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誕生於解放戰爭時期,只用繳獲的日製武器,卻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大顯神威。
它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擊落2300架戰機,創造了奇蹟,中國人民志願軍高炮部隊為保護國家領土主權。
捍衛戰場制空權和反擊美軍強大的空中絞殺力量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在北京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中,至今仍陳列著一門37毫米高射炮,而在防盾板上噴繪有10顆紅五星,它向參觀的人們訴說著當年抗擊美帝,保家衛國的輝煌歷史。
志願軍高炮部隊是如何組建的,它又為何成為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最為強大的防空力量。
甚至連美軍飛行員都驚呼“志願軍高炮防守下的天空可怕極了”,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高炮部隊又立下了哪些赫赫戰功。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到1945年解放戰爭剛剛開始的時候,彼時的人民解放軍剛剛進駐東北地區,部隊那會基本沒有所謂的防空力量。
基本只能是保持隱蔽,無法反擊,而透過繳獲東北日軍遺留下來的武器裝備,這才建立起第一支高射炮大隊。
次年發展為高射炮團。事實上整個解放戰爭期間,高射炮部隊的發揮屈指可數。
直到1949年中共中央從西柏坡進駐北京城的時候,華北軍區這才建立了京津防空司令部,正式開始了城市要地防空力量的組建。
那會的解放軍高炮部隊,全軍高炮部隊只有8個團,裝備的是少量美、日製舊式高炮,沒有雷達,部隊技術水平也比較低。
面對退守臺灣的國民黨反動派時常派來的偵察機,甚至沒能擊落一架,海峽對面的囂張氣焰。
1950年朝鮮半島爆發的戰爭更是讓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意識到,國家防空力量和高炮部隊的重要性。
事實上早在1949年建國前,毛主席為首的中央領導就著手開始加強解放軍炮兵部隊的武器裝備。
當年6月至8月劉少奇率中共代表團秘密訪問蘇聯,就同斯大林方面協商了有關武器裝備方面的支援,並最終敲定了進口高射炮的協議。
訂購蘇制37毫米高射炮240門,85毫米高射炮120門,其中的85毫米大口徑火炮主要用於打擊中高空目標,37毫米則用於打擊中低空目標。
它也成為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志願軍使用的主力高炮武器,1949年8月高射炮兵學院在瀋陽成立。
一年之後這支新中國剛剛誕生的全新兵種將在那片異國他鄉的土地上大放異彩。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北朝鮮方面在其領導人金日成的帶領下,更有著蘇聯軍事專家的援助,起初朝鮮人民軍的進攻勢頭非常勇猛。
南朝鮮方面顯然並未做好大規模戰爭的準備,僅僅三天南朝鮮首都漢城便失守了,接下來的戰局情況更是呈現“一邊倒”的局面,朝鮮人民軍的步伐勢如破竹。
到了7月底剩餘的南朝鮮軍隊和駐防美軍被壓縮到最後的一座城市-釜山。
美國人起初就打算強行干涉朝鮮內戰,在朝鮮戰爭爆發的6月27號就派遣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封鎖了臺灣海峽,組織我解放軍攻打臺灣。
而見到朝鮮內戰形勢危機,更是操縱聯合國先後通過了干涉朝鮮內戰和組建所謂“聯合國軍”的決議。
美國遠東部隊司令,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擔任“聯合國軍”總指揮官,隨後的仁川登陸、跨過三八線進軍和派遣軍機轟炸中朝邊境。
美國人絲毫沒有意識到新生的中國正在下定決心保家衛國,我們不能坐視自己的鄰人受到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更有著無比堅決的信念去維護新生的人民政權。
而當時已經成立了東北邊防軍,他們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衛中朝邊境不受美軍飛機的轟炸,這是我軍高炮部隊的首次亮相。
中央軍委火速調集中南軍區和華東軍區的4個高炮團到中朝鴨綠江邊境佈防,尤其是輯安、安東、長甸河口三座通往朝鮮的渡口橋樑和重要戰略建築-水豐發電站。
1950年的十一國慶,北京中南海的中央機關幾乎是每夜燈火通明,毛主席為首黨中央和國家領導人面對朝鮮戰局的嚴重惡化,美軍已然將戰火燒到了中國境內。
