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既白 著
一、《漁樵問對》的終極智慧說明,“以物觀物”,方能看透世界萬物的本質。
縱觀歷史,能夠看透這些因果的人,北宋時期的邵雍,就算一個,其《漁樵問對》著力論述天地萬物、陰陽化育和生命道德的奧妙和哲理。這本書透過樵子問、漁父答的方式,將天地、萬物、人事、社會歸之於易理,並加以詮釋,目的是讓樵者明白“天地之道備於人,萬物之道備於身,眾妙之道備於神,天下之能事畢矣”的道理。《漁樵問對》中的主角是漁父,所有的玄理都出自漁父之口,在書中,漁父已經成了“道”的化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賞析一下其中精妙的論述吧。
話說北宋時期風和日麗的一天,有一位砍柴老人路過一條小河,過橋時,碰上了一位漁者,在小河岸邊垂釣。正巧老人坐下休息,漁者等魚上鉤。兩人閒來無事,就相互攀談了起來。而漁樵問對這本書籍,就是記錄了兩人的談話內容。
首先,砍柴老人發問:“能釣到魚嗎?”漁者答:“能”。老人繼續問:“那不用魚餌能釣到魚嗎?”漁者答:“不能。”這個時候老人來了興致,“那這麼來看的話,釣到魚的不是魚鉤,而是魚餌,可見,魚是因食而亡,但相反的是,人卻因為吃魚而受利,兩者都是因為食物。為什麼得到的結果卻截然相反呢?“漁者一愣,隨即就笑了起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人和魚是有區別的。
你站在人的角度來看魚,你問過魚的感受嗎?對於魚來說,不吃食物就會餓死,吃了食物可能會被釣,但被釣是有機率性的,餓死是必然的。所以它必須要吃,人不也一樣嗎,釣不到魚就捱餓,釣到了魚才有的吃,這不也存在機率性嗎?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你只看到了事物的發生,卻不知曉其中的變化。世間的利害,不就是如此嗎?可惜你不會換個角度。
砍柴老人一聽就不願意了,說我不懂變化,那我問你:”魚能生吃嗎?你要吃魚就必然要藉助我的柴。你看終究還是我的柴,給你的魚帶來了變化。“這時候,漁者又笑了,你又不懂了,你的柴有用嗎?柴到處都是,而火才是柴的作用。柴是火的本體,火是柴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你只看到了事物的體,卻沒有看到事物的用,我能說出來的,只是事物的外在表現,你能看到的,只是事物的形狀,天下的事物都是如此。
世人大多都能夠知曉萬物的形狀,能夠鑑別什麼是河,什麼是水,什麼是山,但人們卻不能像水一樣直接化身成為萬物的形狀。水雖然能夠化身成萬物的形狀,但卻不能像聖人一樣知曉萬物的性情,能看透萬物的心中所想。那為什麼聖人就能夠做到這一點呢?因為他不是以我觀物,而是以物觀物。觀物講究的是三者合一,我們在觀察萬物時,首先要以理觀物,以一種研究的心態看到事物的本質,然後再以本性觀物,知曉事物的表現,最後在以命觀物,知曉事物的過去和未來。三者合一才是觀物的正確方法。
世人都知道體,卻很少人知道用,但是我卻沒有辦法教你,只因真正的用是表達不出來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說的就是這個。所以在學習過程中,你會發現最頂尖的知識是沒有辦法教導的,真正的應用只能靠自己去領悟。說著正巧魚上鉤了,兩人在岸邊生火煮魚,準備吃飽了繼續談論。
吃完飯,砍柴老人已經徹底被漁者折服了,他又問道:”我經常扛柴,扛100斤也傷不了我,再加十斤就傷了我,這是為什麼呢?“漁者說:“扛柴的事我不懂,但是我懂得釣魚,我有的時候釣到大魚,魚的力氣很大,拉又拉不上來,又捨不得放棄,來來回回花了好長時間才把魚弄上岸,有幾次差點被魚帶入水中淹死,這就不僅僅是傷到身體了,魚和柴雖然不同,但因貪心而使人受傷,卻是一樣的。100斤是你的力量所能夠承受的,雖然多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在100斤以外,就算是一毫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何況是十斤呢?”
老人又問:“人為什麼能夠稱得上是天地之靈呢?“漁者答:”人的眼睛能夠受萬物之色,耳朵能受萬物之聲,鼻子能收萬物之氣,嘴巴能收萬物之味,聲色氣味是萬物的根本,人都能感知並化為己用。世間萬物,但唯有人能認識萬物,以一物識萬物,這難道不是萬物之靈嗎?人是萬物之靈,聖人是萬人之靈,聖人上識天時,下盡地理,中敬勿勤,能以一心觀萬心,一身觀萬身,一物觀萬物,一世觀萬世。”
二、當代人如何研習“以物觀物”的終極智慧?
