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文船小學的體育館裡面,羽毛球與球拍碰撞發出了砰砰乓乓的聲音,小“運動員”們加油打氣的聲音也是震耳欲聾。遠在場地外的教練員看著這幫平均年齡不到十歲的孩子們,目光中充滿著嚴肅和期盼。圖為比賽中的劉濟豪。
大浪淘沙,未來皆有可能,多年之後的世界冠軍說不定就是這裡面的一個孩子。而原本一個上二年級的男孩劉濟豪也是其中一個,他同樣有著一個冠軍夢,夢想著走上領獎臺,身披國旗,聽吶喊與歡呼,這也是他爸爸一直期待著的。
劉濟豪今年9歲了,老家在廣東省雷州市的一個村莊裡,從小到大一直跟著打工的父母在廣州市求學。小豪的姐姐也喜歡羽毛球,父母也在一直想將姐弟倆往運動員方面培養。剛上初中姐姐參加過校聯賽和省級青少年比賽,成績還算優異。小豪自然從小就是耳濡目染,去外面玩眼睛裡看得最多的也是姐姐打羽毛球,一拍一拍,來來回回充滿了力量和趣味。圖為病房裡的劉濟豪。
小豪上小學後就進了學校的羽毛球訓練營,這所體育館是小豪夢想開始的地方,可誰能想到後來這個地方會成為小豪永遠的痛。
2019年秋季的一天下午兩點鐘,體育館裡孩子們集合完畢,在訓練員的組織下開始了熱身運動,氣勢一如既往,但是其中小豪卻因為發燒狀態一直不佳,但他一直都在堅持。頭一天晚上小豪打了吊針,第二天就正常到學校上課,他不想錯過上學,更不想錯過訓練。圖為劉濟豪在參加比賽後和隊友捧起獎盃。
訓練過程中,小豪覺得乏力,做起熱身動作來都搖搖欲墜,放學回家後,他把自己的情況告訴了爸爸劉提文。劉提文看著兒子的高燒持續不退,還有加重的趨勢,不敢再繼續拖延,帶著小豪到醫院檢查,未料這次檢查,徹底把這一家人推入到了深淵。
10月3日,小豪在經歷了驗血、骨穿等檢查後,最終他被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醫院裡,劉提文緊緊地攥著孩子的檢查報告單,大腦一片空白,小豪媽媽也已經在走廊內哭得泣不成聲。圖為媽媽在照顧劉濟豪。
小豪也從媽媽哭紅腫的眼睛裡知道自己生了重病。為了求醫,父母帶著小豪輾轉多家醫院,羽毛球拍也被爸爸束之高閣。
之後的日子,小豪熬過了一次又一次化療,熬來了更加嚴酷的移植手術。2020年3月份,小豪的第一次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成功。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借遍了周圍所有的親朋,小豪在一個月後終於迎來了出院。但這次小豪沒能回到老家,也沒能拿到羽毛球拍,只能在醫院附近的出租屋,繼續小心翼翼地維持治療。圖為電梯裡的劉濟豪。
“醫院這個地方能救死扶傷,也能判人死刑,哭著來笑著走,哭著來哭著走,終究沒人想來。我們來了一遍又一遍,住了一天又一天,每次都備受煎熬。”小豪每個月都需要到醫院檢查,一家人每個月也都提心吊膽。轉眼七個月過去了,最糟糕的訊息還是傳來了,小豪的病情加重,一切都前功盡棄。圖為出租房裡的劉濟豪。
2020年12月,河北某醫院裡,小豪第二次進入到移植倉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再一次面對那間正正方方、四周都是牆壁沒有陽光的房間。這一次,小豪心裡要比第一次進倉還要緊張和惶恐,他清楚地明白,像他患的這種病,並不是多做一次手術就離痊癒的希望更進一步,而是因為越來越嚴重才不得不選擇再次手術,他十分害怕,害怕自己走不出那個房間,走不到陽光下。圖為劉濟豪和媽媽。
然而第二次小豪雖然成功出倉了,卻並沒有逐漸好轉。2021年4月,病情再一次惡劣起來,儘管小豪全家窮盡了所有辦法,努力尋找新的治療方案和進口藥,但基因檢測結果仍走向壞的方向。
“我們該怎麼辦啊,我們還能怎麼辦啊?”一家人走到了無助又無望的境地。小豪一家從沒有想過放棄,卻也不知道該怎麼堅持了,他們不知道方向和光亮到底在哪裡。“可能要準備第三次移植手術,這是小豪最後的希望了。”這時醫生的話成了照亮孩子的最後一絲光亮。圖為劉濟豪在寫字。
“我是不是還要進移植倉啊?”問完這句話小豪低著頭自言自語道:“再來一次就是第三次了,也不知道我還能不能挺過去。”兩年的時間,讓小豪變得與當初在體育館裡朝氣蓬勃、盡情吶喊充滿希望的樣子天壤之別。
而這兩年的時間,小豪的姐姐一直寄宿在同學家裡,沒有和父母弟弟見過面,電話往來得越來越少。她變得沉默寡言,開始叛逆,甚至放棄了羽毛球,讓父母覺得越來越陌生。圖為姐姐參加羽毛球比賽獲獎照片。
“姐姐不打球了,我也不能打了,爸爸我們家出不了冠軍了。”孩童的夢想就這樣破碎了。小豪的病房與熱鬧的街道相鄰,汽車喇叭聲、霓虹燈,滿是喧鬧,而在病房裡的小豪卻連想走上街頭的願望都覺得奢侈。
小豪要活下去,他喜歡站在窗邊看著底下人來人往的街道,偶爾看見一兩個揹著球拍的少男少女,穿著校服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會目不轉睛地看好久,臉上露出一絲羨慕的神色。圖為病房裡,劉濟豪在吃飯。
回過頭來,病房內的景象與窗外隔天隔地,血液科大多都是苦難生離。小豪堅持下去的信念大概全靠著對窗外美景的嚮往來支撐,不然面對的全是化療、放療、感染、可怕的移植倉、大把大把的藥物、無盡的排異痛苦,誰又能在這些中還想著活下去。圖為病房裡的劉濟豪。原創作品,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攝影頭條##感光計劃#
如果你願意幫助孩子,可長按識別二維碼檢視專案詳情,進行捐助。如不能識別,可將二維碼儲存到手機相簿,開啟掃一掃,從相簿中選取二維碼進行掃描識別。該專案由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發起,在民政部指定的網際網路募捐資訊平臺"水滴公益"發起募捐,並負責專案的稽核、執行及資訊反饋。該專案最終解釋權歸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所有。監督電話:010-58138033。
"感光計劃"為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募捐平臺搭橋,釋出困境家庭的圖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該計劃是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圖片公益專案。如有困難,可私信"感光計劃"官方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