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1950年初,解放軍發展到了500多萬人的規模,但有意思的是,這500萬軍隊中,有280萬都是由投降或者起義的國民黨軍部隊改編而來的。對於這些俘虜的教育和改造,是解放軍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經過思想改造後的國民黨俘虜,從心底裡認可瞭解放軍,之後又重新拿起武器,對準國民黨軍。
蔣介石做夢也沒有想到,他辛辛苦苦花錢買武器,之後又請美國教官訓練出來的部隊,都是在給解放軍輸送兵員,而且都是優質兵員。解放戰爭末期,蔣介石曾悲痛地說道:“尤其使我痛心的是,有許多耳提面命的高階將領被俘,而不能慷慨成仁,還有許多下級官兵被俘,被編入解放軍來打國民黨軍,這是有史以來前所未有的奇恥大辱。”
對於俘虜問題,早在紅軍時期,毛主席就執行過相應的政策,每次捉到俘虜兵就會由政治部去宣傳,如果願意留在紅軍部隊中就留下來,不願意就每個人發一些路費,開歡送會送他們回家,對於俘虜的傷兵和路遠計程車兵發的路費會更多一些,所以很多被俘士兵不願意回去,都加入了紅軍。
到解放戰爭期間,解放軍對待俘虜政策有一定的變化,1945年10月16日,在《中央關於戰俘處理辦法的指示》中首次闡明瞭解放軍在解放戰爭期間應該執行的俘虜政策,那就是所有俘虜的精壯士兵,都儘量進行爭取,俘虜的軍官大部分都不進行釋放,而是交由地方政府看管和教育,以免他們回去後繼續和我軍作戰。這一俘虜政策和紅軍時期是有一定差距的,目的是為了增強我軍的實力,削弱國民黨軍的實力。
國民黨軍計程車兵很多都經過美軍顧問的嚴格訓練,其中炮兵,坦克兵,高射炮兵,工兵,汽車兵等兵種的素質很高,而解放軍缺的就是特種兵部隊的人才。所以對待這部分的被俘人員,格外重視,一般俘虜了國民黨軍的炮兵,工兵,空軍,電臺兵,軍醫,獸醫後,都會經過教育,補充到各個部隊中。
解放軍也十分照顧這些俘虜兵的自尊心,一般不叫他們是俘虜兵,而是叫他們“解放戰士”。這些解放戰士其實大部分也都是窮苦人出身,他們在國民黨軍裡經常挨打受罵,所以很容易培養出階級感情。
解放軍再透過訴苦,教育,立功等思想政治工作,解放戰士的思想覺悟得到了很大提高,使他們明白了當兵是為誰打仗,找到了自己的奮鬥方向。解放軍很多將領其實是很喜歡用俘虜兵的,因為這些俘虜兵的軍事素質很不錯。孟良崮戰役期間,解放軍俘虜了一萬多名整編74師官兵。
後來這些俘虜兵補充到解放軍中,這些士兵承認他們的失敗,但是他們也指出了我軍在作戰中出現的一些缺點,比如步兵班排進攻時,以縱隊隊形前進,隊形過於密集,如果中間落下炮彈,三個班都會遭受到損失。還有部隊在進攻受阻的時候,士兵們都不知道怎麼保護自己,而74師的官兵臥倒後會就地挖一個簡單的臥射坑,隱蔽後再進行射擊,我軍官兵透過向俘虜兵學習,也提高了自己的戰術水平。
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也是傷亡最慘烈的一場戰役,不過華野,中野的部隊卻越打越多,比如粟裕率領的華東野戰軍,戰役期間,華野傷亡10.5萬人,佔總兵力的28.4%。按照西方的步兵戰“崩潰點理論”,當進攻部隊傷亡達到33%時,部隊將崩潰。可粟裕麾下的部隊,非但沒“崩潰”,反而連續作戰,越戰越勇,越打越強,到戰役結束時,兵力竟然增至55.1萬人,而增加的這部分戰士基本上都是解放戰士。
華野之所以能夠做到這樣,就是他們在戰爭中使用了“即俘即補即教即戰”政策,解放軍的各個政治部門透過訴苦教育讓解放戰士看到國民黨軍的黑暗,然後平等對待他們,給他們希望,讓他們看到跟著解放軍幹是有前途的。
抗戰期間,在國民黨軍隊中,最高榮譽是“國光勳章”,其次是“青天白日勳章”,而抗戰期間,獲得國光勳章和青天白日勳章的172名國民黨軍人中,有143人都是將軍以上的軍官,其他的也都是校官,尉官只有3人,士兵一個都沒有。在八路軍,新四軍中,最高榮譽是授予英模稱號,抗戰期間,八路軍,新四軍授予英模稱號的有150人,其中146人都是連以下指戰員,營,團級幹部只有4人。
淮海戰役的時候,打黃百韜時俘虜的國民黨士兵,到了打杜聿明的時候,很多都成為了班長,排長,甚至是連長,而在國民黨軍內部,如果不討好上級,是不可能升地這麼快的,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士兵在國民黨軍裡不願意賣命,到了解放軍這裡拼死作戰的原因。
除了補充國民黨軍計程車兵外,解放軍還改造國民黨軍的軍官。解放戰爭期間,各大野戰軍都設有“解放軍官教導團”,這和“解放軍軍官教導團”只差一個字,但卻完全不一樣。之所以這樣起名字,也是為了照顧他們的情緒。
對於俘虜的國民黨軍旅以上軍官,則送到後方進行重點教育,團營級幹部留在各大軍區進行教育,教育完之後爭取部分分子參加我軍,連排級軍官經過也會經過短期訓練,補充到解放軍中。
這種大量補充解放戰士的方法大規模推行後,導致解放軍中解放戰士的規模也解決增加,解放戰爭後期,有些班,排甚至全部都是解放戰士,區別僅在於“老解放”和“新解放”而已,這些解放戰士的加入,充實了人民解放軍的兵力。他們為中共贏得全國政權,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