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電腦圈兒都有個熱門話題,那就是平臺的“效能上限”,如果能與對位的競爭對手PK,則更為人津津樂道。這種PK在桌面端,在DIY圈一直很熱。而在筆記本端,則有一定條件限制:首先得買到最高階處理器的機型;其次,這顆處理器的功率發揮還必須充分才行;再次,競爭對手也得有相同的頂級處理器機型和強功率發揮——滿足這三個條件,才能有公平的“上限PK”。
也正因如此,在第11代酷睿H和銳龍5000H的平臺PK上,之前我們多是用的i7 11800H和R7 5800H這兩顆主流高階處理器,並未涉及i9和R9的比較。
但現在,機會來了!宏碁掠奪者戰斧500為我們帶來了高功率的i9 11980HK——這款搭載了滿血RTX 3080、4K 120Hz高刷屏、2TB SSD RAID 0和2TB HDD的頂級定位遊戲本,其i9 11980HK處理器在單考時可穩定100W封裝功率,而實際應用中,持久穩定輸出功率更可達110W+。所以,我們終於有機會感受第11代酷睿H的效能上限了!與此同時,我們也引入滿功率釋放i7和R7進行比較,當然,還有強力的競爭對手——滿功率的R9 5900HX!
▲戰斧500的“光效”超級華麗,的確配得上其頂級定位。
▲該機還提供了額外的WASD鍵、游標鍵和掠奪者控制中心啟動鍵的鍵帽用以替換。
OK,機器部分就聊到這裡,要深入瞭解機器,點這裡看評測。本文要給大家展示的是處理器的巔峰對決!而透過本文,你也會學到很多應用知識!
▲i9 11980HK的CPU-Z資訊截圖。
PART1:基準測試PK
基準測試時間都不長,多是短時的,或2分鐘左右的中短時測試。從某種意義上說,基準測試偏向於“爆發性能”和“中短時效能”。
這裡再次強調:我們所取的成績,都來自滿功率釋放機型,且為各款處理器我們測得的最佳成績(你恐怕極難從其他評測中找到比我們這裡更高的成績了),所以公平公正性是有保障的。
●CPU-Z基準
CPU-Z是短時基準測試,考驗處理器的爆發性能。多核方面,若以R7 5800H的5690分為基準,那麼i9 11980HK的領先幅度達到了13.4%;而在之前的評測中,我們刊發的R9 5900HX的成績為6270分,但這次我將其CPU-Z成績提高到了6372分,不過依然微幅落後於i9 11980HK。
單核方面的差異就比較大了,R7 5800H最好成績567分;R9 5900HX雖達到620分,但也僅與i7 11800H接近,距i9 11980HK的657分有較大差距——i9 11980HK領先其他三者的幅度分別為6.0%、6.8%和15.9%。而單核效能,主要體現在一些低負載的日常應用上,比如網頁瀏覽、電子表格等,所以英特爾宣傳說自己處理器的日常使用更出色,也就是這個道理。而接下來的的PCMark10基準測試,也反映了這個情況▼
●PCMark 10基準
PCMark 10基準測試都是由日常應用構成的,這裡直接來i9和R9的“巔峰對決”:除了文件編寫分數外,其他所有日常應用,i9 11980HK的成績都更好。另外提醒大家注意兩點:第一,英特爾常宣傳自家處理器在視訊會議上體驗更好,雖然難以量化(畢竟視訊會議的硬體佔用並不高),但基準測試中8089分與 6704分的成績對比(20.7%的優勢)很說明問題。第二是影片編輯得分,6209分與5101分,i9 11980HK大幅領先達21.7%——而這“是否真能代表專業影片編輯上的差異”,我們也將在後面的應用PK中揭曉。
●Cinebench R15/R20/R23基準
Cinebench也是常見的CPU基準測試軟體,它可理解為是三維建模/渲染軟體Cinema 4D的“單幀渲染版”,考驗的是處理器的多核渲染能力。而無論是短時的Cinebench R15,還是中短時的R20和R23,i9 11980HK依然全面領先。其中最大領先幅度為17.2%(相較R7 5800H)。而在這三個專案中,i7 11800H與R9 5900HX各有勝負,算是同一水平線產品。而i9對比R9自然全面領先,幅度分別為2%、6%和10%。
處理器基準測試部分就到這裡,我們暫時可給出這樣的觀點:i9 11980HK相對於其他三顆8核16執行緒標壓移動處理器有明顯的效能優勢,尤其在單核效能與相對長時的測試中(如PCMark 10基準、Cinebench R23),優勢更明顯。而短時基準測試上,雖全面領先,但與R9 5900HX的差異不算太大。
那麼,落實到實際應用,情況如何呢?請繼續往下看!
