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山東八路軍出色抗日戰績
1939年由羅榮桓與陳光率領八路軍115師部及部分主力,人數不足萬人,進入山東開展抗日遊擊戰爭。
到1945年日本投降時,山東八路軍正規部隊已發展到27萬人,約佔當時全中國八路軍總數的1/3;山東解放區面積佔山東全省面積92%,除了青島、濟南幾座大城市外,其餘地區全在八路軍手中。
山東抗日根據地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撐了山東八路軍的軍事勝利。
八路軍在山東根據地經濟上實行“物資本位制”,是山東抗戰經濟強大的原因。
02 山東八路軍的“物資本位制”
在二戰爆發時,國際流行“金本位 制”,即政府要發行貨幣,必須依照手裡持有的黃金數量,發行相應額度的貨幣。
一旦貨幣超發,這些貨幣無法按原來價格買到相應黃金,那這個國家的貨幣信用就會崩潰,引發通貨膨脹。
八路軍一窮二白,沒有黃金,更沒有外匯,按正常理論根本無法發行自已的貨幣。沒有自已的貨幣,抗日根據地的市場就被日本人的銀聯券所佔領。
日本人拼命發銀聯券,山東根據地一度出現通貨膨脹。
八路軍發現山東盛產海鹽,是當時北方重要的海鹽產區,而且山東海鹽產區主要集中在幾個地方,這幾個地方正好處於抗日根據地之內,八路軍能控制食鹽的生產和銷售。
鹽是人生存不能替代的東西,屬於戰略物資。
於是,八路軍對鹽的生產和銷售進行統一管理,實行“統購統銷”,即任何人要買食鹽,必須用八路軍發行的“北海幣”。
山東抗日根據地把自已發行的“北海幣”與食鹽掛鉤,用食鹽支撐北海幣信用,實施“物資本位制”。
03 為何說八路軍的金融思維超前呢?
同樣的政策,在30年後美國人一模一樣使用。
20世紀70年代,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金本位制終結,美元與黃金脫鉤,美國人如何確保美元貨幣的信用呢?
美國人推行“石油美元”,讓美元與石油掛鉤。
就像鹽對人來說不可替代,石油對現代工業來說同樣無法替代。
當時沙特和歐佩克的石油產量佔全球的2/3,美國人軟硬兼施,強迫加說服,讓沙特和歐佩克先後接受美元作為石油的結算貨幣。
有了石油這個支撐點,美國就維持住了美元的霸權地位,到後來,世界70%的國際貿易都要用美元來結算。
“食鹽北海幣”和“石油美元”,異曲同工。
04 “物資本位制”貨幣戰大獲全勝
不久,八路軍又加入花生,花生油料作物,食油也是人生存必須的東西。食鹽和食油,一下子有力支撐住了八路軍“北海幣”的信用。
雖然規定老百姓買食鹽食油必須用北海幣,但八路軍的食鹽食油質量很好,價格非常合理,甚至比敵佔區還便宜;而且八路軍從不摻假和缺斤少兩,童叟無欺。所以,根據地老百姓非常樂意接受北海幣。
敵佔區商販要想獲得食油食鹽,必須從根據地買貨,買貨手裡必須得有北海幣,怎麼獲得北海幣呢?
商販們只能想方設法把鋼鐵、甚至軍工用的原材料倒騰到抗日根據地,賣給八路軍,這樣才能拿到北海幣,才能買油買鹽。
日本人千方百計對根據地進行封鎖,但效果不佳。偽軍對這事睜眼閉眼,日本人在前面封鎖,他們在後面開後門,偽軍也需要油鹽,也需要北海幣。
沒過多久,原先日本亂髮行流入根據地的銀聯券,面值幾十億,被硬生生從根據地擠出來,倒流回敵佔區,導致敵佔區通貨膨脹。
越是通貨膨脹,敵佔區百姓越拋棄銀聯券,持有北海幣。最後,北海幣跟著到了敵佔區。
抗戰結束前夕,北海幣已經在經濟戰場上控制了整個山東,周邊的國統區和敵佔區都開始儲備北海幣。
後來,主持山東根據地經濟工作的八路軍負責人說:
“我們每發行一萬元貨幣,至少五千元用來採買糧食、棉花棉布、花生等重要物資。如果物價上漲,我們就出售這些物資回籠貨幣,平抑物價;如果物價下降,我們就增發貨幣,收購物資。
我們用這些必需物資來掛鉤貨幣的發行,比飢不能食、寒不能衣的金銀要優越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