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輛正在駛向法院的車子,
而車上坦中合資友誼有限公司的總經理,
此刻正愁眉不展,憂心忡忡。
原來 因為公司裡的薪資糾紛,
當地工會將整個公司告上了法庭,
要求他們支付鉅額的工資補償。
十年前 坦尚尼亞的政府突然宣佈,
紡織廠工人的工資要從6萬先令提高到15萬先令,
也就是從3500元提高到8500元,
而這比當時的平均工資高了好幾倍,
也大大超過了公司的承受能力。
而且 公司的經營正在虧損當中,
根本不可能滿足這樣的要求,
在眾人的周旋之下,
政府最終將15萬先令降低到8萬先令,
然而卻又遭到了紡織工人們的反對。
隨後 當地的工會將公司告上法庭,
這樁案子一拖就是好幾年,
直到今天都還沒有解決。
而這,不僅是工會與公司之間的矛盾,
也是中方管理者與本地工人的矛盾。
說起這個,總經理馬千里也是一肚子委屈。
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
中國在自身發展困難的情況下,
就開始了對坦尚尼亞的經濟援助,
1968年,中國在坦尚尼亞建設完成了友誼紡織廠,
然後將工廠交給坦尚尼亞接手。
然而由於管理不善, 上個世紀90年代,
友誼紡織廠就到了瀕臨破產的境地。
因此在1995年,中國重新接手,
並從國內調來了一批新的管理人員,
新的一批管理人員到來之後,
很快就做出了新的發展計劃,
並打算按照新的市場原則對公司進行改制。
當時工廠沒有嚴格的考核制度,
工人們做多少工作都是一樣的工資,
因此普遍的積極性不高,
還有很多混吃等死的人摻雜在裡面。
因此,管理層決定對工人採取考核制度,
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同時,由於合資公司的特殊性,
上千名之前的員工被全部保留,
即使不稱職的員工也沒有解聘。
而且,公司仍舊無條件的保證職工們的住房,
幼兒園、醫療保險等福利,
而這卻成為公司發展的重大負擔。
要想實現這些,
只能提高公司的產量和效益。
根據原總經理許歡平回憶,
當時的公司每年都要虧損一千多萬,
他新官上任 急於改革,
因此強硬的實行了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打破大鍋飯,
實行多勞多得的分配製度。
然而他卻沒有想到,
改革立馬遭到了一些老員工的抵制,
老員工覺得中國工廠在壓榨他們,
同時他們也不習慣中國的勞動思維,
覺得人應當是自由不受拘束。
很快 工人們開始罷工,
一開始只是幾十個人,後來擴充套件到整個工廠,
工會更是直接將公司告上了法庭。
這下 原本就處於破產邊緣的公司,
更是被推向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最後 徐歡平的改革不了了之,
公司也隨後調來一位新的總經理 吳彬。
今年52歲的吳彬從2009年來到這裡,
前後待了六年之久,
有了上一任總經理的治理經驗,
他採取了不一樣的治理之道,
那就是懷柔政策。
他組織管理階層主動拉進和工人的關係,
還舉辦足球賽、發放油麵等生活用品,
並且還開始和工會建立起協調機制。
平常,吳彬每兩個月都會與工會主席,
工會秘書等人進行開會溝通,
有話則長 無話則短,
工人們也可以透過各種渠道,
來向吳彬反應各種情況。
在吳彬的種種努力下,
工人和公司之間的矛盾逐漸消解。
到2012年,
紡織廠還被工會評為最佳僱主獎,
最終,瀕臨破產邊緣的工廠也被拉了回來。
然而,工廠裡仍舊存在一系列矛盾,
比如,生產設定老舊,管理落後,
最嚴重的還是工人的積極性問題。
吳彬所做的只是緩和矛盾,
卻一直沒有做到完全的解決問題,
也因此 十年前工會將公司告上法庭的事件,
一直到新總經理馬千里上任都沒有解決。
這天下午,馬千里接到法院的通知,
前去協調處理這件事,
但他最終卻無功而返。
由於是終審調節,15萬的工資賠償板上釘釘,
馬千里樂觀估計,
友誼紡織廠最少要賠償2200多萬人民幣。
雖然責任在於政府的不作為,
但紡織廠不得不承擔全部後果,
這下 馬千里和公司的處境就更難過了。
20年來,無論是許歡平還是吳彬,
中方管理層嘗試了很多辦法,
才使得友誼紡織廠得以繼續經營,
但效益始終沒有達到理想狀態。
如今,局面更加複雜,
就連馬千里都開始懷疑,
友誼紡織廠是否能繼續走下去,
而一旦工廠倒閉,
那些工人們又將何去何從呢?
這可能就是非洲版的殺雞取卵吧,
當然,友誼公司只是中國在非洲的一個側面,
還有的公司在反覆摸索中學會了管理之道,
中國有色金屬集團就是其中之一。
位於尚比亞的盧安夏市以礦產聞名,
其90%的收入都來於盧安夏銅業公司。
然而在2008年,盧安夏銅業公司,
因經營不善的問題而瀕臨破產,
也讓當地的眾多工人陷入困境。
關鍵之際,
中國有色金屬集團收購了銅業公司,
並派遣 優秀經理駱新耿接手這裡,
駱新耿來到這裡之後,
一方面嚴抓生產,
一方面十分注重社會公益,
為當地捐贈了不少的設施和建築。
眼前的這所小學,
就是有色金屬集團所捐贈的,
裡面大多都是當地礦工的孩子,
還有一些公司資助的貧困兒童。
這極大的增強了當地對公司的信任,
同時,駱新耿也清楚的知道,
因為民族情節的原因,
當地人對他們不信任是正常的,
工人也很有可能和中國的管理層產生矛盾。
因此,他大力改革管理層,
讓其中的60%都由當地人來承擔,
而這一舉可以說是建設性的,
一來就表現出誠意,
並且和當地的工人取得了深入的聯絡。
在這種基礎上,再對工人們進行改革和要求,
工人們就很容易願意接受。
因此到2009年,
也就是銅業公司重新運轉一年時,
工廠內部的新舉措就開始運轉,
生產任務也提上了日程。
也正是因為如此,
中國有色金屬集團對盧安夏有大的信心,
投資額也不斷追加,
2010年,更是一次性投資超過四億美元。
新的投資,不僅給當地帶來數以千計的就業機會,
更讓這裡的人們看到,
中國的企業與之前的投資者很不一樣,
之前的投資者總是從當地政府貸款,
然後賺上一段時間快錢就跑路,
從來沒有長遠的計劃,
而中國有色金屬集團的眼光卻十分長遠。
他已經想到的不是一年,
甚至不是十年,
是三十年 是五十年,
在盧安夏的人民眼中。
六年前啟動的穆利亞希專案,
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在這個專案中 除了露天開採,
中國有色集團還投入大量資金,
建設了溼法冶煉廠,
將礦產留在本地加工。
對於長期依靠資源出口的尚比亞來說,
這一舉動有著深遠的影響,
不僅為當地提供了大量崗位,
還教會他們如何進一步加工資源。
時至今日,
盧安夏已經成為尚比亞最富裕,
最美麗的城市之一。
曾經的礦產投資者離開時,
使得這裡的人大量失業,
城市幾乎變成了一座鬼城,
而中國的投資進來之後,
人們恢復工作,也珍惜工作,
使得整個小鎮重新煥發生機。
人們有有工作 有了錢,
有了生活所需要的一切,
投資者也獲得了想要了利益,
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也是我們所期望看到的局面。
古詩有言,
一枝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唯有與人合作,才能長久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