PART2:實際應用PK
機器是拿來使用的而非“跑分”,所以老讀者們都知道,購機幫你評公眾號一直堅持用實際應用來檢驗筆記本的效能,基準跑分只是參考。而且,我們針對輕薄本和高效能本(遊戲本)有不同的應用檢測方案。
既然是這次考察的是“高效能處理器”,那我們的實際應用測試也就採用真正需要高效能的應用,包括Cinema 4D三維動畫渲染、Blender 3D渲染,以及最常見的“Adobe影片三件套”,看看在這些實際的應用中,i9 11980HK,以及R9\R7\i7處理器的效能表現有多大差異。
●Cinema 4D三維動畫渲染
Cinema 4D是最近這些年崛起的三維建模和渲染軟體,應用範圍很廣。我們渲染2秒汽車旋轉的動畫,共計51幀(每秒25幀,加上結尾幀),看總耗時。
▲Cinema 4D渲染只吃處理器的CPU部分資源(處理器包含CPU和整合的GPU,也就是集顯,是由這兩部分構成的),無論是集顯還是獨顯都不呼叫(見上圖的藍色框)。而圖中可看到,戰斧500的i9 11980HK在跑到後期時(要渲染完了),功率依然高達107W(實際上大部分時間都在110W+),全核最低也有4.31GHz。
▲最終耗時為19分51秒——這也是我們在筆記本上首度將這一應用測試的成績跑入20分鐘以內。
▲作為對比,我們也測得了i7、R7和R9的滿功率釋放成績。結果依然很明確:i9 11980HK全面勝出(而且英特爾平臺同等對位也都贏了),領先R9、i7、R7的比例分別為2.5%、5.3%、7.7%。
●Blender 3D影象渲染
Blender也是近年來崛起的輕量級但功能強大的三維建模和渲染軟體,可用於各種用途,小到廣告畫設計,影片特效設計,大到遊戲人物、遊戲場景設計,都可以用它。為了延續一致性,我們這裡依然使用2.79b版本——它也是純吃CPU資源的,不呼叫任何GPU相關資源,就看誰的CPU多核效能強。我們渲染官方樣張BMW,看總耗時。
▲結果是:i7 11800H和R9 5900HX戰平,僅差1秒;i9 11980HK依然全面勝出,領先R9、i7、R7的比例為7%、7.5%、13%——這一領先幅度比前面的Cinema 4D大了不少,但要說“碾壓”,還談不上。
接下來的測試是如今的常見應用——“Adobe影片三件套”,Premiere Pro(Pr)影片剪輯、Media Encoder(Me)影片轉碼,以及After Effects(Ae)特效影片製作。
注意:這幾個應用有其特殊性——對記憶體容量高度敏感,尤其是Ae,常見的雙通道16GB記憶體和雙通道64GB記憶體,效率甚至可差異到45%。所以從這裡開始,我們只能對比i9 11980HK和R9 5900HX了——這兩臺頂級機型的記憶體都是雙通道64GB(且記憶體品牌和規格都相同),公平性有保障!
●After Effects特效影片製作
Ae雖可選擇CUDA方案,但實際上,獨顯僅僅作為顯示實時畫面所用,真正的運算部分都是交給CPU進行的。我們的測試為製作一個18秒的粒子特效影片。
▲前面提到,Ae對記憶體的敏感度極高,而在這個特效影片的製作過程中,記憶體佔用量最高時可達54GB!最終,i9 11980HK耗時9分51秒,而R9 5900HX耗時10分19秒,前者比後者快4.5%——嗯,這似乎依然是不大的差距。但別急,Adobe影片三件套中,Ae其實是用得最少的。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TIPS:如果是雙通道16GB記憶體,這個特效影片的耗時(R9 5900HX)會要15分鐘以上。
●Media Encoder影片轉碼
Me的作用很多,最常見的是完成各種封裝格式、各種編碼方式、各種不同質量的影片轉換,俗稱轉碼。我們的測試是把一個2.91GB容量的4K@60fps《無人機風景》影片轉碼為FHD@24fps。
這裡要說明:Me轉碼會盡量呼叫獨顯提升效率,在有獨顯時,即便你選擇CPU方案(Me中叫做“軟體方案”)或OpenCL方案(即集顯的OpenCL方案),獨顯大多數情況還是會參與其中,存在一定的“干擾因素”。為此,我們在有獨顯時,僅測試效率最高的CUDA方案(獨顯主導計算,而在新版Me上,處理器也會深度參與,佔用率極高,所以速度很快)。然後,遮蔽獨顯,分別使用CPU方案和OpenCL方案進行測試以檢測真正的處理器差異。
▲在有獨顯且使用CUDA方案時,i9 11980HK的集顯和獨顯都有很高的佔用率,準確說,是集顯在負責解碼,獨顯在負責重新編碼,然後CPU部分也有33%的佔用率,也就是說,所有計算元件都參與到了計算中,因此最終耗時僅2分19秒!而R9 5900HX的集顯則參與度很低,主要靠獨顯和CPU計算,總耗時為3分22秒。CUDA方案轉碼,i9 11980HK有了碾壓式的領先,快31%。
TIPS:其實,這也提醒了使用遊戲本(獨顯高效能本)的使用者,使用Me轉碼時,請優先考慮CUDA方案。
而無獨顯的兩個測試,卻出現了有趣的情況:
▲在使用CPU方案時,本應100%滿負載的R9 5900HX,CPU實際佔用率很低,且頻率也很低(還不穩定);與CPU方案時持續滿載且頻率高達4.58GHz的i9 11980HK形成了鮮明對比——而且後者的UHD集顯也在參與解碼任務。所以,最終耗時大相徑庭,R9 5900HX超過35分鐘,i9 11980HK僅耗時8分22秒,快了76%!