我們毅然決然地作出決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0月19號晚,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從輯安口岸渡過鴨綠江秘密入朝,而38軍中正有志願軍新組建的高射炮部隊。
按照原定計劃,高炮1團一部配屬39軍從長甸河口過江,高炮14團一部配屬38軍。
但由於隨38軍行動的高炮14團缺乏夜間山地偽裝行軍的經驗,接連遭遇翻車事故和敵軍空襲,失去了大部分裝備輜重,只能回國修整。
事實上初期真正到達朝鮮戰場並擁有作戰能力的高炮部隊,只有39軍的高炮1團,而他們的首次戰鬥也即將到來。
1950年11月1號,美軍騎兵第1師第8團進入雲山境內,這是入朝志願軍第一次面對美國軍隊,當時的志願軍第39軍從東北、西北、西南三面對雲山地區完成了包夾。
39軍以劣勢裝備,發揮優良的戰爭技巧和經驗,殲滅美騎兵1師第8團大部和南朝鮮軍第1師第15團大部,共斃傷俘敵2000餘人,其中美軍1840餘人。
而這場戰役甚至還有意外驚喜,便是志願軍部隊居然擊落了敵方戰機,這令志願軍司令部方面感到非常欣喜,戲劇性的是原本地面戰鬥已然結束。
39軍的高炮1團展開部署,掩護部隊打掃戰場,這時美國人的飛機突然出現了,高炮部隊發揮的機會來了。
11月2號下午,美軍多架F-84、F-51戰鬥機飛抵雲上上空,對正在打掃戰場的我軍展開攻擊,當時高炮1團的戰士們甚至還沒有配發到蘇聯採購的高射炮,而是解放戰爭繳獲的日式75毫米高炮。
這種日式高炮年代久遠,起初用於對付傳統的螺旋槳飛機,但隨著戰爭的發展,尤其是美軍已然裝備的更為先進的噴氣式飛機,這樣的高射炮在二戰後期就落伍了。
更不用提現在它出現在1950年的朝鮮戰場,美國F-84雷電是二戰後裝備的第一種噴氣式戰鬥機,其飛行速度遠超此前志願軍戰士們遇到過的對手。
還沒等炮手調整好角度,飛機便早已飛出了瞄準鏡的範圍,囂張的敵軍飛機不斷盤旋在戰士們的頭上,為了挫敗敵人,志願軍戰士們開動腦筋。
調整思路,拿出了戰場拼刺刀的精神,將射擊距離定在了1800米,炮彈引信的信管點在了4秒,這意味炮彈只要打出便會在極短的時間內爆炸。
戰士們的方法產生了奇效,極大提升了打擊低空目標的命中率,在第一輪齊射的時候,便擊落了一架美軍飛機,這家美軍F-84戰機在被命中後起火墜落。
成為了志願軍高炮部隊入朝以來擊落的第一架噴氣式飛機。兩天的戰鬥下來,高炮1團擊落敵機2架,擊傷10餘架。
我們雖然武器裝備落後於美軍,但充分發揮戰鬥智慧和堅韌品質的志願軍高炮戰士首戰便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時間來到1951年夏,此時的朝鮮戰場上志願軍和美軍的對壘陷入焦灼,美國人被打退到三八線以南後,便再也無法完成反攻。
他們便計劃著新的戰略企圖利用強大的空中力量,不斷打擊和摧毀志願軍後方的補給和支援,其中包括一些重要的交通線和橋樑。
“絞殺戰”的發動是美帝國主義在新形勢下選擇了更為嚴峻的挑戰,美軍將遠東空軍絕大部分兵力全部投入到這場戰鬥之中。
加之1951年夏季朝鮮北部又發生了特大洪水災害,這對志願軍的後期補給造成了極大的影響,9月24日中央軍委致電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提出“必須加強鐵路運輸線上的高射炮部隊”。
隨後志願軍司令部開始挑戰高炮部隊的部署,將朝鮮北部分為了4個防空識別區,實施分割槽設防。
而在這一期間志願軍高炮部隊的戰績更是突飛猛進,9月間美軍飛機被擊落32架,擊傷233架,10月份被擊落33架,擊傷238架。
志願軍高炮戰士搭建的防空火力網極大震懾了執行轟炸和攻擊任務的美軍飛行員,美軍的艦載航空兵甚至不敢執行。
形成川至高原鐵路沿線的轟炸任務,他們將這一位置稱之為“死亡之谷”。迫於志願軍空軍和防空力量的不斷加強,美軍不得不調整戰略。
將原本的全面轟炸轉為重點攻擊,企圖破壞清川江以南、平壤以北的鐵路,阻斷志願軍後期補給。
而志願軍方面也積極改變,將掩護鐵路運輸作為後續高炮部隊的戰鬥任務。我們提出“集中兵力、重點保衛”的作戰方針。
志願軍高炮部隊與鐵道部隊和後勤官兵共同努力,捍衛了這條炸不爛、打不毀的鋼鐵運輸線。
敵人眼見轟炸目標達不到既定的效果,也隨即轉變思路,在地圖上區分了志願軍防空火力的疏密點,進而針對防空力量空白的地區展開攻擊。
我們又發揮的優良的作戰傳統,方針政策改為了“重點保衛、高度機動”,我們的志願軍高炮兵玩起了機動靈活的運動戰。
敵人往往事先並未覺察到某一地區部署有我方的防空火力,在提前轉移和精妙的隱藏偽裝下,敵人的飛機被打的落花流水。
1952年5月8號配屬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的高炮24營在一天13小時之內就創造了擊落美軍飛機7架,擊傷18架的驚人戰例,並受到了志願軍司令部的通電嘉獎。
可以說,美國人發動的絞殺戰到了最後,自己都無法忍受這樣難以接受的空軍損失,遠東空軍內部對於絞殺戰法更是嗤之以鼻。
