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4月8日,劉亞樓出生在福建省武平縣湘店鄉大洋泉村一個非常貧困的農家,當時名叫劉振東。
在閩西山區,幾乎家家都有獵槍、男子們都會使槍,但槍法卻差別很大。劉振東凡事不甘人後,十幾歲時便練出一手好槍法。山中的野兔,空中的飛鳥,只要在射程之內,便只有栽在振東的槍下了。
1929年,劉亞樓被地方黨組織選送,進入"紅校"學習。"紅校"是紅4軍的隨營學校,直屬紅4軍前委領導,隨軍部直屬機關行動,是紅4軍培養和提高基層十部的重要基地。4個月的"紅校"學習,劉亞樓向黨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畢後,經過嚴格的考試挑選,劉亞樓當了連長。
1932年6月下旬。劉亞樓任紅2師政治部主任。10月,任紅2師政治委員。從連長之任到師政委之職,劉亞樓一步一個臺階,只用了三年半的時間。當他升到師政委這個職位之時。年僅23歲。
1948年11月29日至12月20日,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傅作義做夢也沒有想到,東北野戰軍和華北野戰軍按照中共中央軍委"隔而不圍,圍而不打"的戰略部署,己將他們60萬軍隊分割包圍於張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5地。
當朱德把前線部署已經完成,"傅作義集團由驚弓之鳥變為籠中之鳥"的好訊息向毛澤東彙報後,毛澤東掐掉手中的香菸頭,站起身來慢條斯理地又下了一個命令:"來一個掐頭去尾,先拿下塘沽、新保安,後取中間,逐個殲滅。"
塘沽,位於渤海灣,距天津約45公里,是華北地區的重要港口,也是平津國民黨軍出海的惟一通道。戰爭形勢需要打塘沽,中央軍委也明令"先打塘沽,後取天津",而且要快。但是,負責攻塘作戰的指揮員報告說:塘沽地區為水網地帶,兵力很難展開,而且侯鏡如把指揮部設在軍艦上,很難全殲。請求推遲攻擊時間。
為解決這道難題,林彪、羅榮桓、劉亞樓通宵達旦,一直在開會研究。
關鍵時刻,劉亞樓的調查研究作風和充分尊重部下的決策風格體現了出來。
他決定親自到塘沽一行,去戰地瞭解情況。12月26日,劉亞樓一到塘沽前線的東野第7縱隊指揮部,立即開會聽取了鄧華、吳富善兩位戰將關於塘沽敵情、地形和打塘沽得失利弊的分析。
聽完彙報,劉亞樓又冒著刺骨的寒風,踏著積雪,察看地形;劉亞樓親臨前線實地察看的結果與吳、鄧介紹的情況完全一樣:先打塘沽得不償失,利少弊多,而先取天津則把握較大。從戰地回來後,劉亞樓連夜給林彪發出了電報,詳細陳述了塘沽的地形和敵軍守備情況,正式提出了將中央軍委先打塘沽的意見,改為先打天津的建議。
29日,林彪、劉亞樓共同簽署了給中央軍委的電報,將他們的意見提了出來(此時,羅榮桓己去西柏坡參加會議)。劉亞樓深知毛澤東一貫是按照實際情況決定作戰方針的,對於前線指揮員的建議,只要理由充分、正確,對全域性有利,他會尊重。劉亞樓相信以他對戰場情況的透徹瞭解,中央軍委應該會同意自己的建議。
1月14日上午,天津前線總指揮劉亞樓向部隊發出了總攻擊令。隨著3顆綠色訊號彈騰空而起,頃刻間,500多門大炮一齊怒吼,開始了"破壞射擊"。
1月10日在總攻擊令下達前,林彪、羅榮桓、聶榮臻平津戰役的氣人前委就攻下天津所需時間與劉亞樓進行過研討,下面是他們的一段對話:
羅榮桓對劉亞樓說:"軍委限令3天拿下天津,你需要幾天?"
劉亞樓回答說:"我不好講,3位首長定。"
"48小時怎麼樣?"林彪用徵詢的口氣問。
"要我說,30個小時就夠了。"劉亞樓滿有把握地回答。
"軍中無戲言!"聶榮臻十分嚴肅。
不管劉亞樓如何充滿信心,林、羅、聶還是向中央軍委報了一個保守估計:3天。
戰鬥的結果是:從發動攻擊,到攻克天津,全殲守敵,劉亞樓真的只用了29個小時,其神機妙算、不得不讓林彪、羅榮桓、聶榮臻他們也佩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