而在採用OpenCL方案時,情況卻“顛倒了”:i9 11980HK老老實實地大幅呼叫UHD集顯資源(理論上OpenCL方案就是為集顯準備的)進行計算,CPU佔用率大幅降低,結果總耗時大幅提升到22分10秒;而R9 5900HX則依然以CPU主導,集顯低參與度輔助,成績較CPU方案時反而好了不少,來到了17分11秒。
所以,結論應該是:在無獨顯狀態,Me影片轉碼i9和R9各有勝負?
不!不能這樣下結論!因為我們不是為測試而測試,而是結合到具體產品和應用的!
這種“遮蔽獨顯的測試”,其實對應的就是“沒有獨顯的標壓處理器高效能本”(現在市面上這種機型還不少呢),那麼,使用者在使用Me轉碼時自然要選擇各自最優的解碼方案,酷睿H機型自然選CPU方案;而銳龍H機型自然選擇OpenCL方案——所以,真正的效率對比應該是:8分22秒Vs 17分11秒!i9 11980HK依然以49%的巨大優勢領先!
TIPS:注意,採用i5 1135G7/i7 1165G7的酷睿U輕薄本,Me轉碼更建議選OpenCL方案——因為Xe集顯要比UHD集顯強得多,OpenCL方案反而更高效。
●Premiere Pro影片剪輯
在這個影片時代,Pr已成為相當熱門、普及率極高的軟體,不少年輕人甚至還不會Ps,就能把玩Pr進行影片剪輯了。也正因為如此,Pr的更新和“硬體效能挖掘”也是做得相當到位的,無論是英特爾還是AMD平臺,只要你有獨顯,甭管你選擇什麼方案,獨顯都會參與其中以大幅提升效率。所以,我們也把這個“最成熟、最熱門的應用”,放在了PK的最後階段。
而前面說的情況依然存在:要了解純粹的處理器效能差異,必須遮蔽獨顯,且市面上的確也存在不少無獨顯的酷睿H和銳龍H機型。所以我們依然分成有、無獨顯兩大類。另外這次我們做得更徹底:有獨顯時,我們測試CUDA、CPU、OpenCL三種方案;無獨顯時,測試CPU和OpenCL兩種方案——共五類組合,為大家全方位呈現差異。
▲正如前面所說,作為這個時代極度熱門的軟體,Pr對硬體的最佳化和效能挖掘做得相當到位,因此在影片剪輯應用中,兩個平臺都沒有出現“異常的低效率”!且也如前所述,只要獨視訊記憶體在,甭管你選擇什麼方案,獨顯都會參與其中以提升效率▼。
▲上面這兩個圖分別展示了i9 11980HK在有獨顯狀態使用OpenCL方案,以及R9 5900HX在有獨顯狀態使用CPU方案的硬體資源佔用情況——獨顯都有較高的參與度!所以,即便是高畫質的影片編輯,只要有給力的獨顯參與,速度就相當有保障。而這也給了大家一個“提示”:要做影片剪輯,有條件儘量上獨顯高效能本(或遊戲本)。
當然,平臺的選擇帶來的效率差也是巨大的。在有獨顯時,無論是採用CUDA方案,還是CPU或OpenCL方案,i9 11980HK的效率都領先競爭對手R9 5900HX高達33%左右——這也是碾壓式的領先!
與此同時,i9 11980HK還為我們展示了另一種可能性——即便沒有獨顯,多核酷睿H處理器的影片剪輯效率也相當驚人!且此時相較競爭對手的優勢進一步擴大,最少57%,最大領先幅度高達64%,這已經不能用“碾壓”來形容了,而是“一騎絕塵”的優勢!
