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成都一網友釋出稱:自己寶寶剛剛學走路,父親就用刀在寶寶身後比劃著割“絆腳繩”,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這個習俗。
透過網友的影片看,這是一種“割絆腳繩”民間習俗,就是寶寶剛剛開始學走路的時候,用刀在寶寶兩腳之間做割斷繩子的動作,寓意為割“絆腳繩”,把絆腳繩割斷之後,小孩走路會走得更穩。
“絆腳繩”這個習俗有點深奧,人去世要套絆腳繩,小孩學走路要割絆腳繩,很多人並不太理解為何,卻總被老一輩要求這麼做!
在農村,很多小孩學走路都要割絆腳繩,一般是小孩剛剛學會走路的時候,家裡老人都說要“割絆腳繩”,長大後才走得快,走得穩。
做法就是孩子在前面走,大人在後面拿把菜刀跟著孩子的步伐做出割斷繩子的動作,有的則會放在孩子兩腿間做割開動作,嘴巴唸叨“剁了絆腳繩,寶寶長得猛;剁了絆腳繩,我寶走得快”。
我寶寶初學走路的時候,婆婆也是打電話回來,叫老公幫寶寶割絆腳繩。
其實,割絆腳繩是一個儀式,象徵小孩子可以走路,割開絆住腳的繩子後,就能走得更快更穩,做事情乾淨利落,不輕易摔跤。也象徵人生順順利利,少有波折與挫折。
為什麼要有割“絆腳繩”的這個習俗呢?才會走路的寶寶,什麼時候被拴上絆腳繩的呢?
這就與農村的喪葬風俗有關,這個習俗就“套絆腳繩”。
在農村,人去世後,在入殮收棺前,都會把逝者腳掌套上一根繩子,那根繩子俗稱“絆腳繩”!
這個風俗至今還在我們雲南的一些農村還在盛行,之所以要套絆腳繩,是說在辦喪事期間如果遇到貓從遺體上跳過,狗從屍體下竄過,就會形成“詐屍”,逝者就站起來。
所以農村都有“守靈”的習俗,孝子們要在辦喪期間為逝者守靈,其實就是看守遺體不讓其他動物靠近,以免發生其他意外。
為了防止守靈期間發生意外,人們便會用麻線套著逝者的腳掌,萬一逝者真站起來,也會因為有繩子而絆倒,或限制其行動,這就是“絆腳繩”的由來。
這根絆腳繩要一直套在逝者腳上,一直等到盛殮封棺的時候再解開。
但人們覺得,當逝者投胎轉世重新來到這人間的時候,那根絆腳的繩子還在,會影響人們的行動。所以有了小孩子剛學走路時,要割開絆腳繩的習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個習俗呢?
撇開那些傳說,割絆腳繩這個習俗其實可以看做是人們對孩子的一種祝福!
據說割斷了絆腳繩,寶寶走路就不摔跤了,表達了長輩們希望兒孫穩步向前、一生平安的良好願望。
婆婆還和我們經過一個故事,當時她們還在農村的時候,寨子裡面的一戶人家老人歸世後,在封棺的時候忘記了解開絆腳繩,結果安埋好老人後,老人家人一連三晚上都夢見老人託夢來,告訴他們忘記解絆腳繩了,老人一走路就摔跤,走不出去,之後他家又重新開棺把絆腳繩解了,老人才沒有再託夢回來。
割絆腳繩是一個習俗,也是一種儀式,更是一種民俗文化,希望有更多的人來分享和傳承我們的這些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