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一句話:"衣食住行",穿衣排在第一位,比吃飯還重要,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吃飽飯固然是人類生存的第一要素,但它是"裡子";穿著一身得體的衣服,這才是"面子"。很多時候,人們更看重的,往往是"面子",而不是"裡子"。
衣服就是這樣的,穿在身上,可以反映一個人的身份地位、文化素養、精神面貌和審美情趣,所以說"佛是金裝,人是衣裝",世人眼孔淺得多,只看皮相,不看骨相。
過去日子苦,人們經常吃不飽肚子,對衣著服飾的要求也不太高,能蔽體禦寒就行了,補丁摞補丁,誰也不笑話誰。可是,如果穿一身常年不洗的髒衣服,那肯定會遭人恥笑的。
"衣裳褿得油光光的了,快脫下洗洗吧。"
"衣裳褿成甚的啦,簡直就是個懶鬼。"
褿,是個非常古老的漢字,也是一個極其常用常見的方言字,從古到今,千百年來,人們一直都在說,也都能聽得懂,可是今天卻沒幾個人會寫。
"褿"是個多義詞
褿,從衣,音曹(cáo),關於這個字的意思,古代字書給出的解釋有很多。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褿,帴也。"帴,讀jiān(音剪),其義據《說文·巾部》,有三種解釋:"帴,裙也,一曰帗也,一曰婦人脅衣。"
裙,在古代是指下裳,一種圍在腰以下的服裝。"裳"在最初,只是將布裁成兩片圍在身上,到了漢代,才開始把前後兩片連起來,成為筒狀,這就是所說的"裙"。
帗,讀fú,指古代下裳前的"蔽膝",有點像今天的圍裙,但是"蔽膝"窄而長,且不直接繫到腰上,而是拴到大帶(古代貴族禮服用帶)上作為一種裝飾。
脅衣,指女子的內衣,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乾部》:"脅衣如今之肚兜。"
到了三國時期,"褿"又指用來包裹嬰兒的布巾。魏國張輯《博雅》:"褿帗,褯也。帛二幅為帴。"褯(jiè,音介),南朝字書《玉篇》解釋說:"小兒衣也",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襁褓",後來也指嬰兒用的尿布。
到了南北朝時期,褿,又指上衣。《玉篇》:"褿,衽也。或作㡟。"衽,讀rèn(音認),本義是衣襟,也就是指上衣。㡟,是"褿"的異寫,就是另外一種寫法。
在北宋字書《類篇》中,"褿"字還有兩種解釋:"袒也。一曰衣齊好。"
衣齊好,是說衣服好看漂亮。袒,指汗衫背心。東漢劉熙《釋名·釋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詩》謂之'澤',受汗澤也。或曰鄙袒,或曰羞袒,作之用六尺,裁足覆胸背,言羞鄙於袒而衣此耳。"
這說明,"褿"是個多義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甚至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所表達的意思各有不同。
褿,又指"衣失浣"
雖然"褿"字在古代漢語中義項比較多,但萬變不離其宗,不管作何解釋,都和衣物有關。
衣服,是與人體密切接觸的東西,如果不勤於洗滌,上面的汙垢就洗不乾淨了,這種現象老百姓也叫"褿",比如《類篇》解釋說:"褿,衣失浣也。"意思就是衣未及時浣洗,而無法再洗滌如新。
