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愛迪生髮明電燈建立起電力系統,到電子產品的不斷迭代,再到中國高鐵的自主創新……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武器專家徐志磊院士受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的委派,做客《院士開講》欄目暢談顛覆式創新。
徐志磊院士今年已92歲高齡,從1963年就開始參與“兩彈一星”的工作,有著輝煌的過往與榮譽。他認為,創新就是要顛覆傳統,這種“顛覆”不僅在於技術的更替,更在於“重視人的價值”。
資料顯示,一週時間內,這場分享線上播放次數超過500萬,獲贊超過20萬。
在分享中,徐志磊首先從愛迪生髮明電燈泡的故事談起,闡釋創意、科技發明與創新設計的不同。他表示,愛迪生想要把煤氣燈變成一個電燈,“用電來照明,這是創意”。
隨後是科技發明過程,愛迪生在實驗了600多種纖維後,成功找到了鎢絲,將燈絲壽命延長到了1200個小時。第三,讓產品成為商業,還需要一個電力供應系統。1880年,愛迪生在紐約建立愛迪生照明公司,併成功找到了5萬個使用者,從而最終實現了取代煤氣燈的電力系統。
在徐志磊看來,創意是一個單獨的想法,發明是一個具體的創造。創新設計,則是一個科學的、系統的、商品生產併成功實現市場化的過程。愛迪生髮明瞭電燈泡並推動電力系統的誕生,“顛覆”了煤氣燈體系,就是所說的“顛覆性”創新。
而同樣的過程,還出現在另一項發明“錄音”中。
徐志磊介紹,當初愛迪生在一個膠木盤上,用一個可以震動的感測器在軌道上面運轉來發聲,以後演變成後來的膠木唱片。膠木唱片盛行久遠,有很多寶貴的音樂、戲曲、歌曲等,都是用它來灌製的。後來,鋼絲錄音機、磁帶錄音、鐳射唱片、錄音軟體相繼問世。
“這個過程,一層一層的更替就是顛覆性創新,就是後面的東西把前面的都顛覆掉了。”徐志磊說,顛覆性創新往往發生在人們生活的“剛需”之中。
徐志磊還談到中國高鐵,他介紹,我國高鐵的真正創新之處是安全性。高鐵速度越快,安全就越成問題。因此,我國在單列高鐵上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監測系統,部署2500餘項監測點,由感測器來監測列車每一個地方的執行狀態、溫度及其它引數,確保安全。
除了專業領域的分享,徐志磊還談及了退休後的生活、工作狀態。雖然已年過九旬,徐志磊依然有著自己的“煩惱”:覺得自己對外面的世界太不瞭解了。他經常對身邊人說:“你們不要總認為我年紀大,有一些新鮮的東西,要多告訴我一些,多和我聊聊創新。”
他認為,大家永遠都要往前走。因此,92歲高齡的他依然保持著較高的工作熱情。而他保持熱情的秘訣,就是日常生活要保證吃好睡好。“如果沒有充足的睡眠,也就沒有很好的能夠思考問題的能力”。
最後,他向年輕人寄語,提出了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創新創業、無私奉獻、勇攀高峰在內的五點希望。
據瞭解,《院士開講》欄目由中國科協打造的“科創中國”與抖音聯合出品,邀請國內知名院士講授各類頂尖科技知識。此前,中國科學院院士、兵器專家毛明帶來的首期節目“創新設計成就最快戰車”已於10月26日上線。未來,欄目會以每個月兩期的頻率在平臺釋出。
來源: 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