而落實到機型選擇,如果你打算買臺多核標壓處理器筆記本來做包括影片剪輯在內的應用,英特爾酷睿H平臺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寫在文末:
●我們的測試是專業的、負責的
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其實僅是因為發現了一款可穩定跑到100W+的i9處理器機型,然後發現它相較i7\R7有“較明確的優勢”,所以想寫篇簡單、輕鬆的“秀肌肉”資料型文章。但在我的測試過程中,卻不斷“發生意外”,導致工作量劇增:
比如,對膝上型電腦而言,要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相當有難度,你得在無數的機型中篩選出功率釋放高,且同時是效能極佳的機型(功率釋放高不一定意味著效能強),還要努力創造相同的周邊硬體環境:記憶體規格和容量,顯示卡型別和功率釋放,系統版本也得儘可能相同。所以我們得蒐羅儘可能多的機型,還要不斷尋找每個測試專案中的最好成績——很多時候會產生額外的工作量:比如一臺機器大部分專案都領先,唯獨一個成績落後,那有沒有可能是跑分誤差呢?就得重新跑測試。
所以,最終這篇文章,耗時一週!其間,我們查閱了測試資料庫,並進行了很多機型的反覆測試,只為尋求每個專案的最佳成績——無論是英特爾還是AMD平臺。因此,我們的測試是專業的、負責的。
●給大家提醒:影片類應用軟體請儘量用新版
導致工作量劇增的另一大方面,是應用軟體的版本更迭問題。通常情況下,為了有準確的既往資料對比,我們往往需要保持測試環境的一致性,這其中就包含測試軟體,所以,理論上,軟體版本不能隨便更替。
但問題來了:版本的更新也有可能帶來效能變化,或是對某個平臺更好的支援。舉例來說:Media Encoder 2020早期版本甚至不支援AMD平臺的硬體編碼,所以只要是AMD平臺,就“死得相當慘”,到了2020 14.5版以後這個問題才解決。而Me後續的版本,又在整體策略上進行了大調整——原本使用獨顯主導的CUDA方案時,無論英特爾還是AMD處理器,參與度都不高,主要工作都交給獨顯完成;但升級到2021(及以後的)版本,即便選擇CUDA方案,處理器也會深度參與,等同於處理器和獨顯同時高負荷運作,效率自然暴增,這對兩個平臺來說都是重大利好!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不得不測試多個版本,並尋求每個硬體平臺上最理想的資料。甚至於,為了不讓Pr的快取機制影響第二次測試的成績,我們得“測一次,關機並重啟一次”,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當然,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巨量的測試,也讓我吃透了不少專業軟體的工作機制和各種細節特性。而對於普通消費者,只用記住一個最簡單原則:影片相關類編輯軟體,如果有條件,請儘量使用最新版本!
●i9 11980HK對位優勢大,超出預估
最後說說i9 11980HK這顆處理器。大家知道,筆記本都會有功率限制——這是由散熱元件的散熱規格高低決定的。而散熱規格的高低,又往往是“機型定位和成本控制”決定的。大多數主流定位遊戲本上,i7和i9,R7和R9,散熱規格往往是相同的,也就是說:i9這類頂級定位的處理器,因受限於散熱和功率,通常並沒發揮出全部實力,充其量在幾個日常的單核應用上跑分比i7高一點(因為單核效能再高也達不到散熱規格上限)——但這顯然不能打動消費者掏更多的錢買i9機型。也正因為如此,在絕大部分電腦老鳥看來,i9筆記本也好,R9筆記本也好,“並沒有真實價值,就是廠商用來賺取更多利潤的”。
但透過這次的詳測,透過這篇文章,我們證實了i9的價值,相對i7,它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當然我們也看到,i9 11980HK相對i7、R7和R9 5900HX,優勢是全面性的。在3D渲染領域,i9 11980HK即便對位R9 5900HX也是全面勝出,幅度雖不算太大,但卻是穩贏——而在前兩年,3D渲染是AMD軍團的“看家絕技”。
而到了如今熱門的影片領域,i9 11980HK的優勢更是大到超出我預估,在影片轉碼和影片剪輯上,30%~64%的摩擦式碾壓,讓我也有些始料不及。
其實再展開來看,在周邊配置足夠豪華時,酷睿H i7對位銳龍H R7,或許也有如此大的領先幅度。而之前我們無數的測試已證明,在輕薄輕便本方面,第11代酷睿U平臺相較銳龍U平臺,影片編輯方面的優勢也是碾壓性的——英特爾在影片編輯處理方面全平臺勝出,遊戲效能又更強,優勢的天枰已經大幅倒向英特爾了。對了,10nm製程+大小核架構的第12代酷睿H明年又要登場了……這次,就說到這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