說白了其所言的“以物觀物”,就是現在管理學中常說的“換位思考”和“同理心思考”模式,但如何把這種模式做到極致,可能各人的理解和做法又會因本人的素質差異而千差萬別、不盡相同,然“以物觀物”的本質要求,就是不但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上看問題,還要以對方的心智狀態和思維方式看問題,這需要實施者有極高的悟性和極其繁雜的生活閱歷做基礎,因此說“聖人不常有,斯人常在”。
那縱觀中華文明幾千年,到底有沒有通用的“教材資料”,可以讓我們後人研習修煉“以物觀物”終極智慧呢?答案是肯定的,《易經》的“綜卦”體系原理和體系模型,就是世人研習“以物觀物”智慧,最客觀公正和相對來說“最簡單易學”的好教材。
演習過《易經》的人都知道,所謂“綜卦”,又稱“反卦”、“覆卦”,是指將一個“六爻卦”反覆(顛倒)過來所得到的卦。綜卦是“六爻卦”旋轉180°所得到的卦。綜卦是角度轉換,換一個方向來看“六爻卦”,就得到該“六爻卦”的綜卦。
為什麼說《易經》的“綜卦”體系原理和體系模型,是世人研習“以物觀物”智慧,最客觀公正和相對來說“最簡單易學”的好教材呢?一則,《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永珍,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各家共同的經典。其蘊涵的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辯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其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
二則,《易經》把中華文化遠古早已有之的時空、陰陽觀念,發展成為一個系統的世界觀,用陰陽、乾坤、剛柔的對立統一來解釋宇宙萬物和人類社會的一切變化。可以藉助它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整體預測,並把這些變化的規律和法則總結成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系統性的規律理論和體系法則。
三則,《易經》的“綜卦”體系原理和體系模型,具有“變與不變”的通用性和普適性,卦變的規律和演算法簡單固定,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卦與卦之間的關係具有“純粹性”和“單純性”,比如“屯卦”的綜卦一定是“蒙卦”,“泰卦”的綜卦一定是“否卦”,“家人卦”的綜卦一定是“睽卦”,而不可能是其他什麼卦。又比如“乾卦”的一爻變卦,一定是“姤卦”,“乾卦”的五爻變卦,一定是“大有卦”,所以邵雍才在這些卦變規則的基礎上衍生了自己的《皇極經世書》和“元會運世”模型體系,這也給我們研習“以物觀物”提供一套絕佳的“教材資料”。
四則,《易經》的“綜卦”體系原理和體系模型,具有“很強的主體原則性”。比如《易經》“六十四卦”中只有五十六卦有綜卦,其他的八個卦是沒有綜卦的,這八個沒有綜卦的“卦”,旋轉180°所得到的“卦”,還是此“卦”,統稱為“正卦”。這種“正卦”在“六十四卦”中共有八個,分別為: 乾、坤、離、坎、大過、小過、頤、中孚。這就啟示我們在關乎一些原則性的問題時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不能因立場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看法,有些問題可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原則性問題則絕對不能。比如乾為天、坤為地、離為日、坎為月;“天地日月”是宇宙現象,從任何角度看,天就是天,地就是地,太陽就是太陽,月亮就是月亮;故 乾、坤、離、坎 四卦為“正卦”,無“綜卦”。大過、小過、頤、中孚是屬於人事的;“大過、小過”是指人的過錯,“頤”是指人的頤養、養育,“中孚”是指人的誠信。故“大過、小過、頤、中孚”不論從哪個角度看,其性質都不會改變,都不會出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立場差異性,故大過、小過、頤、中孚四卦為“正卦”,亦無“綜卦”。
當然,《易經》綜卦的絕佳用處還不止於此,還可以透過對周敦頤的《太極圖》模型的改良和演化,推匯出“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終極奧秘和宇宙演化的終極奧秘。首先,需要把改良後(改良原因和方式見已發前文)的周敦頤 《太極圖》及其關於宇宙演化的核心思想和具體步驟作為一個整體事件來看待,然後把這個“太極圖”套入到《易經》綜卦的辯證思維模型中,我們就可以從“道”和“萬物”兩個方向和角度推演老子關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具體過程,這個過程就是“綜合”看事物的過程,簡化起來看就是下面這張圖所標示的過程。
三、當代人如何檢驗自己“以物觀物”的水平如何?
