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綜藝節目,如今大都沒什麼看點,不過要說到小時候看過的節目,
像《快樂驛站》、《綜藝大觀》,每個都滿載著青春的回憶。
遺憾的是這些節目現在都從舞臺上消失了,讓人十分惋惜,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這8個消失的綜藝節目。
1《超級大贏家》(1999年——2007年)
說到《超級大贏家》,它必定都是80後的快樂源泉,
不少觀眾在每週五晚上七點半,都迫不及待地守在電視機前,
只為聽那一句熟悉的口號“超級大贏家 WINNER”。
這檔節目不僅遊戲創新多樣,其風格也十分符合觀眾的胃口,
例如每當嘉賓要出場時,必先穿著衛衣從那道恐怖的“千手門”穿過,讓人看得激動不已。
除此之外,節目用來整蠱明星的手段也是花樣百出,
像“明星零距離”、“明星到你家”等多個環節,
直接揭開明星的神秘面紗,拉近觀眾與明星之間的距離,
給觀眾帶來極大的心理滿足。
再有就是節目呈現的真實性,達到的效果也是其他節目很難做到的,
這也是《超級大贏家》僅播出半年,就能和《歡樂總動員》,
《快樂大本營》並稱為“內地娛樂三駕馬車”的原因。
如今,要論一個明星出不出名,就看他有沒有上過《快樂大本營》,
如果換成過去,就得看他有沒有參加《超級大贏家》。
不過自從周群、李彬等一眾主持人相繼退出後,
這檔節目的風格就變了,收視率遠沒有之前好,
最終這檔帶給我們八年歡笑的綜藝,也只能在2007年宣佈停播。
2《城市之間》(1998年——2015年)
1998年,我國電視熒幕首次開啟了真人秀節目《城市之間》。
這是一檔從法國引進的體育綜藝節目,
觀眾們喜歡參賽運動員就像喜歡奧運冠軍一樣。
節目中帶給我們無數歡聲笑語的主持人方方、圓圓,
還有演唱《愛情鳥》後一炮而紅的林依輪,也成了粉絲時常惦記的人。
這檔綜藝的遊戲設計也可謂別出心裁,再配上緊張激烈的比賽節奏,
以及詼諧幽默的趣味畫面,對當時的觀眾來說頗有吸引力,
大家透過去參與簡單有趣的遊戲,就能感受到體育的魅力。
當時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的中國四十多個城市,
也紛紛參與《城市之間》的競技臺,雖然也曾停播過三年,
但在2005年它又重返央視,順利升級成國際版。
每到夏季週五都會準時上映。
節目以趣味橫生的挑戰類專案為主,
參與其中的國家隊伍,有4到8支不等,
主要有俄羅斯、美國、中國、法國、烏克蘭等。
特別是在法國的“陽光聖地”地中海海濱城市尼斯,
中國聯隊先後反超哈薩克和美國隊,
最終在國際版的第三屆總決賽中榮獲亞軍,
至今依舊讓人興奮不已。
很多網友表示,這是自己記憶中最喜歡的體育綜藝節目,沒有之一。
只是隨著內地綜藝的崛起,這檔綜藝也逐漸在熒幕中消失。
3《同一首歌》(1999年—2010年)
要問央視的歌唱類節目哪個最火,
《同一首歌》必定在舞臺上享有一席之地,
這個有著11年輝煌歷史的央視王牌節目,
讓當時的主持人梁永斌、管彤也跟著火了很久。
大家熟悉的歌曲《同一首歌》,其實是在1990年正式創作出的,
一開始由劉暢演唱,後來經過毛阿敏、蔡國慶等多位知名歌手相繼翻唱後,
這首歌才開始爆紅,在舞臺上它也成了80後、90後兩代人的經典記憶。
那時候每週五晚19:30準時收看《同一首歌》,
似乎也是很多人的習慣,自節目組成立以來,
歌手在舞臺上唱遍了祖國的錦繡山川,舞臺上更是遍佈全國各地的足跡。
其主題從全國兩會到舉世矚目的奧運會,
後來又唱到兒童村、敬老院,人大代表等,所有人都在唱同一首歌。
正常情況下,一檔節目的壽命大概只有五年左右,
幸運的是《同一首歌》持續了十多年。
不過從2005年起,中國迎來選秀時代後,
像《同一首歌》這種傳統類歌唱節目就日漸熄影了,
不過那些悅耳動聽的歌聲,依舊會在耳邊繚繞。
4《綜藝大觀》(1990年—2014年)
1990年,央視推了一款節目名叫《綜藝大觀》,
可以說它開創了內地綜藝的先河,
在播出的那24年,它的地位堪比“小型春晚”,
主持人都是當家花旦,請來演出的也都是紅極一時的名人。
它將歌舞、相聲以及魔術等元素匯聚在一起,
除了春晚,觀眾能聽到最多的語言類節目一定是在這個舞臺了。
如今大家熟悉的搞笑擔當,郭達,趙本山和潘長江等,
他們也都在這裡演繹過精彩的表演。
在80後那個沒有網路的時代,這檔綜藝也算是觀眾的精神糧食了。
從90年代起,小品的風頭逐漸壓過相聲。
趙本山、陳佩斯、趙麗蓉等主打的小品,也在這個時代最為流行,
這檔一小品為主的《綜藝大觀》,也成為央視的金牌欄目,收視率居高不下。
