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這個東斯拉夫人建立的中歐國家,在近現代屢遭欺凌,最為悲慘的事件就數俄普奧三次瓜分波蘭,跟二戰納粹德國閃擊波蘭。而在中世紀末期的波蘭卻也有過歐洲強國的地位,曾幾何時也是中歐地區數一數二的扛把子
咱們上期講到了波蘭歷經兩個世紀的分裂後,終於重歸一統,甚至還在亞蓋洛王朝時期實現了波蘭國家“黃金時代”的極盛時期
而就在波蘭的強盛時代,還爆發了一場波蘭-立陶宛跟歐洲著名條頓騎士團之間的大戰,這就是著名的格林瓦爾德戰役/坦能堡會戰
這是一場在條頓戰爭(1409—1411)期間,波蘭—立陶宛聯軍殲滅條頓騎士團的決戰,其結果就是重創歐洲著名的條頓騎士團,加速了它的衰落
同時也是波蘭-立陶宛聯軍的大勝利,加強了其民族團結跟國家實力,最終為日後波蘭-立陶宛的聯合做了鋪墊
那麼這場格林瓦爾德戰役/坦能堡會戰究竟是怎樣的?咱們本期就圍繞著這個問題來跟大家好好聊一聊這場戰役的前因後果與過程
坦能堡會戰
格林瓦爾德戰役有諸多名稱,在德國文獻中它被稱之為是“坦南貝格會戰”,而在中文當中又被譯作是“坦能堡會戰”,當然要是叫成“格倫瓦爾德戰役”也莫得問題
這場戰爭主要發生在是1410年的7月份,是一場波蘭—立陶宛聯軍殲滅條頓騎士團的大決戰,因為早先波蘭就跟條頓騎士團之間齟齬不斷(參見上期內容),而至此波蘭才聯絡了各個小弟一起群毆
而這場戰役正是著名的條頓戰爭(1409—1411)的一部分,是波蘭-立陶宛聯軍跟條頓騎士團之間的大戰
所以條頓戰爭的主角依舊是波蘭-立陶宛跟條頓騎士團,只不過咱們的重點放在格林瓦爾德戰役上,以點概面,就不再詳細講述條頓戰爭了
事實上在整個條頓戰爭期間,真正進行大戰的時間很短:也就是條頓騎士團在1409年8月入侵波蘭,從而使戰爭爆發。但因為雙方都對大戰沒有充分的準備,所以在羅馬文策爾一世的斡旋下,雙方隨即達成為期九個月的休戰協定
休戰結束後就是咱們一直說的格林瓦爾德戰役/坦能堡會戰,當時波蘭-立陶宛聯軍和捷克、匈牙利的志願部隊共3.9萬人在波蘭國王瓦迪斯瓦夫二世·雅蓋沃的指揮下,在坦倫堡和格林瓦爾德附近與重灌騎兵為主的條頓騎士團(2.7萬人)進行決戰。
而經此一戰,條頓騎士團精銳盡失:8千名騎士被殺,2千人被俘,騎士團大團長馮·容金根更是跟多數首領一樣戰死沙場。而條頓騎士團也就從此一蹶不振
反觀波蘭方面雖然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但贏得了勝利,還收復了失地,獲得格但斯克等城鎮和波羅的海的出海口,由此波蘭經濟被極大刺激並發展起來。
那麼這樣一場戰爭又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即戰爭背景是怎樣的呢?
戰爭背景
條頓騎士團本身是德意志三大騎士團(醫院騎士團、聖殿騎士團、條頓騎士團)之一,又是三者之中建立時間最晚的一個,但卻是影響最大的一個。
1198年在巴勒斯坦沿海的港口城市阿克,始建條頓騎士團,當時主要成員都由德意志騎士組成,他們以僧侶的身份參加騎士團,但本質卻是職業軍
所以這些人常常穿著白色的外衣(中世紀僧侶配色[笑哭]),佩戴黑色十字章(十字大抵是從基督教的十字架引申而來),白色斗篷上還繪有黑色寶劍和十字。
這些“僧侶”們雖然前期成員大多跟宗教有關,比如宗教狂熱人士什麼的,但發展到後來就變成了職業僱傭軍,也就是誰給錢聽誰的。
以及在中世紀那樣一個年代,根本沒有“軍紀”的概念,所以這群人雖然及其勇猛能打仗,但平時像搶槍老百姓,劫掠村莊的事情也沒少幹,但各國還都愛用他們,原因就是其戰鬥力極強
而誕生在巴勒斯坦的條頓騎士團在後來穆斯林世界反擊後,逐漸失守,最後條頓騎士團退回了歐洲。
等到了13世紀初,在總團長赫爾曼·馮·薩爾扎的領導下,條頓騎士團將活動中心自中東轉移到了東歐,畢竟打著宗教的“神聖”名號方面作戰嘛,管它是打伊斯蘭教還是東正教,只要能賺錢,轉移東歐又何妨?
