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正在接診患者 丁海濤 攝
對於病人來說,好醫生就像一劑良藥。穿上白大褂12載,平煤神馬醫療集團總醫院(以下簡稱總醫院)四肢骨科病區副主任醫師張勇永葆一顆純粹的從醫初心。在手術檯上,他慎終承始,術精行潔;在病人面前,他和藹近人,抱朴含真。
“做好自己的事情,愛工作、愛病人。”這位骨科博士日常奔波於門診與手術檯,為病人送去健康和關懷,因此深受病人信賴。他常說,自律克己,方能在醫者之路上行穩致遠。
從醫初心 簡單而美好
今年40歲的張勇是內蒙古人,中學時代就對生物充滿了興趣。高考那年,懷著“便民利民”的從醫初心,他選擇了臨床醫學專業;實習期間,帶教老師在骨科顯微外科領域的精湛技藝“開啟”了張勇探索骨科醫學的大門。2006年,張勇從內蒙古遠赴昆明醫科大學,拜師國內顯微外科領域權威專家徐永清教授,系統學習骨科專業。
讀研期間,張勇孜孜不倦“吸收”著前沿的顯微外科知識。每天繁忙的課業之餘,他最喜歡的就是留在實驗室,與顯微鏡“做伴”,練習鏡下縫合神經、接通血管的精細操作。靠著濃厚的興趣和勤奮練習,張勇掌握了嫻熟的操作技能。
2009年7月,張勇研究生畢業,選擇了遠離家鄉的工業城市——平頂山,來到總醫院骨關節科(後來發展更名為四肢骨科)工作。工作的第三個月,張勇就開始獨立值班;憑藉過硬的專業素養,他還被大家推選為住培醫師的優秀帶教老師。
下鄉義診 做患者的“貼心人”
工作後的張勇雖然角色變了,但他對待醫學的勤奮和細心絲毫未變。十餘載的從業生涯裡,他堅持一邊潛心科研,一邊利用所學惠及百姓。
跟著總醫院學科發展的步伐,張勇的足跡遍佈鷹城的大小村莊。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很多骨傷病人困於家中,不能及時就診。張勇所在的總醫院外科黨總支發起了下鄉義診的號召。
寒冬臘月,駐紮在村頭巷尾的義診隊伍裡,經常能看到張勇忙碌的身影。“當時,他只穿了一件平日坐診穿的工裝藍襖,看著非常單薄。鄉親們看見他格外親,大家都圍著他尋醫問診不願走。”總醫院外科黨總支書記李華說,鷹城已然成了張勇的第二故鄉。
一次在湛河區楊西村義診,科室護士長趙巧麗差點以為張勇在村裡有了“親戚”!趙巧麗剛為鄉親們講完骨科疾病的宣教,一位聽課的村民就興奮地找到她,問:“護士長,張勇醫生來了嗎?他可是俺家的親人,俺老父親的腿就是他看好的。他給俺省了錢還看好了病!”
從內蒙古到鷹城,相隔1000多公里。十多年來,張勇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因為逢年過節時病人增多,科室的忙碌總讓他不忍離開。
“大家都喜歡和張勇搭班,他很細心,不論是下醫囑、寫病歷,都規範得像模板,科裡的年輕醫生和護士有不懂的問題都喜歡請教他。”趙巧麗說,每當四肢骨科人員輪轉時,大家都喜歡打聽張勇的去向,因為有他的地方就有了“定心丸”。
克己自律 成為骨科博士
在與患者的朝夕相處中,張勇對骨關節專業及運動醫學產生了濃厚興趣。這兩門最考驗醫者嚴謹性的專業讓張勇獲得了新的奮鬥方向。
2015年,張勇申請到上海九院骨關節專業進修學習。2016年,他成功考取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專業方向為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為了實現在專業方面的突破,張勇生活中非常自律,業餘時間都在鑽研學習專業領域知識。每當遇到喜歡的學術會議,他總要擠出時間去充電。
去年,張勇再次申請前往上海十院進修運動醫學專業。在自律克己、孜孜求學的道路上,張勇的腳步從沒有停下。去年12月,張勇順利獲得博士學位。
在鷹城,張勇在專業領域的成就讓眾多患者擺脫了疑難病痛。家住我市新華區31歲的樑棟(化名)沒有想到,在張勇的幫助下,告別籃球場四年多的他又能重拾自己的愛好。
四年前,打了幾場籃球賽後,樑棟出現了踝關節疼,而且愈演愈烈,走路都成了問題。樑棟看了多家醫院,拍了無數張片子,也沒查清疼痛的緣由。足踝痛讓他不得不告別了籃球場。
去年,樑棟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張勇。結合全面查體和影像結果,張勇判斷他為軟骨損傷的可能性大。在關節鏡的探查診療下,樑棟接受了切開治療併力線矯正術。在毫釐之間的嚴謹矯治下,樑棟告別了四年多來的疼痛。經過康復訓練,今年的他能重返球場,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展望未來,張勇希望自己能夠永葆從醫初心,透過所修所學,嚴謹行醫,運用運動醫學和關節鏡微創技術造福更多鷹城百姓,讓鄉親們少花錢、看好病。
(李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