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是國際科學界通用的最高榮譽,能夠當選院士的科研工作者,通常要在自身領域做出開創性、系統性的重大貢獻,是終身榮譽。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是我國科技界的年度盛事,以主持身份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通常也是一名教授成長為院士的必由之路。
正因當選人數少,即便作為頂尖高校,在每一輪院士增選中也很難一次培養數位院士,對於數量眾多的地方高校而言,培養一位院士更是窮盡數十年之功和全校之力。因此,培養出一位院士,將是師資隊伍建設取得的重大突破。
1、河北工大培養出3位今年國家獎專案第一完成人,省內第一
今年獲得國家科技獎勵的專案,浙江大學總計12位本科校友主持的專案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全國居首。
西安交通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作為兩所實力強勁的工科強校,各有5位本科校友主持獲得本年度國家科技獎通用專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東北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各有4位本科校友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獎,十分出色。
在地方高校“賽道”,河北工業大學表現出色,力壓省內燕山大學(2人)、河北醫科大學(2人)、石家莊鐵道大學(1人),以3位校友主持獲獎位列河北省高校之首。
2、河北工業大學人才培養質量為何那麼高?
作為我國最早的培養工業人才的高等學校,河北工大曾創辦了全國最早的高校校辦工廠,“工學並舉”的辦學特色延續至今,河北工業大學的人才培養質量也一直位居省內高校前列,以科技屆校友為例,河北工大已培養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姜聖階教授、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柯俊教授、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獲得者李青等傑出人才。
建校百年,河北工大已經為國家培養了30餘萬名優秀畢業生,學校也先後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4項。
3、本校教授長期無緣主持國家科技獎、破局不易
儘管河北工業大學的人才培養質量不俗,但近年來的師資隊伍建設水平卻沒有達到應有的水準,位居全國少數沒有全職院士坐鎮的“雙一流”高校之列。河北工業大學歷史上曾經很有希望自主培養“院士”,陸儉國教授是全國聞名的電器可靠性領域專家,曾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但始終無緣“院士”稱號。
另一方面,儘管身為省內唯一“雙一流”,河北工大的經費卻經常“捉襟見肘”,預算長期位居省內3、4名水準,完全體驗不到鄭州大學、南昌大學那種眾星捧月的感覺,以至於北辰校區圖書館修了十年才告完工,已經連續九年未能以主持身份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
由此可以看出,河北工業大學雖有不錯的人才培養質量,但苦於經費不足。本年度河工大唯一院士候選人檀潤華教授再次“鎩羽而歸”,再次體現出河北工業大學需要增加撥款的現實需求。
擁有7400萬人口的河北,不能沒有工科強校,請善待唯一的“雙一流”高校--河北工業大學。
您對此事有何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