從前文關於推導“儒釋道”三教合一終極奧秘和宇宙演化終極奧秘的圖例我們可以看出,人類一旦能站在“道”的立場角度和終極維度來參悟老子關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過程,就能得到下面這張“混沌無極,無我無私”圖,也是聖人能夠達到“以物觀物”終極智慧的關鍵所在。
此圖的重大發現終於讓我們對《道德經》中關於“道”的描述有了全新的認識,也終於讓我們知道了人類實現“無為而治”、“道人合一”的具體路徑和方式。比如禪宗說:人人儘可成佛。有文化的、沒文化的,有錢的、沒錢的,高貴的、低賤的,都可以修佛、成佛。陽明在悟得心學的真諦後也不無感嘆地說到:人人皆有良知,人人均可成聖,關鍵是到底該如何成佛?如何成聖呢?怎麼樣才能算是已經成佛?已經成聖了呢?其實答案都在這個圖中,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這幅圖的具體構成。
看到這副圖,首先就讓人不免想起了我們所生活的宇宙,圖中這個“其大無外”的“混沌無極”,正如我們的宇宙蒼穹,無邊無際,浩瀚無垠,而蘊含其中的“天道陰陽太極”、“地道五行生剋”、“人道六親生克”,正如那漂浮在宇宙蒼穹的天體星系和萬事萬物,應運而生,又隨風而逝,無中生有,又有中化無,有限而短暫,甚至是轉瞬即逝,但又都無法跳出這個“其大無外”的“混沌無極”之界限,因此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如此,我們就很好回答人類如何才能“超凡入聖”、“成聖成佛”的問題了。還是那句老話,對待任何事情時,都不摻雜自己的主觀意識在內,以“混沌無極,無我無私”為做事的最大公約數,以“混沌無極,無我無私”為做事的最大初心和使命,就能“超凡入聖”、“成聖成佛”。因此佛教說真修行人,不見他人過,這就是佛家圓融萬法以後的結果,老子說“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這是“混沌無極,道人合一”的結果,王陽明說“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這是“上士聞道,明心見性,勤而行之”的結果,亦是三教合一,大道同源的結果。
人類只有到了這個“道”的終極層面和維度,我們才能最終理解老子所言“道生萬物,無中生有,有中化無”的道理,才能明瞭莊子說“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的全部內涵。才能明白老子和王弼關於“無為本,有為末”的真諦,才能明白“無我無私,混沌無極,以物觀物,以天量人”的精髓所在,才能明白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和《呂氏春秋》中“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意義。
佛教說“人人儘可成佛”。有文化的、沒文化的,有錢的、沒錢的,高貴的、低賤的,都可以修佛、成佛。陽明在悟得心學的真諦後也不無感嘆地說到:人人皆有良知,人人均可成聖,如何成佛?如何成聖?怎麼樣才算已經成佛?已經成聖?其實都可以在這個圖中找到那個關於“無我”的答案。
嚴格意義上來說,《漁樵問對》是一文戲曲,作者是邵雍,寫於北宋時期,邵雍的一生都在隱居,並未出世,但他卻能透過易理推算的方式,在深山之中,看透了天下之事。那句”你我今日一別,129600年後終會相見“就是出自於邵雍之手。據說邵雍推算了129600年才得知這個世界處於迴圈之中。最後,不管你能否從漁者的話中知曉什麼道理,請記住一句話,想要了解萬物,並不是把自己想象成萬物,而是我即萬物,以萬物去內觀萬物。
因為唯有以“混沌無極,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方能像老子那樣諳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理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法。
老子從“混沌無極,無我之境”中,看到了“道生萬物,道法自然”
因為唯有以“混沌無極,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方能像莊子那樣“莊周夢蝶,化蝶而飛”,“魚翔淺底,從容自樂”。
因為唯有以“混沌無極,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方能像慧能那樣“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因為唯有以“混沌無極,無我之境”,方能像邵雍那樣“以物觀物”,“一心觀萬心,一身觀萬身,一物觀萬物,一世觀萬世。”
邵雍從“混沌無極,無我之境”中,看到了“先天易學,皇極經世和以物觀物”
因為唯有以“混沌無極,無我之境”,“明鏡之心”,“以物觀物”,方能像陽明那樣“心即萬物之理”,進而“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陽明從“混沌無極,無我之境”中,看到了“心如照妖鏡,萬物皆現行”
那普通人為什麼就很難達到“以物觀物”的境界和“混沌無極,無我無私”的至境呢?因為在先天悟性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修煉層次上有了差異所致。
下一節我們就來講講如何以周敦頤的《太極圖》和老子關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進階路線圖,實現“心即萬物之理”的“大道之行”。
上一篇:為什麼聖人能做到“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作者 | 東方既白
十年學“易”一朝悟“道”,首創《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文化研究新體系。
致力於以周敦頤的《太極圖》為基礎,系統性揭秘《道德經》所蘊含的
整體思想及其架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