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海飛(版權文章、嚴禁轉載)
一、 魚的嘴型和吃口的關係
在《魚的基礎食性和釣法選擇》一文當中,我們介紹了魚的吻形、嘴裂、口位、牙齒和魚的食性、攝食特點之間的關係。就作釣而言,因為我們採用的多是商品餌料,而且有魚鉤和子線的牽絆,魚在就餌的時候,會表現出與在自然水域或者養殖條件下不同的攝食特點,也就是說,咬鉤和魚在自然條件下的進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嘴裂和口位,不但是判斷魚基礎食性的主要依據,還和魚的就餌方式密切相關,對作釣,尤其是調漂有著深遠的影響。
口上位的魚種,主要以生活在水體表面和上層的生物為食,其中又分為兩類:其一是吻比較尖、口裂比較大,以小魚、小蝦為主要食物的的攻擊性兇猛魚種如鱖魚、鱸魚、翹嘴。這些魚搶食兇猛,吃口乾脆,作釣手法以路亞或者活餌拖釣為主,和調漂的關係並不大。其二是吻圓鈍,嘴裂雖大卻是以浮游生物為主要食物的魚種如鰱魚、鱅魚。這些魚性情溫和,就餌時警覺性高,作釣方法以半水定層為主,加之上額內凹,所以對調釣以及餌料狀態的要求較高,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空竿或者脫鉤的情況。
口下位的魚種,主要以底棲生物或者塘底的腐殖質、有機碎屑為食,一般具有嘴裂較小,食相溫和的特點。口下位的魚種,額齒嚴重退化甚至消失,有些魚在上額部進化出了類似鋪路石那樣的厚厚的角質層,這種角質齒的結構有利於它們將附著在石頭、砂礫上的藻類刮下來,攝食效率因而大幅提高。有些口下位的魚種,甚至還進化出了腹部吸盤(如清道夫),這個吸盤讓它們可以依附於河底的石頭上,即便是在水流湍急的水域依然可以安然進食。因為上額突出,口下位的魚種在咬鉤的時候,上額容易觸碰子線,其結果一是容易讓魚產生警覺,二是容易導致浮漂假動作的出現,從而增加了作釣的難度,因而在調釣方面必須作出針對性的調整,比如採用鈍釣的方法。
口端位的的魚種品類繁多,數量龐大,是我們在實戰中的主要垂釣物件,大部分的鯉科魚種都屬此類。口端位的魚種很多都是雜食性魚種,根據季節,晝夜、性別、魚齡、個體大小以及活性等的不同,在食物的選擇和吃口方面存在很大的區別,因此,當作釣這些魚種的時候,不僅調釣方法千差萬別,而且有可能會出現某些突然的變化,讓釣手觸不及防。
二、 魚的吃口型別
嘴型,食性和食物喜好上的區別,決定了不同的魚種在就餌(咬鉤)方式上會呈現出千變萬化的特點,即便是同一魚種的不同亞種,在吃口方面也會存在細微的區別。魚類吃口的複雜性和多樣性,無疑為我們的作釣,尤其是漂相的判斷增加了難度,但是,這種複雜性和多樣性,其實也是有規律可循的。
歸納起來,魚的吃口主要有以下幾種主要型別:(見表13)
表13:魚的吃口型別
三、 魚吃口的變化
上面談到的魚的吃口,是魚在正常情況下的進食特點。由於季節、天氣、晝夜、幼魚和成魚、食物特性、攝食慾望、整體活性等方面存在差異,魚的吃口也會呈現出兩種典型的變化:其一是某些魚種會同時具備多種吃口的特點,其二是某些魚種的吃口會隨著外界因素的變化而變化。
以羅非魚為例,正常情況下,羅非魚的吃口為吸,但是,在拍攝《水底探秘》節目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當餌料的味型不對或者攝食慾望不強的時候,羅非魚的吃口以啄吞居多,特別是尖嘴羅非,在就餌時往往有用嘴唇先將餌球托起,過了三五秒後才一口吞下的習慣。除了啄吞,刮食是羅非魚另外一種比較典型的就餌方式。無論是在競技塘還是金魚缸中,我們都拍到過羅非魚橫著身體用上下額刮食池壁或者缸壁上的青苔的鏡頭,這,是羅非的天然習性和食性使然。交配期間的公羅非,呈現出來的則是另外一種更為激進的就餌方式,利用拖非或者路亞等釣法,我們很容易將具有攻擊性的公羅非釣上來,究其原因,是因為在此期間的公羅非,就餌的方式是典型的咬口。
又以草魚為例,正常情況下,草魚的吃口是吞,但是,在冬季水溫比較低,魚活性不足的時候,草魚的吃口會向吸和啄吞的方向發展。喜歡釣草魚的朋友都有這樣的經驗,在夏秋季魚攝食慾望強、活性足的時候,用鈍釣法,顆粒餌料釣草魚,浮漂的動作大且乾脆,以黑漂和大頂漂居多,但是在水溫低的時候,草魚的咬鉤動作相比之下要輕很多,表現在漂相方面以小頓口為主,由此可見外界因素對於吃口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影響魚吃口變化的因素有很多,在不同的條件下,魚的吃口,包括漂相都會有不同的表現(見表14)
表14:影響魚吃口變化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