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當地時間16日表示,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默克工廠發現了幾個小瓶,瓶上標有“天花”字樣。 CDC表示,還沒有證據表明有人接觸過這種病原體。 可怕的天花病毒“散落在外”? 天花因其在面板上引起的特徵性麻點而得名,在人類與病毒漫長的鬥爭史上,這是困擾人類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據估計,僅在20世紀就有3億人因它而亡。 通常,天花症狀會在感染病毒後的12至14天出現,高燒、嚴重的頭痛和背痛僅是最初症狀,患者隨後會出現起泡的皮疹,幾周後結痂。可怕的是,透過打噴嚏、咳嗽甚至呼吸,或者透過接觸結痂、皮疹水皰中液體甚至只是接觸患者的個人物品,天花都可以輕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但該病毒也是第一個透過疫苗接種被擊退的病毒。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在全球協調一致的疫苗接種努力下,天花被消滅。資料顯示,在此之前,這種病毒每年感染1500萬人,其中約30%的感染者死亡。 美國上一次已知的天花暴發是在1947年;全世界最後一次天花暴發發生於1978年的英國伯明翰,這次是實驗室事故,並非正常疫症暴發。 鑑於天花的致命性超強,目前世界上只有兩個號稱“高度安全”的實驗室儲存了它的樣本,其中一個在亞特蘭大的CDC總部,另一個在俄羅斯科利佐沃國家病毒學和生物技術研究中心。這一舉措其實有著相當大的爭議性。 早在1986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提議銷燬所有天花病毒樣本,不過由於美國與俄羅斯堅決反對,2002年的世界衛生大會同意暫存一小部分的病毒樣本作科研用途。 “看起來”完好無損 此次,在賓夕法尼亞州進行疫苗研究的工廠中,一名實驗室工作人員在清理冰箱時偶然發現了標有“天花”字樣的冷凍小瓶。該州衛生部稱共發現了15個存在問題的瓶子,其中5瓶的標籤上寫著“天花”,10瓶的標籤上寫著“牛痘”。 CDC、其管理合作伙伴和執法部門正在調查此事。一篇報道援引發送給國土安全部領導層的警示稱,CDC隨後將這些小瓶運送到了另一個地點進行檢測,而小瓶的內容物“看起來”完好無損。 “發現小瓶的實驗室工作人員戴著手套和口罩。我們將在適當時間提供更多詳細資訊。” 這種事不是第一次了 類似的事情2014年也發生過一次。 據CNN報道,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員工曾在校園的儲藏室裡發現了6瓶“天花”。當時員工正在一個實驗室裡打包搬家,在一個久未使用的儲藏室裡,這6瓶“天花”出現了。 報道稱,其中兩個小瓶內裝有真正的病毒。CDC當時也表示,沒有證據表明有人接觸過該病毒。 到目前為止,各國政府關於保留病毒樣本還是銷燬所有已知副本仍有爭論。大多數常規疫苗接種已於1972年停止,但軍事人員和一些研究人員仍在接種疫苗。儘管多項研究表明,接種過疫苗的人應有一定的終生免疫力,但CDC仍建議需要長期保護的人每3至5年接種一次天花加強劑。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