抗美援朝戰爭歷經五次戰役,最終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趕回了三八線以南,1951年末美國方面提出停戰的要求,10月25日雙方在板門店召開停戰協議會談。
但美國人在這場會談開始,就抱著傲慢蔑視的姿態,幾次談判下來雙方針對停戰分界線、戰俘移交等問題無法達成共識。
美軍代表甚至叫囂道,既然談不攏就讓飛機大炮和機關槍去說話。而我方代表則強勢地回應道,美國人在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更不可能在談判桌上得到。
1952年10月“聯合國軍”第8集團軍司令範弗裡特發動金化以北的上甘嶺戰役,這場朝鮮戰爭史最為慘烈的拉鋸戰正是開始。
或許是美國人一開始就意識到,無法再將戰線重新推回到三八線以北,這場戰役的意義就變為了美軍釋放戰略壓力和對志願軍心理打擊的最後一役。
範弗裡特下令炮兵、空軍展開了前所未有的火炮和轟炸,近10月14號一天,就向上甘嶺戰場上傾瀉了30餘萬發炮彈。
大批的戰鬥機和轟炸機不間斷地盤旋於戰場上空,尋找志願軍有生的防空火力和戰場防禦兵力。
10月27號誌願軍電令野戰高炮64師610團配屬15軍參加上甘嶺戰役,這個時候的志願軍高炮部隊在補充到了蘇聯武器和技術人員後,作戰能力也大幅提升。
不僅如此他們還承擔了火箭炮部隊的防空重任,在高射炮部隊的掩護下,我們的喀秋莎火箭炮9次進出陣地,7次齊放,均未受到敵方空軍的攻擊。
高炮部隊在整個上甘嶺戰役期間,同樣不斷開發著新的戰法和戰鬥經驗,他們也從步兵那裡學會了構築坑道陣地,為了規避敵方炮火的攻擊。
志願軍高炮部隊在山體反斜面地區構築坑道和掩體,並銜接了各個坑道的聯絡溝通,不斷變換著高炮的位置,極大的降低了敵方打擊受到的損傷。
根據後來的戰史統計,上甘嶺戰役期間志願軍高炮團和各獨立高炮營共擊落擊傷敵機約270餘架。
美國新聞報道稱,一位參戰的美軍飛行員開回滿是彈孔的飛機,落地之後第一句話就說道“金化以北的天空可怕極了”。
美國人眼見正面戰場無法完成目標,便想著故技重施,他們幻想繼續炮製一個“仁川登陸”,企圖一舉扭轉整個朝鮮戰場的格局。
但遠在北京的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對此早已預備,我們不可能讓美國軍隊再度開展一次兩棲登陸戰。
朝鮮西北部的安州地區,是志願軍防範美軍登陸西海岸的主要戰場,美軍為了完成這次的登陸作戰,甚至組織了一次名為“購買計劃”的大規模空中襲擊。
志願軍司令部為了抗擊敵方來勢洶洶的空中力量,調集共15箇中高炮連和8個小高炮連。
1953年的1月9號晚,安州地區的上空戰雲密佈,美國遠東空軍54%的兵力集結於此,飛機的轟鳴聲響徹黑夜。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中國志願軍的高炮部隊早已等候多時,一場血戰即將爆發。
美軍夜間先是派遣B-29高空轟炸機進攻,白天則是高速俯衝轟炸機抵近衝擊,黑夜被從地面射出的高射炮彈點亮,探照燈不斷閃耀。
高射炮彈如火舌一般飛向空中,戰鬥從夜間一直進行到了白天,時不時就能夠聽到一聲爆炸的巨響,燃燒著的美軍飛機不斷墜向地面,進而再引發一次爆炸。
高炮502團1連是扼守美軍攻擊清川大橋的重要力量,接連幾天的戰鬥,原本隱藏在蔥鬱山林中的高速炮兵們,此刻身邊只有被炸得焦黑的土地和樹木。
隨著志願軍不斷調集兵力協防美軍的海岸攻擊,美國人意識到中國的防空力量已然在這場戰爭中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他們最終放棄了這場沒有意義的空中戰鬥。
安州防空戰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防空作戰,我方誌願軍部隊面對敵軍強大的空中力量,共擊落敵機15架,擊傷敵機50架,使得美軍西海岸登陸計劃成為了泡影。
在整個朝鮮戰爭期間中,聯合國軍航空兵部隊在整個戰爭期間一共戰鬥出動高達1040708次。
歷時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美軍的飛機天天都在起飛,我們缺乏強大的空軍部隊和先進的飛機,也沒有密集的防空火力覆蓋。
但偉大的志願軍將士發揮了極大的智慧和堅強的意志力,不斷反擊這些侵犯朝鮮上空的敵機。
到了戰爭結束的時候,我們已經從當初只有一個團的高炮部隊發展到四個野戰高射炮師和21個城防高射炮團。
志願軍高炮部隊共擊落敵機2335架,擊傷7512架,美國遠東空軍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志願軍高炮部隊的貢獻如同那門陳列在軍事博物館中的高射炮一樣,它上面的十顆紅五星永遠散發著光芒,這些志願軍高炮戰士們的功勳將被歷史所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