1226年條頓騎士團應波蘭馬佐維亞公爵康拉德之召前往波蘭,去攻擊波蘭的宿敵——普魯士人。
當時康拉德跟條頓騎士團約定:騎士團負責進攻普魯士,康拉德則把託倫和赫翁諾之間的一塊領地劃給騎士團作為報酬。但此舉無疑是引狼入室。
1237年條頓騎士團跟駐紮在波羅的海東岸的聖劍騎士團合併,很快就展現了強大的爆發力,成為了東歐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
也由此不斷壯大的波蘭王國跟希望建立自己國家的條頓騎士們產生了極大分歧跟矛盾,加上當時的條頓騎士團還控制了普魯士,所以騎士團基本上就從東西兩方面鉗制波蘭,直接威脅到了波蘭的國家安全
等到14世紀末到15世紀初,條頓騎士團進入鼎盛時期。當時條頓騎士團的勢力甚至在南義大利、希臘、西班牙、法國等地都有屬地,當然他們的老巢還是在德國。
而與此同時就是波羅的海周邊被條頓騎士團所欺壓的各個民族的反抗:先是立陶宛跟波蘭王國之間由婚姻關係聯合起來
接下來就是尋找匈牙利、捷克等盟友;再是聯合波羅的海周邊各民族:波蘭人、立陶宛人、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捷克-摩拉維亞人、瓦拉幾亞人、韃靼人、馬扎爾人等
最終爆發了著名的條頓戰爭,也就產生了條頓戰爭中著名的格倫瓦爾德戰役/坦能堡會戰!
戰爭準備
聯合多方勢力後的波蘭成為了領頭羊,而軍事優勢也就凸現出來了,畢竟雙拳難敵四手。而條頓騎士團的大團長容金根也集合了境內大部分作戰力量,還不惜從歐洲各地僱傭部隊,尋求各方盟友的支援。一場浩大的戰爭即將打響
7月3日,波蘭方面聯軍在波蘭國王弗瓦迪斯瓦夫二世·雅蓋沃的率領下,向馬林堡(馬爾堡)進發,途經格林瓦爾德地域與條頓騎士團團長烏爾裡希·馮·容金根率領的騎士團主力相遭遇。
在兵力方面當時條頓騎士團方面除了騎士團主力外,還有德法等國的騎士和僱傭兵,總兵力為51個旗(大約2.7萬人)。
而波蘭聯軍方面則由波蘭、立陶宛、俄羅斯、瓦拉幾亞、捷克—摩拉維亞、匈牙利和韃靼部隊組成,合編為91個梭鏢騎士隊(約3.2萬人)
武器裝備方面騎士團軍隊當中的僱傭兵,甚至包括了著名的英格蘭長弓射手(英法百年戰爭當中打出威名);瑞士方陣步兵;和當時歐洲較為先進的大炮。更不用說騎士團引以為傲的重騎兵!
而波蘭立陶宛方面主要作戰力量還是步兵部隊,但人數上佔優。部隊中甚至還有日後的胡斯起義軍領袖傑士卡,當時他帶著一些波西米亞步兵加入了聯軍。但在裝備上聯軍還是處於劣勢的
戰爭開始
7月14日,聯軍發現敵人後立即展開戰鬥隊形:立陶宛大公維托夫特(維陶塔斯)率領40梭鏢騎士隊在右翼展開;王家元帥茲比格涅夫率波蘭51個梭鏢隊在左翼展開。
十字軍騎士方面在右翼是利希滕施泰因指揮的20個旗;左翼是瓦倫羅德指揮的15個旗;主力則部署在高地上,居高臨下,便於重騎兵向下衝擊(看看指環王裡面的聖盔谷之戰就會理解了)
會戰剛開始騎士團方面就大炮齊射,但效果不大,畢竟這才15世紀初,火器的殺傷力跟威力有限
然後就是雙方騎兵的衝鋒,當時聯軍方面的遊牧騎兵跟騎士團的貴族騎士可謂棋逢對手,雙方糾纏扭打在一起,韃靼騎兵跟騎士團重騎士間展開了激烈的碰撞
最終外圍的韃靼騎兵也被騎士團的支援火力擊退,聯軍方面的第一線迅速潰退,所以立陶宛與俄羅斯人又發起了第二線攻擊,繼續衝擊騎士團
騎士團的勇猛善戰和裝備精良再次抵擋住了,第二線攻擊又被被擊潰。在聯軍方面潰敗的同時,騎士團方面發起了猛烈衝鋒,聯軍即將面臨全線崩潰的處境
