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歷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歡迎關注“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乾貨滿滿的歷史故事。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關於正定府的故事。
正定府在古代曾被稱作真定府,真定之名是漢高祖劉邦命名,取意“真正安定”。根據《明史·地理志》中的記錄,明朝時的真定府下轄27個縣和5個州,地域範圍很大,地跨今天河北省內的衡水、滄州、保定和石家莊四個地級市。
當年的真定府下轄井陘、獲鹿(鹿泉)、元氏、靈壽、藁城、欒城、無極、平山、阜平、行唐、定州、新樂、曲陽、冀州、南宮、新河、棗強、武邑、晉州、安平、饒陽、武強、趙州、柏鄉、隆平(隆堯)、高邑、臨城、贊皇、寧晉、深州、衡水計31個州縣,加上真定縣本身,那轄州縣數量就達到了32個。
明神宗年間,真定府有1093531人,清朝承襲了明制,清初時的真定府依然管轄這麼多的州縣。
經過康熙皇帝的勵精圖治後,全國人口有所增加,雍正繼位後為了避皇帝名諱改真定為正定,而此時的皇帝也開始推行改革。
當時有個很大的弊端就是地方州府的錢糧收不上來。雍正派出了欽差大臣諾岷進行調查,這位雍正皇帝的得力干將發現,地方的府下轄縣太多,知府很難到地方去親自查驗親力親為,所以這就給了州縣官員舞弊的空間。於是欺上瞞下,導致了稅收收不上來,朝廷也往往陷入財政捉襟見肘的窘境。
雍正皇帝深思熟慮後決定推行改革,具體做法是把府的轄區切割,而一些直隸州的地域可以相應擴大。於是,原來轄四個縣的冀州,轄縣數量增加到了五個。原本轄縣六個的趙州改為了轄縣五個。而只領衡水一個縣的深州,下轄縣數量則增加了一個。定州的轄縣數量由三個改為了兩個。
這其中變化最大的還是晉州,這個州從下轄無極、藁城兩個縣改為了不轄縣的散州。而無極和藁城則直屬於真定府管轄。
於是,鼎盛時期轄32個州縣的正定府轄一府另外還有13個縣。這樣的改革制度讓行政隸屬關係更加明確,直隸州有了一定自治權。而知府直接減負,轄縣數量減半後,他們可以對地方進行更為有效的管理。
這也大體上決定了正定府的轄區範圍,改革後的正定府轄正定、獲鹿、井陘、平山、藁城、行唐、靈壽、元氏、贊皇、無極、欒城、新樂、晉州等13州縣。這樣的地域範圍已經和今天的石家莊市很接近了。
好了,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說完了,歡迎關注我們下次釋出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來說您想聽的故事,想了解的歷史,我們儘量滿足您的要求,講給您聽。
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本號內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抄襲,違者必究!請您文明評論,杜絕謾罵、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