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各大企業年度第三季報都陸續出來了,其中以阿里、騰訊、百度、京東等網際網路企業還是最為吸睛,簡直是太“豪”了:
阿里賬上躺著現金4434億元,騰訊2895億元,百度也有1946億元,京東1962億元,美團1225億元,網易983億元,拼多多922億元,滴滴,快手,蔚來,理想大概是500-600億元,B站244億元……
BAT加京東四家企業賬上現金合計高達11000多億元,真的是江山如此多嬌、“(網際網路)企業如此多金”也。為什麼這些網際網路企業能夠如此有錢?要看清楚這個問題並不難,這裡我們從商業的本質、財富的本質來說說。
這個本質是什麼呢?就是“連結”,“連結即財富”。首先,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傳統的企業透過生產銷售來創造獲取財富,生產的過程中,透過產業不同鏈條環節的工人、原材料供應商等的協同連結,生產出特定產品,這個產品就是“連結”出來的。產品出來後,銷售給廣大消費者的過程,也是實現產品與消費者“連結”的過程,完成了這一連結,產品就成了這個企業乃至社會的財富,相信這也是商業背後的本質特徵之一。
網際網路之前的傳統企業,是透過開設線下實體門店等方式,來實現與消費者的連結,效率著實有限,想要連結更多的消費者,門店規模就必須龐大,運營成本、管理要求等等眾多因素對其連結的範圍和廣度就會形成極大的限制。而網際網路企業,透過技術平臺,完全實現了對傳統企業連結模式的降維打擊。比如你傳統的門店不但面對的客戶有限,而且黏性也不能保障,無論怎樣用心經營打理,其觸及的客戶規模都有天花板,而且這天花板還很低。但如阿里天貓、京東、拼多多等,那客戶是以數億乃至數十億來計算,沒有天花板,你一個市場上有多少消費者(一個國家、全世界),我就可以有多少客戶。
所以到這裡我們就能明白這些企業為什麼能夠如此多金了!而我們自身也早已見識他們無比強大的連結能力,且也親身體驗、享受了他們帶來的諸般好處。比如有了支付寶、微信,我們再也不需要到銀行排隊取錢,更不需要帶著現金到處晃悠;因為天貓、京東等,在家就能買到我們所需要的一切用品乃至服務;因為政府的線上政務平臺,我們辦理很多事務時也不用各個單位來回跑了……以上種種讓他們獲得了巨量客戶,最新資料顯示,阿里、京東、拼多多活躍使用者分別為7.26億人、3.87億人、6.28億人。如果擁有如此之多客戶的企業沒有錢,那才是怪事。
其次,即使是從個人的角度來看,也不難理解“連結即財富”這一商業本質。如能夠日賺“一爽”“多爽”的眾多明星演員,還有李子柒、李佳琪、薇婭等網紅,再比如咱們的眾多頭條大V,同樣“多金”,因為他們透過自己的“顏值或表演”、影片或帶貨、知識或觀點輸出,都實現了對很多很多人的連結,當然也就能順理成章地拿到了背後的財富。
之前看到一個頭條大V說過,杭州那邊很多豪盤,買主都是二十出頭的姑娘,有些學歷還是技校,但人家就是能夠隨隨便便拿出上千萬。為什麼她們年紀輕輕就能夠賺到其父母幾百年都掙不到的財富?原因其實不難理解,那就是他們透過直播等實現了對數百萬上千萬人的連結,她們的粉絲、連結可能是其父輩以及普通人幾百年也積攢不起來的。
所以,為什麼網際網路企業能夠如此多金?因為商業的本質是連結,連結創造財富,連結即財富。而眾多網際網路企業,緊緊抓住了連結這一財富密碼,才能如此大獲成功(至少從財富積累的角度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