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爆發時,日軍的武器裝備比我國軍隊要好很多,尤其是日軍的炮兵部隊幾乎具有壓倒性優勢。
在當時的中國軍隊中,只有中央軍和晉綏軍有較大規模的獨立炮兵部隊,其他各地方軍只有一小部分山野炮。
對絕大多數中國軍隊來說,迫擊炮往往就是最好的武器。
而在實戰中,迫擊炮往往是營級以上部隊才能編配的,還要受到炮彈供應的極大限制。所以具體到步兵營連部隊中,機槍往往就是最好的武器。
當時我國軍隊裝備的機槍有很多種,大家所熟知的捷克式輕機槍只是其中的一種罷了。
在裝備較好的部隊,比如中央軍的調整師,每個步兵連即可裝備9挺輕機槍,每個步兵營可裝備6挺重機槍。
在裝備中等的部隊,每個步兵連可裝備6挺輕機槍,每個步兵營裝備3到4挺重機槍。
在裝備一般的部隊中,每個步兵連則裝備3挺輕機槍,步兵營倒未必有機槍連了,可能會集中到團一級搞個機槍連或是機炮連,裝備3到6挺不等的重機槍。
裝備更差的部隊,一個步兵連就一兩挺機槍,一個步兵團就一兩挺重機槍,甚至是沒有重機槍的情況也是存在的。
由於在全面抗戰爆發前,中央軍及各地方軍均列裝了為數不少的機槍,而且透過外購和自產也儲備了不少。戰爭爆發後,透過繼續外購和自產,也有相當數量的機槍供應部隊(補充輕機槍85480挺、重機槍23664挺)。所以,國軍部隊一般都能保證尚可的機槍裝備量。
到1945年時,國軍陸軍作戰部隊有輕機槍65190挺、重機槍16309挺,其實僅以機槍數量而論,已是當面日軍的2倍有餘了。
在對日軍的實戰中,這些機槍發揮出了很大的作用。
而在八路軍中,全面抗戰爆發時,全軍機槍只有幾百挺。抗日戰爭中,國府曾補充機槍大約200餘挺,八路軍其他的機槍來源主要就是作戰繳獲了。
到1940年百團大戰時,八路軍全軍有機槍大約1590挺,而當時八路軍的規模是160到170個團,平均每個團裝備不到10挺機槍,當然子彈更少。
到1945年抗戰勝利時,我全軍裝備的機槍估計是大幾千挺。其中主力部隊的步兵連可裝備3挺輕機槍,團有機炮連,個別精銳部隊步兵連的輕機槍裝備量也有6到9挺,不過這種情況不太多。
而我們回到文章題目中的問題,抗日戰爭中我國有那種一個軍就能裝備上千挺機槍的部隊嗎?
要說新四軍在抗戰後期,那肯定輕重機槍有上千挺了,但我們也知道那時的新四軍其實是一大戰略集團,已經不能用正常的軍編制去衡量了。而如果以正常的體量來計,無論八路軍還是新四軍也沒有那麼多的機槍,所以這個問題我們主要看國軍那邊。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時,國軍的編制也很雜亂,軍的實力數不一致,另有大量的獨立師存在。但這一時期,恰恰有個別軍可以裝備上千挺機槍。
我們前面說過,中央軍的調整師裝備的機槍量是比較大的。
以前兩批基本調整完成的20個師來計,每個師理論上都會裝備324挺輕機槍和72挺重機槍,兩項合計則有近400挺之多。
而實際上,其輕重機槍的裝備量往往還只多不少,如36師的實際機槍裝備量達到了427挺。
很顯然,有這樣的3個師編成一個軍,那麼所裝備的輕重機槍數肯定便破千了。而當時,恰恰就有這樣的軍。
我們都知道中央軍三大派系之一是陳誠系,該系也有“土木系”之稱,其基幹部隊就是第18軍第11師。
全面抗戰爆發時,第18軍的編制很大,下轄第11師、第14師、第67師、第98師。
其中第11師、第14師、第67師在首批10個調整師之列,輕重機槍都是滿編狀態。也就是說,僅僅這3個師裝備的輕重機槍數,就已經超過了1000挺。
而剩下的那個第98師在1937年的第三批10個調整師之列,這批部隊雖然沒有像前兩批20個師那麼充實,但輕重機槍其實也是不缺的。
所以說,在1937年的國軍中,第18軍便是那個裝備1000多挺機槍的“超級軍”。實際上也正是由於裝備相對較好,該軍才能在淞滬會戰中與日軍鏖戰羅店,否則是不容易撐住的。
當時胡宗南的基幹部隊第1軍,轄第1師、第78師和補充旅,第1師和第78師在第三批調整師之列,輕重機槍應該不會缺少,加上補充旅及其他直屬隊,估計輕重機槍也能裝備1000挺左右。
而湯恩伯的第13軍,轄第4師和第89師,這兩個師在第二批調整師之列,裝備約800挺輕重機槍。衛立煌系統的第14軍,轄第10師和第83師,這兩個師也在第二批調整師之列,裝備約800挺機槍。