還有一種解釋,很有意思的,說"褿"是指人吃飯時防止食物、湯水沾身的圍單,這種用來接住不慎掉下的飯菜渣、防止弄髒衣服的圍巾,往往是洗不乾淨的,所以就叫"褿"。
比如今天我們在酒店參加宴會時,餐桌上會有一塊方巾。再比如給嬰兒餵飯,經常是吃一半掉一半,脖子上就得給他圍一塊圍嘴兒。
再後來,不僅僅是衣服、圍巾髒了叫"褿",帽子、鞋襪、被褥、床單、枕巾,凡是和人體密切接觸的織物,都可以"褿"。這個"褿"不一定是"失浣",不一定是洗不乾淨,只要髒了,就叫"褿"。
如果實在是洗不乾淨,那就叫"溼褿":"兀件兒白襯衫溼褿啦,洗不出來啦。"
深色衣服能穿比較長的時間而不顯髒,這叫"耐褿":"買這件黑衣服吧,顏色深的耐褿。"
洗衣服的時候,洗衣皂去汙力強,這叫"下褿":"這種胰子可下褿咧。"
在我的家鄉山西平定,不僅僅是衣服、鞋帽、被褥髒了叫"褿",身上髒了,也叫"褿",而且搓澡搓下的泥兒,還叫"褿"。
搓澡搓下的泥,顏色呈深色的,叫"黑褿",顏色淺一點的,叫"白褿"。
由此,產生了一個與之關聯的一個詞,叫"黑褿爛汙",就是不講衛生、邋里邋遢的意思。
"褿",這個詞,非常古老,流行範圍也很廣,不僅僅是山西一地,大多數方言區至今仍在使用。
順便聊聊"曹"字
考之古代文獻,"褿"字亦寫作"曹"。
《淮南子·說林訓》:"曹氏之裂布,蛷者貴之,然非夏后氏之璜。"
清末古文字學家俞樾疑"氏"是衍文。衍文,也叫"衍字",是指古籍因傳抄、刻印等誤加的文字
曹,俞樾認為通"褿",就是給小兒墊屎、墊尿的布。古人認為,被"蛷"爬過的人體處會生瘡,用尿布燒成灰敷患處可愈。
《淮南子》中的這句話不太好懂,翻譯成現代漢語,大意是:小孩用的尿布,只有患蝫蛷瘡的人視為寶貝,但是它終究不是夏后氏的玉璜。
如前文,褿,從衣,音曹,一曰"防止食物、湯水沾身的圍單"。
在古代漢語中,讀音為"曹"的字還有很多,如果仔細琢磨一下,就會發現,凡從曹之字大都與"吃、食"有關,比如:
糟,《說文》解釋說"酒滓也",就是做酒剩下的渣子,其實也是糧食渣子。
嘈,《玉篇》解釋說"聲也",就是牲口吃食時發出的咀嚼聲;
槽,《說文》解釋說"畜獸之食器",就是木製的牲口食器,後來凡盛受食料飲料的容器都叫槽;
蓸,《說文》解釋說"草也",很多草是可作牲口飼料的;
漕,《說文》解釋說"水轉谷也",就是漕運,水運糧草;
艚,《玉篇》解釋說"小船也",不僅可載人,也可載運糧草;
螬,《爾雅》解釋說"蠐螬",就是金龜子的幼蟲,雞鴨愛吃。
據此,有些人認為,"曹"的本義是"糧草" "飼料",這種觀點在網路上比較盛行。
但是,文字學家不這樣認為。比如東漢許慎《說文》:"曹,獄之兩曹也。" 這裡的兩曹,就是指獄訟之事的原告和被告。
其實,"獄之兩曹"並不是"曹"字的本義,"曹"本義是對偶。
如先秦典籍《楚辭·招魂》:"分曹並進,遒相迫些。"這句話的大意是,二人對弈,各自落子進攻,緊急地相互逼迫以求勝棋。東漢文字學家王逸注:"曹,偶也。"
"曹"由對偶義引申出訴訟的雙方義,即原告和被告。《說文》:"曹,獄之兩曹也。" "兩曹",古書或寫作"兩遭" "兩造"。
對偶是雙方相對,所以引申為遭逢,戰國中山王壺及馬王堆漢墓帛書都有此義例,後來用加旁分化字"遭"。《禮記·曲禮》:"遭先生於道。"疏:"逢也。"
由兩曹義引申為等輩、群類,又引申為古代分科治事的官署和部門,如戶曹、刑曹、兵曹、功曹,大致相當於近現代機關之科。(張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