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日本家電品牌「巴慕達」,宣佈要進軍5G手機領域。
家電轉做手機,倒也不是不行。但機哥當時覺得不太靠譜,估計就是個噱頭博流量,是不會真的造手機的。
結果機哥就被打臉,巴慕達真的出手機了。
它的名字叫Balmuda Phone,翻譯過來也很簡單粗暴:巴慕達手機。然後它長這樣:
要說第一眼印象啊,機哥差點夢迴HTC時代。雖說隔行如隔山,但你這至少隔了10年了吧...
不過整點「文藝復興」也無傷大雅。
螢幕尺寸嘛,4.9英寸,是一個蠻復古的大小。後蓋採用弧形設計,估計很貼合手掌。
138g的重量,讓它成為今年最輕的5G手機。
再進一步瞭解之後,機哥發現這個手機的軟體,也做得非常用心。
為了適配這個尺寸,巴慕達專門定製了很多應用:備忘錄、日程、計算器……這些應用的設計質量極高。
整部手機,都散發出一種有趣且優雅的氣質,i了i了。
直到……機哥看到它的配置,徹底蚌埠住了。
處理器搭載驍龍765,後置單攝4800萬,以及1080p的螢幕...到這時,機哥才反應過來,原來是款中端機。
然後驚為天人的是,2500毫安時的電池,竟然要90分鐘才能充滿。
都2021年了,連iPhone充滿都不用90分鐘,你這...格局有點小啊。
這還不是重點,價格才是——售價104800日元,折算成人民幣將近6000元。好傢伙。
一時間,機哥都不知道,這價格,是它的問題還是我的問題了。
要知道,同樣是搭載驍龍765G的國產機,才多少錢?才1599元啊。
而且,要快充有快充,要高刷有高刷,要啥啥都有。
哎,雖然機哥願意為設計和理念買單,但2021年了,這樣的配置這樣的價格,真的有點說不過去了。。
現如今,市面上的小屏手機不多了,但僅存的這幾個都是機哥的心頭好。
巴慕達或許在保留設計理念的同時,應該向這些實用主義者好好學學。
珠海小廠的小屏旗艦:魅族18s
機哥先問問大家,怎麼評判小屏手機呢,大家是看螢幕尺寸還是體積大小?
其實啊,作為一款合格的小屏機,機哥更看重的是單手握持感。落實到具體引數上,就是寬度、厚度以及重量。
巴慕達那款手機,雖然螢幕出奇得小,但寬度依舊達到69mm,而魅族18s的寬度,是69.2mm,二者在這方面相差無幾。
但是魅族18s邊緣有微弧設計,而且每個邊緣都有,大拇指即便是橫跨整個螢幕,也不會太硌著虎口。
然後我們再來看,即便是巴慕達做了弧度後蓋,但是邊緣部分,是非常“鋒利”的。
不難想象,握持手感肯定是魅族18s好。
講完了外觀和手感,我們再來看看內部。
可別小看魅族18s是款小屏機,肚子裡裝著的可是滿血旗艦——驍龍888+。
效能方面,自然不用多考慮,旗艦級處理器,用個小三年沒問題。
除此之外,4000毫安時的電池,36W快充雖不高,但僅需半個小時就能充到80%,巴慕達好好學學,什麼叫格局——
同時,後置6400萬主攝+三倍800萬長焦+1600萬超廣角的三攝組合,還有微距,幾乎覆蓋了常用的焦段。
這樣一比,巴慕達不論是哪個引數,都是不及魅族18s的。
不過,自魅族取消“三零”之後,不再是那個極致純淨的系統,讓人稍稍有些膈應。
而且,它還不支援無線充...
