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覺得腹部疼痛應該是消化不良引起的症狀,其實腹痛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種少見的腹痛,還是因為體型太瘦導致的。醫生提醒,以瘦為美者要謹防十二指腸瘀滯綜合徵。
20多歲的方小姐,身高1.64米,原先體重54公斤,但身材勻稱的她總覺得自己太胖,最近透過節食和運動等減肥方式,終於使體重減至45公斤。她還沒來得及高興,就出現間歇性上腹部疼痛,還時有泛酸和噁心嘔吐。先後到幾家醫院進行抑酸護胃、解痙止痛、抗感染等治療後,症狀不僅沒有緩解,反倒加重。最近,方小姐到廈門前埔醫院內科就診。經過肝膽胰脾彩超檢查,結果顯示有膽囊息肉,胃鏡檢查發現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和膽汁反流性胃炎等病症。最終,根據病史結合檢查,醫生診斷其是因體形消瘦導致的十二指腸瘀滯綜合徵。經過對症治療和加強營養增加體重後,方小姐間歇性上腹部疼痛逐漸減輕,次數不斷減少,直至痊癒。
廈門前埔醫院內科主任醫師楊偉群介紹,十二指腸瘀滯綜合徵又稱腸繫膜上動脈壓迫綜合徵。主要表現為進食飽脹、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它由先天解剖異常、體型瘦長、惡性腫瘤、術後粘連等引起。其中,最常見原因由消瘦導致,多發於中青年女性。消瘦的人,腸繫膜和後腹膜脂肪稀少內臟下垂,無形中縮小了脊椎與腸繫膜上動脈近端部分之間的空隙,致使十二指腸遭受壓迫。當患者出現腹脹、腹痛、厭食等症狀時,如果按照消化不良、胃炎、膽囊炎等治療後無明顯改善,就要考慮是否存在十二指腸瘀滯綜合徵。此綜合徵的治療,一般以藥物對症治療為主,由體型偏瘦引起者,則要注重加強營養,少食多餐進食易消化食物。一旦體重增加了,腸繫膜上動脈與腹主動脈間夾角被脂肪組織填充,便可緩解症狀及病情。
(廈門日報記者 劉蓉 通訊員 彭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