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或許因為自然風景不夠絢麗,以至於讓它不為遊客熟知,然而總有一些城市卻可以憑藉著豐富的文物成為馬且停的驚喜之地,比如遼寧瀋陽就是其中一處。
論自然風光遼寧瀋陽的確不算出眾,不過藏在市區的遼寧省博物館卻一定會成為人文旅行愛好者寶藏之地。
在進入遼寧省博物館參觀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座在遊客心目中有些小眾的博物館。它的前身為東北博物館,可是新中國成後的第一座博物館,憑藉著館藏11.2萬件,眾多寶貴的書畫精品入選了第一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名錄。如此看來遼寧省博物館其實並不簡單,反倒是相當耀眼。
在眾多的文物之中,我個人比較喜歡下面幾款文物,同樣非常適合人文旅行愛好者欣賞。
第1款文物:花樹狀金步搖
可以說遼寧省博物館館藏的金器數量在國內博物館也算是排在前列,尤其是“三燕”時期的金步搖更是成為遼博物眾多金器中的代表。
可以說中國的步搖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到了“三燕”時期,女性的金步搖頭飾更是流行。
下圖這款金步搖為慕容鮮卑時期的遺存,細細看的話,可以看得出來整個金步搖分為兩個部分,基座和樹幹。
基座部分為便於固定頭上的金博山,樹幹部分則是由13根樹枝組成,每一根枝幹上懸掛有極薄的純金葉片,可以想象得到當主人步行之時,這些葉片會隨之而動,彷彿就像像跳舞般靈動而又輕盈。
第2款文物:鴨形玻璃注
遼寧省博物館中的鴨形玻璃注為中國第一批禁止出國的文物,它出土於北票市馮素弗墓,整個玻璃器具長20.5釐米、腹徑5.2釐米呈鴨形,通體為淡綠色半透明狀。
器具的注水口如鴨嘴狀,拖一細長尾,可以看得出來整個器具重心在前,需要將水裝入腹部之後才可以穩定住。
據說如此造型的玻璃器具在中國早期歷史中僅此一件,也有人稱在三燕時期中國還沒有玻璃製造技藝,因此這款玻璃器具很有可能是來自古羅馬的舶來品,透過柔然國的草原傳入北燕大地,見證著草原絲綢之路的文明。
透過這些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墓主人的地位是何等了得,墓主人其實就是北燕天王馮跋的弟弟。
第三款文物:遼三彩
如果你去過西安或者洛陽的博物館後,一定會對於唐三彩刮目相看,然而同樣繼承了唐三彩工藝的遼三彩卻往往被遊客忽略。
在遼寧省博物館內專門用了一個展廳來介紹遼三彩的文化,和唐三彩一樣,遼三彩同樣多以黃、綠、褐三色釉,不過遼三彩在形狀上卻多了一些草原民族特色,尤其是雞冠壺、鳳首瓶、龜形壺、兔形壺等都帶著濃濃的契丹文化。
重點可以關注白瓷橫樑雞冠、壺黃釉劃弦紋鳳首瓶、鱔魚黃釉雕幾何紋穿戴扁壺等,它們都為你詮釋了契丹人簡素的設計風格。
當然作為一座國家一級博物館而言,遼寧省博物館的精彩之處絕非剛才提到的這幾款文物,像遼代北宋畫家武宗元-朝元仙杖圖、夏景山口待渡圖、耀州窯摩羯形水盂、歐陽詢《仲尼夢奠帖》、《草書千字文》、《簪花仕女圖》等都是當之無愧的國寶級文物,都值得慢慢欣賞。總之遼寧省博物館不算太出名卻足夠讓你驚喜。(作者:馬且停,人生在於行走,旅途需要記錄!)
遼寧省博物館旅遊貼士:
怎麼去:遼寧站可以乘坐130路到智慧四街全運三路站下,然後步行前往
門票:免費,需要提前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