但沒關係,重要的是價格。魅族18s起售價僅3499元。即便是頂配的12+256G,官網售價也才4299元。
誒,要機哥說啊,魅族真的可以考慮大力發展日本市場,我們這價格去到那邊,隨便殺好嗎。
如果說,要做一款價效比極高的小屏機。魅族18s就已經是滿分捲了。但如果想要做小屏旗艦,還得看接下來這家——
均衡的小屏:iPhone 13 mini
要說真正的小屏旗艦,那還得說iPhone 13 mini。5.4寸的螢幕,比它小的沒它好,比它好的沒它小。
機哥還記得,當初第一次將13 mini拿到辦公室時,每一個同事拿到手上,都情不自禁的“哇”了一聲。
要知道,13 mini的寬度僅有64.2mm,厚度則僅有7.65mm,比剛才的魅族18s還要窄還要薄——
非要挑毛病嘛,也只有直角邊框是扣分項了。畢竟直角邊框的手感,肯定比巴慕達的邊框收邊,要更加硌手。
但是重量則扳回了這個劣勢——140克,這是什麼概念?一個雞蛋50g,13 mini還不到3個雞蛋的重量。
而和巴慕達比起來,13 mini只比它重2g而已。
但其實,13 mini比巴慕達要多的,遠不止這2g。
蘋果的螢幕、系統、材質都屬於行業頂級水準。蘋果沒有因為這是款小機型,在硬體上做太多縮水。
雖然是有些許“寒酸”的1200萬主攝+超廣,在蘋果升級了大底後,DXO分數也能和12 Pro Max五五開。
13 mini最大的問題,在於它只支援單卡。不過除此之外,它真的相當於13的等比例縮小,而相機什麼都沒縮水。
在蘋果這裡,我們能看到,即便是在這麼小的一款手機裡,蘋果一碗水端平,體驗上依舊不錯。
相比起巴慕達的這款手機,雖有著相近的尺寸相似的重量,但看起來就是兩個時代的產物。
不論是材質、設計、硬體,就連充電,13 mini都比巴慕達要快好嗎?
而價格5199元起步,雖然也不便宜了,但是和巴慕達一對比起來,差了差不多500塊,居然感覺有點良心了。
堆料的小屏:三星S21
接下來,我們看看安卓這邊的尖子生——三星S21。
相比起魅族18s還是iPhone 13 mini,S21的尺寸控制確實不算優秀,但可以說是比較均衡。
不論是握持手感、還是重量,都還是在常人能夠接受的範圍內。
旗艦機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堆料~
後置搭載的是6400萬長焦+1200廣角+1200萬超廣角,三枚鏡頭遠的近的都能拍,而且縮水不太嚴重。
我們一向認為,小螢幕就得犧牲續航,特別是S21才4000毫安時的電池。不過機哥跟你說,不用擔心續航能力。
S21的螢幕搭載自適應重新整理,能夠根據動畫實時變化重新整理率,在該高刷的時候高刷,再不需要的時候低刷省電。
而螢幕引數自不用多說,行業最好的螢幕除了蘋果,就是三星了。
我們在三星這裡,看到的就是小屏旗艦中,能堆的全給堆上,算是做出一個榜樣:小屏機也能堆料。
要機哥說,S21有哪點不好,就是和它的老大哥S21 Ultra差距太大,雖然堆料堆了,但是閹也閹割太多。
還有那塑膠機身,機哥摸慣了玻璃後蓋,對這玩意真的喜歡不起來。
不過,三星也給S21打了很大的優惠,現在3999元就可以帶走。
從這些手機裡,我們都能看到廠家付諸的心血,不論是魅族在手感上深耕,還是蘋果將整合度做到了極致。
又或者是三星家大業大,往小屏機使勁堆料。廠家已經很努力了,但小屏機的銷量佔比還是不高。
於是,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小屏機究竟有沒有存在的意義?
喜歡小屏機的人,大多是因為喜歡單手握持,又或者對手機依賴不高等等。
總之,有一萬種理由呼喊著小屏手機,但當真正的iPhone 12 mini出來後...
大家才明白,如果選擇小屏,我們要犧牲續航、沒有雙卡、相機的閹割等諸多東西。
所謂從奢入儉難啊,用完了大螢幕再去用小螢幕,確實非常的不習慣。
這些或多或少,是12 mini銷量不佳的原因。但這不代表,小屏手機沒有市場,你看,當續航解決了之後,
結果就不一樣了——
京東9月銷售榜裡,13 mini的銷量,竟然比13 Pro Max還要多。
而且,更多廠商的加入,讓我們更加有理由相信,小屏是有市場的:
據悉,小米將在下個月的釋出會上,釋出一款小屏旗艦手機,殺入小屏市場。
圖中的I3a,則是眾人推測的小米12 mini,據推測,其極有可能搭載6.1英寸的1080p顯示屏,以及驍龍870處理器。
這無疑給小屏黨們,內心打了一劑強心劑。
我們也可以期待,未來有更多的小屏手機,可以照顧到更多人的手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