央視不同的主持人,例如倪萍、董卿都曾主持過這檔節目,可見這檔節目的火爆程度。
只是從2010年開始,趙麗蓉因病去世,陳佩斯因年邁退出央視,
小品王趙本山也在“賣柺三部曲”後少有精品,這也意味著小品時代的衰落,
《綜藝大觀》也因此只維持到2014年。
5《開心100》(1998年—2011年)
溫馨、歡快、回味無窮是《開心100》獨有的特色,
也正因為如此,它才成為最適合全家觀賞的優質節目之一。
節目的精髓就是“新瓶裝舊酒”,它結合了以往的小品相聲,
再透過動漫的手法表現,賦予那些經典“第二次藝術生命”。
對80,90後觀眾來說,從小就是看福建東南衛視的《開心100》長大的,
它在巔峰時曾創下40%收視率,以當時的資料來看,超過50%就算極限了。
我們熟知的明星大腕都參加過這檔節目,張靚穎、管虎還當過代班主持。
超女出道的葉一茜,也是在《開心100》一夜走紅。
這檔節目最大的特點就是知識性,
充滿趣味的同時又不失競爭力和緊張感,
跟那些全屏靠打鬧制勝的綜藝不是一個水平。
只是在進到新世紀後,各大衛視都把目光瞄向綜藝,
導致《開心100》的收視率開始大不如前
,在節目的兩大王牌主持,小莊和巴曉光相繼隱退後,
《開心100》的收視率就更慘淡了,最後只能在2011年告別舞臺。
6《開心辭典》(2000年—2013年)
《開心辭典》無疑開創了我國答題類節目先河,
在2000年推出,它是一檔新型益智類節目,
至今仍有不少人記得它的口號:“一人努力,全家開心”。
在節目中,觀眾每多答對一道題,就能領取更豐富的獎品,
只要答對了所有題目,恭喜你,家庭夢想能實現了,
不過你要是有一道題答錯,那就前功盡棄了,
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
必須說在整個知識博弈環節中,新奇又有趣,緊張又刺激,
看參賽選手們答題就跟看懸疑電影一樣,
傳遞情緒的同時還能增加代入感,
選手們答錯難過時觀眾也會充滿遺憾,
要是選手贏了觀眾比他們還興奮!
除了節目的刺激感,還有那句耳熟能詳的開場白:“我是佳明,我是小丫!”
至今想起來都讓人覺得親切,溫馨感十足。
遺憾的是,李佳明在後來因為留學退出了節目舞臺,王小丫也成家隱退,
雖然有高博和尼格買提加入,但終究是差點味道,
後來隨著各大類答題節目層出不窮,
《開心辭典》也在13年後開始衰落。
7《快樂驛站》(2004年——2014年)
作為主打中國特色的熱播動漫欄目,
《快樂驛站》也是當時最火爆的搞笑綜藝之一。
這檔節目最大的特色就是用時尚、先鋒的動漫手法,
使那些本就充滿喜劇色彩的相聲、小品更加與眾不同。
那時候大多數優秀文藝作品,因為年代久遠沒能留下較為形象具體的東西,
有的只是聲音資料,更甚者連聲音都已經聽不清了。
而這一切卻能用動漫的手法表現出來,還能保留原汁原味的藝術氣息。
雖然一期下來的時間僅僅只有十分鐘,
不過當時的表現形式還是十分具有前衛性的,
給無數80後觀眾帶來了歡樂。
然而隨著時代的更替,
這檔節目也因各種原因在2014年停播。
8《第10放映室》(2004年——2013年)
《第10放映室》對那些“特定”的人群而言,回憶也最為特別。
自從在2004年央視首播後,它便以毒辣的旁白而著稱。
在《第10放映室》盤點的年度歷史,每一期都讓人大快朵頤,
要是沒有這檔節目,很多人都不會愛上電影,更別說去解讀它。
那些毒舌點評在如今看來依舊印象深刻,不同於無端謾罵,
它幾乎直指命門,更重要的一點,
它背後可是央視,毒辣語錄配合著龍斌一口純正的播音腔,
這種強大的反差萌讓人不服都不行。
談及到畸形票房時,它說:“我們手中的電影票很重要,
如果我們經常讓粗製濫造的電影拿幾億票房,那今後好電影會越來越少。”
在評價敢死隊時,它又表示:“像這種看幾遍預告片和看一遍正片沒區別的電影,我們沒什麼好說的了。”
雖然點評精闢,一針見血,只可惜就是“大實話”說過頭了,
惹怒了不少爛片製作方,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
這種解說形式還是太單一,這檔節目也只能在2013年被淘汰了。
雖然這些綜藝現在都“過時”了,
可如今再提起時,記憶中的它們依舊牽絆人心,
讓人感觸良多,畢竟它們曾經承載著一代人的青春,
即使熒幕中新的綜藝一直層出不窮,
但屬於那個時代的美好回憶卻永遠不會褪色。
這6位女星,一個眼神就能“魅惑眾生”,楊冪媚到骨子裡
真正從少林寺出來的五個明星,個個武術高超,王寶強排第二
自殺3次,插足別人婚姻10年,比瓊瑤劇更毀“三觀”的是瓊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