。它從2億年前而來,帶著物種血脈裡的堅韌不拔生存至今,堅守在祖先選擇的棲息地中,卻因為人類的侵佔節節敗退。從三疊紀的一百多種鱷類直到今日的23種,鱷魚苟延殘喘在人類文明的掌控下,再無稱霸的可能。
鱷魚艱難的生活到現在,被物競天擇保留下來,卻始終抵敵不過人類文明的入侵。在人類還沒有出現的時候,鱷魚就已經在地球上為了稱霸存活了幾個地質時代。鱷魚才是“老前輩”,人類應該尊重地球,尊重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