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生世俗之間,本不存在所謂好壞,但是有了立場、標準、意識之後,才有了關於好壞的感受。
我們總是在站在自己的立場,拿自己的主觀意識將世間事物區別為好壞和得失,但是換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一切都是主觀所產生的感受。
我們會由主觀標準將人生際遇區別為好壞,但是當這一切結果存在於自我意識的那一刻,情緒也就存在了。
人有喜怒之情,我們會將世俗定論為都是禍福,這都是自然狀態,但是凡事適度方可,如果因為主觀意識而生出過多的負面情緒,而因情緒使然又導致人生變得更糟,那麼人就成為了被情緒駕馭的傀儡,這樣的人生才是最糟糕的。
我們會因意識生出情緒,但很多時候讓自己感到痛苦的就是情緒。
想要擺脫這個問題的根本,就是調整自己的認知,讓自己能夠從世俗的認知下跳出來,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審視人生得失,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從容淡定地去看待世間的得失禍福。
這樣不僅會淡化情緒對自身產生的影響,也會避免因情緒主導事物,使本就多變的人生變得更加糟糕。
莊子曾說: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
意思就是說:宇宙的初始狀態只是虛無,沒有“有”和名稱,“一”的出現,只是一個混沌而沒有具體的形狀。
莊子用另一種觀點闡述了宇宙的起源,認為原來所有的東西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是從“零”到“一”,從“一”又生“萬物”,之後才出現了世間萬物,而這世間萬物是由零而生成的一個又一個形狀,而當形狀出現之後,形狀卻因主觀意識有好壞的區別。
然而從事情本身的角度而言,也就是更高角度去審視這世間變幻與人生得失,其實一切都是無善無惡的,本來存在自然事物。
你認為好的事物出現時,它只是多種因素共同組成了一個局面,這個局面剛好迎合了你的期望;當你認為當下面對的局面非常糟糕時,也是由於多種因素共同造就,形成的一個交合點,而這個點卻成了世俗標準下的逆境,就像佛家所說的因緣和合。
所以一切都是出自於自然,若是以無善無惡的眼光看待世間變化,才能不被變化所束縛。
二、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番對話:
堯要到華這個地方巡遊,華地守封疆的人說:“啊,聖人,請接受我的祝福,祝聖人長壽。”堯說:“不必了。”
“祝聖人富有。”
堯說:“不必了。”
“祝聖人多男子。”
堯還是說:“不必了。”
守護封疆的人說:“長壽、富有和多男兒都是人們想要得到的,你偏偏不希望得到,這是為什麼呢?”
堯就說:“多男子會憂慮,富有會麻煩多,長壽會屈辱多,這三方面都不可能用來頤養德行,所以我推辭了。”
守護封疆的人說:“起初我把你看作聖人,如今竟然是君子。天生萬民,必定授予一定職事,男子多而授予他們職事,還有什麼憂慮的呢?富有而與人分享,還有什麼麻煩事?聖人像鵪鶉一樣無心求食而隨遇而安,如鳥兒飛行而無一點痕跡。天下太平,就跟萬物一同昌盛,天下紛亂就修身養性趨就閒暇,壽延千年而厭惡活在世上,離開人世便昇天,駕馭那朵白雲去到天與地交接的地方。長壽、富有、多男子所導致的多辱、多事、多懼都不會降臨於我,身體也不會遭殃,那還會有什麼屈辱呢?”
世俗之人都在追求長壽、富有、多子,這是被世俗慾望驅使的狀態,但是在莊子的這篇故事中,堯所表達的是恐懼長富、富有和多男子,但是守護封疆的人卻將堯從“聖人”降低到“君子”的狀態。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是因為雖然世俗所追求的長壽、富有、多子,是被慾望驅使的狀態,但是也不可以把這三者當做人生的負擔,並且刻意逃離,因為世間一切都是無善無惡的,如果將這三者當成好的狀態去過度追求,並且不擇手段,這是不可取的,但是為了避免三者帶來的禍患而刻意去逃避,依然是不可取的。
而對其最好的態度,是不以得失為禍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事物未到的時候不刻意追求,事物到來的時候也不刻意躲避。
將人生的一切變化都看作自然發生的狀態,而不將其輕易的定位為是非好壞,當自己能夠淡化主觀意識之後,自然就會避開情緒而產生的負累。
做到來則安之,去則順之,以坦然自若的心態,才能避免事物變化給自己帶來多餘負累。
作者|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