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莊子》:人生無善無惡,一切本為自然

《莊子》:人生無善無惡,一切本為自然

一、

人生世俗之間,本不存在所謂好壞,但是有了立場、標準、意識之後,才有了關於好壞的感受。

我們總是在站在自己的立場,拿自己的主觀意識將世間事物區別為好壞和得失,但是換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一切都是主觀所產生的感受。

我們會由主觀標準將人生際遇區別為好壞,但是當這一切結果存在於自我意識的那一刻,情緒也就存在了。

人有喜怒之情,我們會將世俗定論為都是禍福,這都是自然狀態,但是凡事適度方可,如果因為主觀意識而生出過多的負面情緒,而因情緒使然又導致人生變得更糟,那麼人就成為了被情緒駕馭的傀儡,這樣的人生才是最糟糕的。

我們會因意識生出情緒,但很多時候讓自己感到痛苦的就是情緒。

想要擺脫這個問題的根本,就是調整自己的認知,讓自己能夠從世俗的認知下跳出來,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審視人生得失,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從容淡定地去看待世間的得失禍福。

這樣不僅會淡化情緒對自身產生的影響,也會避免因情緒主導事物,使本就多變的人生變得更加糟糕。

《莊子》:人生無善無惡,一切本為自然

莊子曾說: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

意思就是說:宇宙的初始狀態只是虛無,沒有“有”和名稱,“一”的出現,只是一個混沌而沒有具體的形狀。

莊子用另一種觀點闡述了宇宙的起源,認為原來所有的東西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是從“零”到“一”,從“一”又生“萬物”,之後才出現了世間萬物,而這世間萬物是由零而生成的一個又一個形狀,而當形狀出現之後,形狀卻因主觀意識有好壞的區別。

然而從事情本身的角度而言,也就是更高角度去審視這世間變幻與人生得失,其實一切都是無善無惡的,本來存在自然事物。

你認為好的事物出現時,它只是多種因素共同組成了一個局面,這個局面剛好迎合了你的期望;當你認為當下面對的局面非常糟糕時,也是由於多種因素共同造就,形成的一個交合點,而這個點卻成了世俗標準下的逆境,就像佛家所說的因緣和合。

所以一切都是出自於自然,若是以無善無惡的眼光看待世間變化,才能不被變化所束縛。

《莊子》:人生無善無惡,一切本為自然

二、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番對話:

堯要到華這個地方巡遊,華地守封疆的人說:“啊,聖人,請接受我的祝福,祝聖人長壽。”堯說:“不必了。”

“祝聖人富有。”

堯說:“不必了。”

“祝聖人多男子。”

堯還是說:“不必了。”

守護封疆的人說:“長壽、富有和多男兒都是人們想要得到的,你偏偏不希望得到,這是為什麼呢?”

堯就說:“多男子會憂慮,富有會麻煩多,長壽會屈辱多,這三方面都不可能用來頤養德行,所以我推辭了。”

守護封疆的人說:“起初我把你看作聖人,如今竟然是君子。天生萬民,必定授予一定職事,男子多而授予他們職事,還有什麼憂慮的呢?富有而與人分享,還有什麼麻煩事?聖人像鵪鶉一樣無心求食而隨遇而安,如鳥兒飛行而無一點痕跡。天下太平,就跟萬物一同昌盛,天下紛亂就修身養性趨就閒暇,壽延千年而厭惡活在世上,離開人世便昇天,駕馭那朵白雲去到天與地交接的地方。長壽、富有、多男子所導致的多辱、多事、多懼都不會降臨於我,身體也不會遭殃,那還會有什麼屈辱呢?”

世俗之人都在追求長壽、富有、多子,這是被世俗慾望驅使的狀態,但是在莊子的這篇故事中,堯所表達的是恐懼長富、富有和多男子,但是守護封疆的人卻將堯從“聖人”降低到“君子”的狀態。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是因為雖然世俗所追求的長壽、富有、多子,是被慾望驅使的狀態,但是也不可以把這三者當做人生的負擔,並且刻意逃離,因為世間一切都是無善無惡的,如果將這三者當成好的狀態去過度追求,並且不擇手段,這是不可取的,但是為了避免三者帶來的禍患而刻意去逃避,依然是不可取的。

而對其最好的態度,是不以得失為禍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事物未到的時候不刻意追求,事物到來的時候也不刻意躲避。

《莊子》:人生無善無惡,一切本為自然

將人生的一切變化都看作自然發生的狀態,而不將其輕易的定位為是非好壞,當自己能夠淡化主觀意識之後,自然就會避開情緒而產生的負累。

做到來則安之,去則順之,以坦然自若的心態,才能避免事物變化給自己帶來多餘負累。

作者|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9-12

相關文章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1 " 有人求仁得仁死不悔改,有人拋開一切放歌四海. " 2 "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 3 " 靜水流深,滄笙踏歌:三生陰晴圓缺,一朝悲歡離合 ...

《莊子》:以宏觀角度審視人生,在當下際遇中進退自然

《莊子》:以宏觀角度審視人生,在當下際遇中進退自然
一. 我們應該將人生的一得一失當做某個階段的節點,而不應該當做整個人生的"終點". 生活中,多數人在看待一件問題,或者在追求事情的過程中,往往會把這件事情的結果當做人生的最終結果去 ...

人性是本善,還是本惡?孟子講了一個精彩的故事,反駁了告子

人性是本善,還是本惡?孟子講了一個精彩的故事,反駁了告子
人性是本善,還是本惡?這是古今中外哲學家們爭論不休的話題,今天我們來聊聊孟子的善惡論,可能跟你想得不太一樣.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孟子>第六篇<孟子·告子> ...

