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中國的汽車產業管理更加細緻入微,模稜兩可的漏洞完全消失,哪些企業能造車,造出來的車應該是什麼樣,現在都有了相應的目錄和標準。此前靠各種門路打擦邊球造車的“雜牌軍”不得不另尋生路,只有“正規軍”才能受到保護和扶持。
1995年1月,機械工業部、公安部就《1994年全國汽車、民用改裝車和摩托車生產企業及產品目錄》發出通知:對銷售的車輛與目錄中產品型號不符的,各地公安交通管理機關一律不核發牌證。已列入目錄的產品,必須符合現行強制性標準的要求,並嚴格按《設計任務書》組織生產。無數小企業擠破頭都想進入這個《目錄》,但是難於上青天。
1995年10月,機械工業部和公安部發出通知,正式公佈聯合審批的《1995年全國汽車、民用改裝車和摩托車生產企業及產品目錄》。通知要求,對非經國家批准的轎車產品及變型、仿型產品以及非經國家批准引進的散件組裝的汽車、摩托車產品,一律不予審批;對國內長線生產,重複建點的輕、微型汽車產品和一般化民用改裝車產品,嚴格控制審批。另外,通知還要求列入目錄的生產企業,嚴格按照質量技術標準和目錄型號組織生產和銷售,嚴禁盜用、套用目錄型號和非法轉讓出賣目錄型號,對違者一經查出將取消目錄型號及企業的生產資格。這也就意味著,以前透過“掛靠”大企業生產銷售汽車的小企業失去了靠山和產品的合法性。
1995年1月,公安部、郵電部聯合發出通知,在全國啟用道路交通事故報警特殊服務號碼“122”。今、明兩年全國各省會城市和較大城市必須首先開通122報警臺,其他各地也應創造條件儘快完成。
1995年2月,國家計委、國家工商局核准全國341家轎車直銷網點,轎車直銷網點是國內轎車生產企業的定點直銷渠道,是生產企業銷售系統和售後服務系統的一部分,它只能將生產企業的轎車直接銷給終端使用者,而不能中間批發、轉手。當時還沒有現在大街上隨處可見的4S店。
1995年2月9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生產的100輛奧迪和一汽·大眾生產的300輛捷達出口東南亞。同年11月13日,一汽-大眾與奧迪簽署了《技術轉讓協議》,奧迪系列產品將作為合同產品正式納入一汽-大眾生產。奧迪從此成了第一個在中國合資生產的高檔汽車品牌。
1995年1月,金盃股份公司以持有金盃客車11%的股票置換“華晨中國”21.5%的股票,從而使“華晨中國”持有金盃客車51%的股票,仰融就此上任金盃客車董事長。同年2月23日,一汽以股權轉讓方式兼併瀋陽金盃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佔股51%。4月20日,耿昭傑當選一汽金盃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請注意,“金盃汽車”和“金盃客車”不是同一家公司。
1995年3月18日,捷達被43屆世乒賽指定為大會專用車,100輛捷達從長春出發赴天津,這是國產轎車首次成為世界體育大賽的專用車。
1995年9月,神龍汽車第一輛富康下線。請注意,此前國產的富康是由東風汽車公司以CKD方式組裝生產的,這次是合資公司神龍汽車生產的,兩者的生產單位不同。
1995年4月,國務院同意上汽集團建設中高階轎車專案。同年10月31日,上汽集團與通用簽訂合資基礎協議,雙方確定建設一個新的中外合資企業與技術研發中心,目標為年產10萬-15萬輛中高階轎車。
1995年,上海大眾透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同年4月25日,桑塔納2000正式公開亮相,7月開始批次生產並投放市場。10月28日,上海大眾第50萬輛桑塔納下線。截至1995年末,上海大眾公司的配套廠家有400多家,分佈在上海、煙臺、瀋陽、重慶、柳州、儀徵等地。這些配套廠家包括了所有關鍵零部件系統,多數是引進國外先進產品進行改造或與國外企業合資建成。
1995年,多家汽車企業進行改制調整,加快向集團化發展。5月,北京汽車工業總公司改組更名為北京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7月,南京汽車工業總公司更名為躍進汽車集團公司。8月,上海汽車拖拉機工業聯營公司改組為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簡稱上汽集團)。11月,天津市汽車工業總公司改組更名為天津汽車工業(集團)公司。
曾經的“三小”在這一年的狀態也截然不同。9月,天津汽車工業總公司生產的第20萬輛夏利下線。天津夏利轎車15萬輛擴建工程成功建成,當時產能僅次於上海汽車。廣州標緻當年生產8000臺車,賣出7000臺,虧損3.2億元。北京吉普成立十週年,當年產量達到創紀錄的82000多輛,其中切諾基22000多輛,北京吉普6萬輛,主力車型是“城市獵人”。
這一年,還有一些汽車企業開始冒尖。5月8日,柳州五菱第15萬輛整車下線。6月,江西昌河鈴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引進日本鈴木公司的產品技術和管理模式,後來生產微型麵包車、北斗星、利亞納以及K14B發動機。8月21日,江鈴汽車公司與美國福特公司簽署江鈴B股認購及聯合開發協議,之後江鈴公司與福特公司聯合開發並生產全順系列輕型汽車。11月23日,福建省汽車集團公司與臺灣中華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它是當時海峽兩岸最大的汽車合資企業,主要生產東南得利卡和東南富利卡兩大系列輕型客車。
1995年,河北長城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年初,“每天進步一點點”成為長城汽車的企業精神。這年,長城改裝轎車因質量糾紛被查,頓時生產經營停滯,甚至出現生存危機。隨後,魏建軍決定轉而做皮卡。
1995年,一汽與蕪湖聯手收購西班牙西雅特的一條發動機生產線,後來一汽退出,蕪湖“有了廚房沒廚師”,負責汽車專案的蕪湖市長助理詹夏來開始挖人,相中了當時在一汽大眾工作的安徽老鄉尹同躍,請他來安徽“造中國人自己的車”。
1995年,尹明善投資100萬研發出100毫升的電啟動發動機,這在當時屬於國內首創,廣受市場好評,靠著這項創新又賺了1500萬元。隨後,尹明善又順勢開發出110毫升立式發動機,一年賣出50萬臺,每臺賺200元,利潤近1億元。
1995年,王傳福找表哥呂向陽借了250萬,2月在深圳租房成立了比亞迪,最初只有20多人的團隊,但同年9月就擴充到約300人。雖然是新公司,但是王傳福可是電池行業的老專家,僅僅在1995年,比亞迪就賣出了3000萬塊鎳鎘電池,王傳福旗開得勝,賺到人生第一桶金。
中國汽車行業的“草根英雄”開始一個個閃亮登場。
(星火燎車-張金星)