危機之中,聯軍方面的謝苗·林格文·奧利格爾多維奇公爵率領的俄羅斯斯摩稜斯克3個梭鏢騎士隊挽救了危局。他們不僅沒有逃離戰場,反而英勇抵抗,牽制了瓦倫羅德的部分兵力。
條頓騎士團們在戰場的簡單調整後,開始全力向波蘭人的左翼和預備隊發起攻擊。而緩過神來的波蘭各梭鏢騎士隊就向十字軍右翼發起衝擊
而聯軍的順利衝擊,加上俄國部隊的殊死抵抗,緩解了騎士團的追擊,人多勢眾的聯軍逐漸轉為反攻
波蘭人更是把預備隊全部派出截殺騎士團,騎士團的容金根大團長也將自己預備隊的16旗騎士盡數派出,直插波蘭與立陶宛軍陣地間的空隙,希望一舉擊潰波蘭部隊。
而此處正是波蘭國王弗拉迪斯拉夫二世與王室旗幟所在位置,於是波蘭的騎士們在自己王室旗幟被奪取後像瘋了一樣對此處發起猛攻,最終奪回了該地。
而在此處,聯軍的核心——波蘭騎士,跟騎士團的核心——條頓重騎兵,兩者之間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廝殺,可謂主力對主力,王牌對王牌。
而波蘭騎士們的拼死抵抗,成功吸引了騎士團方面的注意力,為聯軍其他部隊爭取了時間,使得聯軍方面得意簡單整軍重歸戰局
條頓騎士們最終包圍了波蘭部隊,但隨後趕來的聯軍又包圍了騎士團,所以波蘭騎士與立陶宛騎兵一道將騎士團部隊夾在包圍圈中。
伴隨著條頓騎士團容金根大團長的陣亡,騎士團終於開始潰退。再之後那就是雙方主力的混亂大決戰,而條頓騎士團就在此結束了它的鼎盛,開始了它的潰敗和衰落
戰爭結果
此戰最終以波蘭、立陶宛等方面的聯軍獲勝而結束,而曾經不可一世、威震歐洲的條頓騎士團則遭受重創,從此一蹶不振
客觀來說,這場格倫瓦爾德戰役,或者叫條頓戰爭,本就是條頓騎士團東侵而引起來的,波羅的海各國家、民族多少有點“為人民獨立而戰”的意味在裡面。
所以經此一戰,不僅阻止了條頓騎士團的東侵,還是斯拉夫和波羅的海沿岸各族人民戰鬥團結的象徵!
格林瓦爾德會戰在日後更是推動了捷克的解放運動——即胡斯運動(即胡司戰爭)。而當時大概雙方誰也沒有想到,這場格林瓦爾德戰役/坦能堡會戰居然成為了中世紀時期參戰騎士最多的一次會戰!
而對於整個歐洲來說,從此條頓騎士團衰落。等到1454年波蘭和條頓騎士團的又一次戰爭中,條頓騎士團再次失敗;1466年騎士團又又又(第三次)敗於波蘭,從此條頓騎士團成為了波蘭王國的藩屬
一直到1525年,騎士團總團長阿爾佈列赫特將東普魯士改為世俗的普魯士公國,騎士團徹底失去了地位,苟延殘喘到了1809年宣告解散(1834年一度恢復,但早已跟當初的騎士團不可同日而語了)
當然今天很多人還稱條頓騎士團的精神,或者叫血脈被普魯士繼承了,然後就一直流傳到了德意志,包括二戰納粹德國也就是這種條頓騎士團的“後代”。當然這種說法正確與否,以及背後的歷史知識,那就得等到咱們單開條頓騎士團的系列的時候再講了[笑哭]
咱們再回到波蘭:經此一戰,波蘭的大國地位基本奠定,在此後的戰爭當中,波蘭順利收復了東波莫瑞等地,打開了出海口,從此刺激了國家經濟發展,由此波蘭進入了強盛的“黃金時代”
而此戰鬥中波蘭跟立陶宛的緊密聯絡、並肩戰鬥、生死與共,最終擦出了“愛情的火花”,為日後波蘭跟立陶宛的聯合王國埋下了伏筆......
那麼波蘭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跟立陶宛進行聯合的?波蘭第一共和國又是怎麼一回事?波蘭的強盛又能維持到何時?
歡迎持續關注本系列,敬請期待下期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