淺談人性與道德

淺談人性與道德
前日與朋友喝茶,談及宗教以及人之初性本善和性本惡的話題,後又聊到<道德經>關於道德的話題.我個人認為,人性還是本善的,亦或說是無惡無善,我深知自己的想法相對感性.當善良變成一種選擇,那麼就 ...

王陽明的“四句教”,對我們做人做事有何幫助?

王陽明的“四句教”,對我們做人做事有何幫助?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四句格言(又稱四句教)出自<傳習錄>卷下錢德洪錄篇.公元1527年9月,王陽明奉命出征前,他的學生錢德洪和王汝中討 ...

試談貴族精神
宋襄公命題 春秋時期,泓水之戰,宋國第20位國君宋襄公以"君子不困人於呝,不鼓不成列"為由,拒絕了楚兵渡河前發起進攻的建議,等待楚兵渡河列陣後才開戰,結果大敗受傷. 戰後,國人皆怨 ...

古代教育家的人性觀
一."人性"三分的觀點 人物 觀點 人性與教育作用的關係 孔子 性相近:性--先天素質 生而知之者,上也--上智 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中人 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
林清玄在<下滿的圍棋>中記敘了這樣一個故事: 公園裡兩位老人下圍棋,他們下棋的速度非常緩慢. 惹得圍觀的人很不耐煩. 其中一位老人,很有趣地說: "你們不知道,圍棋要慢慢下才好, ...

人生智慧:處世讓一步,便能以退為進;待人寬一分,就能自求多福

人生智慧:處世讓一步,便能以退為進;待人寬一分,就能自求多福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明]洪應明 <菜根譚>一書,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中思想精華的彙集.匯人生感悟之精粹,聚生活智慧之精妙,可謂處世立世 ...

棋局有終,常以勝敗為論。人生如棋,棋悟人生
大家都下過棋吧.其實這棋局就像人生.這下棋的過程,就像人的一生.人生如棋,落子不悔大丈夫.棋雖小道,品德最尊.不管是圍棋.象棋,還是其他棋類,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則和底線.那就是:落子無悔.做人也是一樣的 ...

論語史鑑:正確理解王陽明的“心學”

論語史鑑:正確理解王陽明的“心學”
第十五篇第33章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 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及:逮也!從人從又(手) ...

人性是什麼?王陽明說過,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人性是什麼?王陽明說過,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寫在前面:本文根據一位粉絲朋友的投稿改編而成,希望大家看完之後能夠有所感觸和領悟到一些人生的哲理.感謝這位粉絲朋友的投稿,同時也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 農村中的手藝人 陸雲的出生彌補了這個家庭唯 ...

東方朔:仰天大笑出門去,何必心繫千千結

東方朔:仰天大笑出門去,何必心繫千千結
作者:慕璽,來源:唐詩宋詞古詩詞(ID:tsgsc8) 詩仙李白看不起很多人,但唯獨對一人崇拜有加,甚至自比其曰: 朝天數換飛龍馬,赦賜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 對,此人,就是東 ...

任澤平:諫言、真相與幾句心裡話

任澤平:諫言、真相與幾句心裡話
我一直覺得,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浩浩蕩蕩,公道自在人心.經歷了一些媒體事件後,感到有時謠言比真相傳的快,才明白以正視聽.還原真相很有必要,讓疑惑消解於陽光之下. 一.諫言降負債.反對多元化 我於201 ...

千古完人王陽明四句教,到底說什麼?

千古完人王陽明四句教,到底說什麼?
聽說關注作者的人,都擦出了心靈的火花! 大家好!王陽明先生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立功立德立言的聖人,在他之前只有兩位半,一個是至聖先師孔子,一個是亞聖孟子,半個是朱熹老夫子.陽明先生一生歷盡磨難,有至暗時 ...

《傳習錄》概略

《傳習錄》概略
央視一臺最近一期<典籍裡的中國>播出了<傳習錄>. <傳習錄>是明朝一代宗師王陽明先生語錄.書信的簡集,相當於孔門中的<論語>,"傳習&quo ...

王陽明:什麼樣的家庭更容易培養出成大事的孩子?

王陽明:什麼樣的家庭更容易培養出成大事的孩子?
<易經>有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個"餘"到底是什麼意思? 今天借用王陽明的家庭背景聊一聊,到底什麼樣的家庭,更容易培養出成大事的孩子? 簡單說一下,王陽明,中國五千年 ...

快看!這隻“小鳥”競拍出了六仟六佰萬的高價

快看!這隻“小鳥”競拍出了六仟六佰萬的高價
八大山人(清)<孤禽圖>北京翰海2010年秋拍6600萬成交 這是一隻孤苦.冷傲.守拙.怪奇的小鳥,它翻著白眼好像看不起我們!是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所作,也是他一生的寫照. 一,藝術大師八大山 ...

世界文豪托爾斯泰《懺悔錄》:生命是一場空虛,死亡是唯一的真相

世界文豪托爾斯泰《懺悔錄》:生命是一場空虛,死亡是唯一的真相
盧梭寫了一本<懺悔錄>,將自己做過的好的壞的都寫出來,像鏡子一樣把自己展現出來,真誠地面對自己和世界,無論喜歡或者討厭,無論幸福或者痛苦,也無論卑鄙或者高尚. 奧古斯丁寫了一本<懺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