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中央蘇區被國民黨軍隊團團圍困,放棄根據地進行大規模轉移被提上日程。在開始大規模轉移之前,我黨進行了哪些部署儲存革命火種呢?
第五次圍剿蔣介石動用了超過五十萬的部隊:東是蔣鼎文,北是顧祝同,西是何健,南是陳濟棠。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蘇區所能控制的地區範圍大大縮水,內部已經沒有了轉圜騰挪的空間,必須要轉移。問題是,往哪裡轉移?
蔣介石作出的判斷是,紅軍將會往西轉移。這和我軍的大方向是一致的,往東往北是蔣介石控制的核心地區,敵之勢力最猖獗的地方;往南脫離大陸跑到海上是沒有前途的(無論明朝鄭成功還是後來失敗後退往臺灣的國民黨都能證明這一點);所以只能往西,西部縱深廣闊,國民黨控制薄弱。
1934年7月,紅六軍隊受命撤離湘贛根據地向西往湖南貴州一帶轉移,這支紅軍隊伍肩負著兩個使命——第一,吸引敵軍調動敵軍,減小中央蘇區的壓力;第二,作為先遣軍,探查合適長征的路線。紅六軍團孤軍深入,過湘江之後在橫斷大山中持續轉戰,但因部隊損失嚴重,國軍認為不具威脅,紅六軍未能達到調動敵人的戰略目的。後在貴州境內,紅六軍團與紅二軍團會合,成功開闢了湘鄂川黔根據地,領導這支隊伍的人是賀龍。
同一時期,紅七軍團也被調動往東往北,深入蔣介石勢力腹地,最大程度調動圍困中央蘇區的國民黨軍隊,配合中央蘇軍即將到來的戰略轉移。這支隊伍身負重任,但是中央給他們的配置卻低得可憐,士兵數量僅六千餘,槍支只有三千,許多士兵背上背的是梭鏢,可想而知在敵人重兵囤集東部地區這支隊伍的傷亡該有多嚇人。
兩支隊伍一東一西調動敵人,從戰略上來說都是十分高明的,說明當時的中共決策層並不昏頭,在大的戰略方向上是立得住的。但是具體到執行階段,博古、王明等人的操作就很令人迷惑了,比如紅七軍團,總共六千人多人,兩千多都是新兵,武器裝備僅有一半,發放的宣傳材料就有三百幾十擔,這和後來湘江戰役時不肯放棄大型器械和罈罈罐罐的邏輯十分相似,重物輕人,也是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原因,拿紅軍有限的力量去爭奪死的土地。
紅七軍團奉命北上
說完兩支隊伍的調動,想要大規模轉移還需要一個必要條件,如何離開包圍圈?其實我軍雖然決策層出了問題,但是內部依然是團結的,反觀國軍方面,各個派系軍閥之間就有很多小心思了。譬如蔣中正,當時他就覺得紅軍是一支可以用來打壓異己,降服地方割據勢力的隊伍,中央軍藉著剿匪之名名正言順進入兩廣,進入湖南貴州四川雲南,借紅軍的手削弱軍閥的力量。各地軍閥對老蔣的小心思也明白。基於這個前提,紅軍就和陳濟棠暗中達成了條件,明戰暗和,中央紅軍也得以順利借道轉移出根據地。
但是轉移,往哪裡轉移?蔣介石團隊分析出來比較有可能的路線是這麼幾條:一是往西與紅六軍團會合,經湖北地界再度轉移至安徽,這條路線對蔣的政治影響比較嚴重,值得重點防範;二是走湖南,入貴州北上與紅四方面軍會合。紅四方面軍當時已經在四川陝西邊界建立川陝根據地,且發展多年,底子雄厚。因此這條路線的可能性也不小;三是經湖南,走貴州,渡過金沙江走川西路線。但是第三種可能性立刻又被蔣介石自己否決掉了,這是一條死路,不光他知道,想必毛澤東也知道,因為石達開,就是覆滅在這條路上。從後來我軍長征的路線來看,恰恰是從蔣介石最沒想到的地方,將石達開的死路走活,成功跳出包圍圈,其實這也能說明紅軍隊伍不同於以往的任何一支舊時代色彩的隊伍。
紅軍主力離開中央蘇區之後,還必須有人留下來堅持鬥爭,這些留下來的人當中,就包含了我們很熟悉的瞿秋白、陳毅。留下來就是死地,在敵軍團團將陳毅圍困在梅嶺之後,陳毅認為必死的情況下,提筆寫下《梅嶺三章》: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後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
共產黨是一個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政黨,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是一支先進的軍隊,這支軍隊統帥的戰略思維,士兵的執行能力都是世界頂尖的。所以可以放心地當做火種撒到各地,並在某一時刻形成燎原之勢,李大釗先生的預言:試看將來的世界必是赤旗的天下。在紅軍早期的部署當中,就已經註定了紅色事業在中國的生生不息,星火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