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品嚐”科學家的“甜蜜事業”
糖,是除核酸和蛋白質之外的另一類基本的生命物質,由於化學結構的複雜性和生物功能的多樣性而成為科學難題。
俞飈,新晉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機所研究員,在他過去30年的科研生涯中,探索糖化學的奧秘是他一直在堅持做的事情。
說到糖
小編感覺很甜蜜啊
但說到糖化學
實在讓人不明覺厲
那麼俞飈是如何與糖化學結下情緣,開啟他的“甜蜜事業”的?那要從糖化學的再一次研究高潮說起。
在有機化學研究領域,糖化學起始於1891年。當時,由傑出的化學家埃米爾 · 費希爾提出了D(+)-葡萄糖構型的著名證據,他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的殊榮。
在之後的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由於遺傳物質核酸的發現,以及對蛋白質的研究不斷加熱,讓糖類研究一度成為冷門地帶。
而俞飈卻正是在這個時間點開啟了他的糖化學研究生涯。
1996年,俞飈在美國紐約大學完成了一年的博士後課程研究,隨即便回到了中科院上海有機所,並開始在惠永正教授的指導下研究中藥中的糖成分。
在一次次嘗試之後,他們終於在2001年發表了以糖基三氟乙醯亞胺酯為給體的複雜聚糖和糖綴合物合成通用方法。
該方法被稱為催化糖苷化的三個里程碑之一,被全球100多家實驗室成功應用。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牛津大學的雷蒙德·德威克提出了糖生物學概念,並開發了用於糖鏈研究的工具,隨後其他科研團隊發現糖與癌症、炎症相關,從而將糖的研究拉回了主賽道。
把姓氏寫進糖化反應
在糖化學的道路上,俞飈一路疾馳。
2008年,他創造性地發展了以糖基鄰炔基苯甲酸酯為給體的金催化糖苷化反應,實現了其它方法不能實現的特殊糖苷鍵的構建。該反應被稱為“俞氏糖苷化反應”。
“俞氏”糖苷化方法合成脂多糖O-128聚糖
有了新的方法,俞飈率先實現了一系列複雜天然糖綴合物的全合成,彰顯了當今糖綴合物化學合成領域的前沿水平:
透過63步
實現國際上多個課題組歷經14年未能完成的藍道黴素A的全合成
透過79步
完成具有特殊原酸酯糖苷鍵的槓柳糖苷Periploside A的全合成
合成迄今化學合成的線性最長聚糖
腸道菌O-抗原128聚鼠李甘露聚糖
與此同時,俞飈還深入開展了聚糖和糖苷分子的構效關係和作用機理研究和藥物研發:合作闡明Hoodia皂苷透過啟用GPR119受體來控制食慾和治療糖尿病的機理、研發了糖基化雷公藤內酯作為抗腫瘤藥物先導化合物等。
俞飈獲惠斯勒糖化學獎
2021年,俞飈獲得了惠斯勒糖化學獎。
要知道,這個獎項可是國際頂尖化學獎!自獎項設立以來,共有23位傑出糖化學家獲得該殊榮。而俞飈成為迄今唯一獲得該獎的中國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