在實際抗戰中,第94師一度加強到13軍方向,第85師加強到第14軍方向,所以這兩個軍實際可使用的機槍數要更多。
在中央軍之外,各地方軍其實是不會裝備這麼多機槍的。一般來說,地方軍的步兵連裝備6挺輕機槍就不錯了,所以精銳地方軍的師有200多挺機槍,每個軍有六七百挺機槍便不錯了。
比較例外的是西北軍29軍,該軍裝備的肯定上千,但這個軍也比較例外,因為它實際上是一個集團軍的編制,下面每個師基本都是個軍的實力了。
比如張自忠將軍的38師後來改為59軍,輕機槍的裝備量就有700多挺,不過原29軍部隊重機槍裝備量不大,因此機槍裝備量不會超過1000挺。
抗戰中期國軍調整編制,基本每個軍轄3個師,每個師按編制裝備輕機槍172挺、重機槍54挺。當然具體有的師裝備多點,有的師裝備少點,比較充實的三師制軍可裝備600到700挺輕重機槍。
這樣的配置雖然較全面抗戰初期的調整師精銳有所降低,但是抗戰中期國軍的每個師只有三個團。考慮到當時軍隊的編制、兵力的充實程度以及彈藥的補給情況,其實每個連配發6挺輕機槍也不是不夠用。
不過由於老蔣對中央軍和雜牌軍之間親疏有別,所以只有中央軍的嫡系部隊和部分雜牌軍的精銳才能夠補齊機槍的缺額,對於一般性的雜牌軍而言,機槍的裝備量其實是不足以填充編制實數的。
抗戰後期國軍開始換裝美械,駐印軍的步兵連裝備9挺輕機槍,步兵營裝備8挺重機槍,此外直屬隊也裝備輕重機槍。
其一個師編制內便有輕機槍353挺、重機槍72挺,合計達425挺。新6軍轄3個師的時候,自然裝備1000多挺機槍;而新1軍轄3個師的時候,自然也能裝備1000多挺機槍。
比如1945年新1軍在廣州期間,即裝備輕機槍1113挺、裝備重機槍279挺,合計裝備機槍數高達1392挺。這個機槍裝備量,幾乎跟1940年時八路軍全軍30多萬人裝備的機槍總量相當了。
需要說明的是駐印軍系統還不僅僅是輕重機槍裝備的數量多,其槍械也全都是美英援助來的,效能和質量比國內兵工廠製造的要好。而且由於是美英提供後勤補給,所以彈藥量的供應從來不用擔心,即便是在訓練階段就能打掉大量的機槍彈,促使機槍手更快地成熟。
另外我們還需注意的是,機槍手的培養不僅僅是有槍可用和打掉實彈就行了。機槍戰術如何、陣地如何、保養如何,其實都是門道。國內軍隊的機槍手多是邊打邊學的,有很多都是靠著經驗來的。
而在駐印軍中則能得到完整體系的培訓,另外駐印軍的兵員素質也相對較好,所以機槍手得到全面培訓後,其綜合實力是比較強的,能夠發揮出機槍的威力來。
1945年,遠征軍和國內的幾個主力軍按照三十四年甲種軍編制改裝美械。這種編制參照駐印軍,在部分裝備指標上略有下降。
其軍部及直屬隊裝備72挺輕機槍、師部及師直屬隊裝備69挺輕機槍、每個步兵團裝備86挺輕機槍和24挺重機槍。
很明顯,這個機槍的配置情況比全面抗戰初期的調整師還要強,甚至比教導總隊都不在下。
按照這個編制,全軍一共9個步兵團,加3個師部及師直屬隊、1個軍部及軍直屬隊,合計裝備有1053挺輕機槍和216挺重機槍。
在實際執行中,輕重機槍的裝備數未必有編制表上這麼齊整,會有或多或少的情況出現,但輕重機槍裝備量上千挺還是沒問題的。
比如湯恩伯的嫡系第13軍,在1945年抗戰勝利時全軍裝備輕機槍1068挺、裝備重機槍216挺,輕重機槍裝備量合計達到了1284挺。再如第74軍,該軍裝備有輕機槍992挺、重機槍177挺,輕重機槍裝備量合計也達到了1169挺。
所以說,在抗戰時一個軍裝備1000多挺機槍還是存在的。主要是1937年時部分中央軍的精銳軍,以及抗戰後期的美式裝備部隊可以達到。另外,抗戰中期的第5軍,應該也能達到,畢竟該軍裝備的大量裝甲車輛上,也都是有機槍可用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抗戰時國軍曾得到大批蘇聯援助的武器,其中輕重機槍達9720挺。不過這些蘇式機槍是按照國軍編制下發的,並沒有像後期美援抵達後,部隊的編制也進行大的調整。
比如第74軍,當時的攻擊軍之一,接裝了大批蘇械武器。到1943年時,該軍實際裝備機槍數為585挺,其中有的部隊因戰損尚未補齊裝備。
因此蘇式機槍的到來,對國軍部隊裝備機槍數的多少影響不大,這個也是我們應當注意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